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抛砖引玉,讨论一下毛时代的人均收入以及如何看待当年的艰苦 -- 洗心

共:💬215 🌺1354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要是按《人民日报》的参长率算来,

那1976年中国的粮食至少总产量在二十亿吨以上。因为那些年按《人民日报》的说法,最少那一年比前一年增长19.7%,就按这个增长率去算,到1976年至少也得有二十亿吨以上吧?

别说你不相信呀?那是当年的报纸的,我得相信,我们不能怀疑党的说法。但我想我恩一下这些粮食怎么到大家手上只剩下了360斤?

对于你后面的我不至评,这大家都知道。但前面呢?

并不是你说的那样,如果你这样说,上屁股的话也够严重的,因为没按当时党的声音。

我不和你将什么政治,只说事实,不管现在如何,大家能吃饭,吃饱饭这总是事实。

后面我在说说医疗,前三十年,别说医生很少,就算有医生您也没药。就算有药的地方比如人民医院,也不是你应该去的地方。我现在住的地方这村子当年就是有一个到人民医院去看病,而没有卫生院的推荐所以被批斗的人。

说教育,当年有多少学校正经上课的?有多少人因为成分问题不能上中学的。有多少人根本就没机会去读的您知道吗?估计不愿意知道。

关于房子的问题,这更简单。中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家。那些年是不允许私人建房的。在农村,你房子差不多倒了,那生产队统一组织人去帮你建。但是,房子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这和社会主义挂不上边。这个政策一直到1982年。我们这1982年组织过42户私自建房的人去学习去。

关于单位或者其它人的住房问题,是,不错,房租不贵。但你得有那里租到房子。我一个同学,他父亲是县委的。他家是我们这当时比较好的居住条件之一,也就是一个大约五十个平方的二房一厅的套间。没厕所,没厨房。

关于大学,1974到1975年,我们这的工业大学就在我父亲的单位那里借住和教学。老师是一个华南理工出来的工程师,那个老头是有点本事。但那些学生是工农兵学生。你敢说这些学生也能和今天的大学生比?

关于农村那肉,买鸡,到1980年前,能买到的机会是极少,先别说你没钱,你家里有机不卖供销社,民兵就找你麻烦。

关于四。三方案。西西河里你们的同志早有结论,那是邓XX街主席的名誉去搞的祸国秧民的洋跃进。再说这东西,小心你的同志们打你屁股。

有一样是没错的,那就是市场有东西买,但那是1965年以前的事情,那个时代就是你们同志说的刘XX的反革命执政时期,那不是主席的初衷。之后不是从1966年开始禁止了吗?

关于所谓九十年代高中入学率的问题,你怎么不算算有多少中学?而七十年代有多少中学?这你没算怎么敢张口就是八十年代高中人学率差?荒唐吗。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县城由原来(1970年)一间参加到五间,怎么学校多了那么多反而入学率不如没学校的时候了?

我说,你不要把这些东西建立在你只知道的地方多去问问五零后的农民,问问他们读了多少书。在问问那个时代在生产队的人,问问他们的感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