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玄天九变》介绍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苏-27的历史 -- 俺老孫

共:💬149 🌺146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玄天九变 前传之长空飞狐一

玄天九变 前传之长空飞狐:俄罗斯空军看中国最新型战斗机上1

在第46届巴黎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发生的两起事件引起了西方情报部门的兴趣,头一件是负责与俄罗斯宇航部门进行技术谈判的SAFRAN集团属下萨热姆防务安全公司(Sagem Defense Securite)的负责人Alfonso Paredes告诉我(译者注:本文作者),俄国的技术人员和机师近来一直对搜集幻影战机的某些战术技能和结构工艺非常感兴趣。在与法方商谈利用法国先进电子技术改进俄制米格-29/29K和苏-27/30战斗机的过程中,俄国人一直有意无意地将话题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范围,并多次试图利用其他方式从私人处获得这些资源Alfonso Paredes告诉我说,法方是以相当开诚布公的态度来处理这一事件的,法国人提出以透明公开的方式来解决双方感兴趣的问题是最为符合双方利益的。然而出乎法方意料的是,俄方承认他们之所以对幻影2000战斗机的某些战术技术问题发生兴趣并不是出于他们自身的原因。主要是负责生产苏-27(该机被称为歼-11)的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在最近频频向苏霍伊设计局抱怨说,由他们生产的苏-27战斗机在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生产的“龙”式战斗机的对抗演习中接连败北,尤其是在04年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空中大比武”中,“龙”式战斗机向中国空军引以为傲的苏-30MKK和沈阳歼-11发起了攻击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这使原本准备大量装备歼-11的中国军方转变了采购意向考虑到“龙”式战斗机本身是在法国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在法国航空工业界内部该机有“推力增强版的幻影2000-5”之说,因此俄方才如此迫不及待地搜集有关幻影战机的资料和情报。当然这一事件本身对法俄两国在军机改装方面的合作并未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另外在这次航展中,来自留里卡-萨图恩(Salyut)的代表叶甫盖尼•马尔秋科夫对商业日报的记者表示,除了最新签署的向中国出口价值3亿美金的100台AL-31FN合同之外,Salyut最终还将获得中国空军另外150台改进型AL-31的合同。叶甫盖尼•马尔秋科夫表示,这些AL-31FN都将装置在中国自制的歼-10“龙”式战斗机上,而不是引进的俄制苏-27和30战斗机。叶甫盖尼•马尔秋科夫还进一步表示,为中国生产的AL-31FN将是采用最新技术的推力增强型。

由于面临来自中国厂商自制的FWS-10A“太行”先进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激烈竞争(从某种方面来说,FWS-10A采用了部分来自俄罗斯的技术和工艺),Salyut将在最近的站起来将最新型的117C发动机投入出口市场。叶甫盖尼.马尔科夫强调说,117C是真正的第五代发动机,虽然其原型在设计上与安装在苏-27的AL-31F发动机非常相似,但事实上其是一种新型发动机,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AL-31f发动机的传动装置,同时借鉴了AL-31F发动机上的所有空气动力、强度、金属方面的成果。据称,AL-41发动机是为装备多动能前线歼击机。装置有117C的“龙“式战斗机将成为未来20年最强大的空中优势战斗机之一。

中国的歼-10“龙”式战斗机,可以说是本世纪最神秘的飞机,保密的程度甚至超过美国的F-117。西方的媒体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开始对这种神秘的飞机津津乐道,但直到现在,这种战斗机仍然处于一片迷雾之中。随着中俄合作的延伸,使我们在与中方的合作中有机会了解一些扫地清的东西。目前俄罗斯有很多航空方面的专家被中国以优厚的工作条件所吸引,有不少米高扬的专家曾经在歼-10飞机的生产单位工作,也带回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住处。这非常有利于我们辨别信息的真伪。

是“狮”非“狮”

受美国五角大楼的影响,西方一直认为中国的歼-10计划来源于以色列的狮(Lavi)计划。前苏联航空工业界和军事情报机关长期以来也一直有这样的误解。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访问特拉维夫,曾向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的负责人提到过有关IAI帮助中国发展新一代战斗机的问题。IAI承认他们与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合作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级的阶段,但是断然否认传说中的“龙”式战斗机是在狮的基础上开发出的这一说法。

狮计划于1979年开始公布,由于以色列本身没有什么航空研发实力,但其依靠大量从国外迁入以色列定居的犹太航空专家原有的工作经验,把握总体设计,发挥以色列自身系统集成能力强的优势。大量的分系统研究都依赖美国,使用了大量现成的成熟部件,比如F-16的机体和进气道,关键的气动布局则委托格鲁曼公司进行,发动机采购了普惠的PW1120,操纵系统沿用F-16的。首批次的狮原定采用直接生产批次设计,非常独特的采用双座设计,这是第一种原型机阶段采用双座的轻型战斗机,到1987年8 月30日,狮完成了81架次的试飞,以色列方面因承受资金和国际政治压力,放弃狮计划,但其后以色列飞机公司仍利用事先订购的组件完成了原计划用于机载设备试验的第三架原型机。

以色列的狮计划在国际上反响强烈,由于相似的气动布局外形,舆论界都将它认定为各瑞典JAS-39鹰狮、法国阵风、欧洲EFA并列的三代半战斗机。狮计划发展之初的规划,是只打算花费5.75亿美金完成,而到了87年计划停止之日,总花费已经达到了20亿美金。而当时宣称的是,如果要将整个计划完成,至少还需要花费45-60亿美金。考虑到当时的狮已经有2-3架完成,试飞科目完成近1/2.这个数目竟然比从零开始到原型机试飞更多,甚至加倍,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只有一个可能,狮的设计出现重大问题,需要很大幅度的进一步修改和再研制。这对于以色列考虑的低成本,直接开发预生产批次研发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可以说这个研制计划是完全失败的。

从美国和一些国际的空气动力学会交流的资料可以看出,以色列缺乏一切航空研制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但大量从发达国家移民到以色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以色列国防及航空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狮的设计,为了节约成本,只进行了数量有限的风洞试验。以色列寄希望于美国雄厚的设计实力和研发经验来解决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自己则主要负责控制总体方案。设想上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系统集成布局。不过以色列人所料不及的是,研制一种新的飞机和他们平时对一些成熟机型进行小敲小打式的改进完全不同。总体控制看上去简单,却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经验。这正是以色列所缺乏的东西。而美国也不大可能平白无故打造一款比自己更先进的系统给以色列,方便他人来抢夺自己的市场。瑞典的JAS-39“鹰狮”是在自身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仅仅委托外方进行电传系统的研发,结果拖拖拉拉了很长时间,期间还出现过严重的飞机坠毁事故,险些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从后来暴露出的气动布局上的问题来看,以色列的设计并没有真正吃透和掌握近距耦合鸭(抬)式布局,他们将鸭翼的布局和机翼根部重合一半,这样可以产生最佳的近耦增升效果。但他们没有注意到这样设计的一些弊端,原型机暴露出飞机的操作有问题,不灵活,阻力大,航程远远达不到要求等等,需要对气动布局进行很大的修改才能满足要求,这无异于重新设计一款新飞机。很难相信这样一款极不成熟的飞机设计,可以作为技术输出而销售

从中国自己公开的航空工业史资料来看,中国最早在一些未成功的型号上就开始接触鸭式设计,比如歼-9。有限的资料显示,歼-9计划早在1964年10月就开始策划了,当时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现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正在仿制从米高扬设计局引入的米格-21飞机。与此同时,在沈阳,当时中国唯一的战斗机设计研究所(第601所)已经开始计划中国的下一代战斗机了。为了稳妥起见,提出一个双发和一个单发的设计方案。它们都是在米格-21的基础上进行放大的型号。看来中国当时并不满足于米格-21这种在那个时代表现极其杰出的前线战斗机,希望拥有航程较远的远程截击机,满足其广大的边界上的国土防空的问题。装两台发动机的型号被命名为歼-8,而装一台发动机的战斗机被命名为歼-9。这两个计划中,歼-8被优先考虑,并坚持发展下来,最后演变成为类似于苏-15那样的防空高速截击机。而歼-9计划一直隐藏在神秘的幕后,从诞生到终结,很少有什么资料被公开。

关键词(Tags): #玄天九变 长空飞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