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商鞅变法没有人亡政息(兼答一介兄) -- 任爱杰

共:💬47 🌺15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小弟认为,还与秦国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小弟认为,除了楼主所说的原因,还与秦国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论改革,李悝是商鞅的先辈,魏文侯是秦孝公的先辈,李悝改革的深度与广度,都不亚于商鞅变法,李悝改革之后,魏国一跃成为中原诸国之冠。魏国的强盛保持了三代,魏文侯的孙子魏惠王甚至敢于率先在中原称王——无论从哪方面看,李悝改革都不在商鞅变法之下。

改革成功,导致国力强盛;国力强盛,必定会对外扩张。

魏国吃亏在于他的地理位置处在强邻环伺的中原腹地,一扩张,打的都是硬仗。于是从魏文侯开始,魏国把周围邻居都得罪了遍,南边与郑国、楚国开打,北边与赵国开打,东边与齐国开打,西边与秦国开打,大量国力消耗在战场上,所得却十分有限,结下仇家太多,为未来埋下极大隐患。

秦国则不同了,他躲在易守难攻的关中,商鞅变法之后,他跟着中原诸国围攻魏国,趁机夺取河西,又趁机南取汉中、蜀中。同样是打仗,魏国选的都是回报率低的差项目,而秦国全是肥得流油的好项目。

那么打败仗打胜仗与改革持久性有什么关系呢?

小弟认为,关系有二:

一、商鞅变法这样的改革,目的是将国家打造成一部战争机器。战争是消耗极大的行为,如果战争全都变成了赔本的买卖,无法做到以战养战,那么国家会很快被掏空,社会矛盾会被激化,持续改革就会变得有心无力。

比如商鞅变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军功激励机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倘若国家逢打必输,激励机制就会变成惩罚机制,不仅无法鼓起士气,恐怕还要激起哗变。而国家败仗打多了,国力被掏空了,军队的装备、粮草等供应肯定也会有问题,那么恶性循环,只会导致越打越惨,最后甚至可能亡国。

二、打胜仗可以消解改革的阻力,培养出改革的的“既得利益集团”。

仍然以军功激励机制为例,从表面上看,商鞅变法的“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似乎打破了出生的贵贱不等,提倡了平等,似乎损害了传统贵族的利益。其实不然,平民参战不过是一个小兵,军功有限,而贵族参战那是将领,两者的投资回报率是天差地别的。

试想,如果国家老打胜仗,传统贵族得到的利益很可能超过未改革之前,尝到甜头之后,这些原本不支持改革的保守派人物,就可以转化立场,拥护改革。

长期以往,改革就会成为整个统治阶层的共识,有没有商鞅这个人,也就无所谓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