西西河

主题:陶渊明密码(一) -- 北溟有鱼

共:💬14 🌺1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陶渊明密码(二)

(二)华丽的转身

在多数人印象里,陶渊明是个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政治素人。

然而翻开陶公的履历后,才讶异地发现,他的政治经历,可绝不像他的田园诗那么素净。

岂止是不素净?简直是复杂得很:

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陶渊明投入荆州桓玄幕下,做了桓氏的属吏;

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陶渊明转投桓玄的死敌刘裕,担任镇军参军;

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初,他又转到了建威将军刘敬宣属下,担任建威参军。

……

桓玄刘裕,乃是东晋末年政坛最耀眼的两位强人,堪称一时瑜亮。桓玄曾一度篡晋称帝,并最终被刘裕击灭;而刘裕在击灭桓氏后,又迫使晋帝逊位,建立了自己的刘宋王朝。

而即便是最后这个刘敬宣,也绝不是个普通人物,在当时也是军权在握,鼎鼎大名。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个名气更大的老爹:

刘牢之。北府军统帅,淝水英雄刘牢之。

周旋在这些人身边的陶渊明,真的能够凭几句淡雅田园诗,就抹去自己身上的政治鱼腥味儿么?

而能够长袖善舞周旋于这么多虎狼之间的陶潜陶渊明,又怎会因为倔强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最终走向田园呢?

再看陶公在义熙元年前后的举动,更有不少地方透着诡谲: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陶公自桓玄根据地荆州乔装逃奔建康,投奔刘裕,并向刘裕通报了桓玄正劫持晋安帝退往江陵的消息。

而就在同年,他便留下了“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的诗句,辞职归隐去了。

这倒不稀奇,奇就奇在次年(义熙元年),陶公又出仕了,这次投奔的是刘裕的下属,建威将军刘敬宣。

更奇的是,同年刘敬宣上表辞官,而陶渊明在转任了80余天彭泽县令之后,也于年底挂冠归隐,并传下那首诡异的《归去来兮辞》。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陶公经历了叛逃、当官,辞官;再当官,再辞官的720度华丽转身,最后又留了一篇奇怪文章和诡谲文字。他到底在干什么?

而《归去来兮辞》里那“有事于西畴”的词句,又是写给谁看的呢?

让我们暂时放开这些悬疑,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荆楚大地。就在义熙元年前后,在陶公反复上演华丽转身的同时,虎踞荆襄数十载的桓氏家族,也正在经历家族史上最狂暴的风浪洗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