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制造业真的衰落了吗? -- 果酱

共:💬76 🌺3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给老兄雄文送花!

不好意思,将制造业的话题转向了消费电子制造业,罗老兄更关心的是机械汽车造船钢铁等重工制造业,这些和消费电子制造业还是有不同的性质。

单从老兄所举的消费电子产业的并购的案例来看,虽然不能说并购都是成功的,但是并购确实是美国企业的一个主流的思路,卖掉一个企业和买一个企业对美国企业来说并不是很困难的事。这是资本立国的一个特点。同样,对于制造立国的日本来说,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自己研发是更能接受的。

我之前也讲过,美国企业的特点是对高额利润的追求,CEO需要给董事会不断漂亮的财报,这样,罗兄所说的无效的并购确实发生许多,惠普并购康柏更多的出于占有率的好看而非确实的整合。一方面这是美国企业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宏观无效率的一个原因。

我同意你关于美国公司营销的说法,确实,美国很大一部分公司的成功来源于孜孜不倦的营销和广告。但是我们思考意义的话,这其实是消费者导向的,为消费者提供足够好的产品,而非完美的商品,这个又是和工程师设计导向的有区别。就像乔布斯说的,消费者买一个钉枪,他需要的不是钉枪,也不是钉子,而是要一次消费和服务。

那么回过头说钢铁机械造船,这个对于美国太遥远了。但是,美国在上世纪初工业产值占到全世界一半的时候,产出的就是这些东西,二战的时候,盟军就是依靠美国的这些硬家伙撑了过去,战争结束的时候苏联和美国都有一千万的军队,这些大部都是美国提供的武器装备,美国在那个年代制造业是何其强大。

当然,我这一段有煽情的嫌疑,罗兄不喜就无视吧。

所以现在讨论有一种不对等的感觉,日本的产业重心还是钢铁汽车,有强大的新日钢和丰田,用如日中天的日本制造业对比走下坡路的美国制造业,有失公允。美国的产业重心已经转移到信息产业了,包括信息基础产业和电子消费产业。原因何在?是因为做这些更赚钱,资本都流向这些产业中去了。

美国的产业优势何在,就是那股创新的尽头,每次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不一定性能特别强,但是强调好用,易接触。所以美国可以引领一个又一个潮流,正因为是新产品,新产业,所以规则都是美国人定的,等到产业成熟起来,等到日本精细化制造介入进来,就没美国人什么事了,但是他们已经迁移到下个明星产业上去了。资本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发现价值,坏处就是不能精耕细作,在一个地方长期驻守。

纯粹从重工制造业上来讲,美国确实不行了,新美钢不如新日钢,通用造不过丰田,造船业日本韩国是大头。但这并非美国制造企业整体实力的不行,而是资本立国的美国不重视这些产业了。

总体来讲,罗兄的说法是正确的,美国的重工制造业是比不上日本的精细制造了。花之。

但是,美国产品我认为会更皮实一点,我比较怀疑精细制造成果下产品的耐用性。同时,精细制造对效率的极致要求我也认为会对生产过程的抗压性有影响,需要大批的熟练员工和良好的生产环境,一旦丢失很难补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