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家乡记事:收铜 -- 铸剑

共:💬85 🌺7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心得的心得

花错的讨论,其实又把话题更往深入推了一步。

铸剑河友讨论的是个体在不同的社会网络转换之间的约束(包括道德)的混乱、迷失。

而花错的讨论,是想要打开社会网络本身的黑箱,即结构与内容(上段中的约束)之间的关系。

这个话题更有意思。有意思得我认为它其实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城乡二元社会体系”这样的描述,即结构与内容这组关系的多样性。

比如,在公社化时期,中国曾经搞过农田水利上的“大会战”:这种大会战涉及了多个独立核算的社会网络。当然,参与者的收益与责任(约束)以自己所依附的整体所实现;但在社会化分工中,农民们却体现出比“城乡二元社会体系”这样的描述所暗示的农村的configuration更好的组织性和社会性来。这就有必要去重新回顾阿马蒂亚·森所描述的中国前30年的工业积累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可不仅仅是扫盲率、医疗、广播这样的仅关乎“个体人”的指标上。

同样,这样一个思索,也让我回到了润树大哥当初所做的一系列有关农业问题的帖子上。事实上,它已经靠近我们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样一个经典问题。经济史学家阿布拉莫维奇在谈论经济发展时,把某种东西谈论为“社会资本”,并说成功的经济追赶只会发生在那些准备好了的社会中。

而每每想到这类命题,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在非洲的平原上,旭日初升,一个中国某电信设备企业的员工,带着一群经过简单培训的黑人兄弟,坐着一辆破烂的皮卡,扬起烟尘,去草原的深处搭建移动电话基站。而当地的其他居民和非洲雄狮们,则还在熟睡之中。

而思考我们曾有的遗产、我们曾犯过的错误则是我们解决问题、继续前行的重要一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