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常昊输得一点也不冤枉(四则) -- Davi

共:💬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中国围棋的几个问题

1)缺乏番棋的锻炼。

我觉得国内棋手无论年轻俊杰代表孔杰古力还是小龙代表常昊,周鹤洋,国内比赛缺乏番棋的机会。

国内比赛高手之间番棋较量的机会就更少了。

韩国棋手很多都是靠和大李老曹番棋较量之后迅速成长起来,而我们棋手只能在围棋联赛中对弈,质量相差太多。

2)世界冠军是一个魔障。

记得80年代围棋热掀起的时候,棋手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为国争光。现在棋手过多考虑个人名利,尤其世界冠军的头衔,缺乏了对围棋本质的追求。

加上国内棋手经济条件不错,因此缺乏棋手应有的饥饿感本能。

3)青少年棋手培养不力

和韩国相比,尤其人家的研究院制度,棋场相比,中国对青少年棋手的培养甚至不如以前的少体校时代。

很多青少年棋手都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学费才可以下棋。尤其中国那种让所有高手集中

北京的做法更让各地的少年棋手创造了不利的条件。不少少年需要父母辞职北上打工来保证孩子在北京学棋。

像上海这样的围棋大本营已经多年没有冒出有潜质的年轻人,这和几位本地高手长年居住北京有很大关系。

4)缺乏日本韩国的师道

中国围棋高手普遍没有学会日本围棋的一个优秀传统,即师道。

在中国,做老师的没有师傅的样子,像老聂,小马这样的师傅可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好棋手,但不可能培养伟大的棋士。

像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这些大棋士的风范应是榜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