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写一点读《深翻》的笔记 -- gb0088
首先,向韩丁致敬。
这本书写的是山西省长治市一个小村庄张庄在建国后的发展历史,这本书之前还有一本书叫翻身,写的解放前张庄的土改过程。韩丁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其中的一些事件,访谈了其中的一些人,尽量客观的写出了张庄的每一步是怎么走来的。
我经常琢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之间到底有多远,毛主席的理论我看过很多,从单纯的理论上我还可以理解,可是总感觉和现实的有点隔膜。毛主席在中南海说一句:社会主义仍然存在阶级斗争,山西的一个小村庄会产生什么反映,这个小村庄真的有阶级斗争吗?那一个个看着都是勤劳朴实农民哪个会是阶级敌人呢?那里的农民又会怎么把毛主席的指示用到他们的社会实践中?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分外亲切,我在这里能找到我想要的一些答案。
1. 资本家的发家史
张庄在土改后尽可能平均的平分了土地和生产资料,让贫雇农有自己的土地是tg能夺取全国政权最重要的原因。现在大家有土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和tg理想就不一样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个资本家的发家史。以前看《资本论》的时候,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抽象的理解,这也是马克思要求的。好歹现在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看看资本是怎么诞生的。
平分了土地和生产资料,每家每户的起点大概都差不多,全村人均土地5.8亩,相对来说以前地主分到要少一点,人均4.6亩,有部分贫农也少点人均5.1亩。我还没看《翻身》,不理解为什么这部分贫农会低于平均水平。书上说他们是在实在找不到可以补充的了。
不管怎么说,大体上还算平均。按照我以前的理解,有了土地的农民开始向往丰收的粮食,将爆发无穷的生产干劲,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马上就要发家致富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吧,当年大家在政治课本里面学到的对“大包干”就是这么描述。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虽然生产资料都差不多,但是人的差别就大了。有的家有壮劳力,有的家是孤儿寡妇,有的家太平无事,有的家祸事连连,其实喜事连连也受不了。土改5年后,周围村里因为婚丧用钱有96户卖出284.11亩耕地,有人卖自然就有人买,生产资料就这样开始不平等了。我突然明白了,婚丧嫁娶的大操大办不能说只是一种陋习,还是剥削阶级为了更好的控制农民采取的措施,阶级斗争果然无处不在。
这些还不是主要原因,造成两极分化最重要原因在于耕畜的所有权,也就是资本的所有权。由于耕畜代表更先进的生产力,干的活比人干的活要多得多。所以没有耕畜的农户总是在自己劳动一部分,租耕畜劳动一部分,具体的比例根据各家情况。拥有耕畜的农户,劳动就可以少很多,甚至通过出租耕畜换来的别人的劳动可以让他一点都不劳动。
这里面还有很多很细巧不对等交换。比如出租耕畜的农户可以在合适的天气耕自己家的地,这样耕的多。在不合适的天气,耕别的农户的地,那样耕的比较少。由于劳动交换是以劳动时间来决定的,所以别的农户只能付出相同劳动时间的别的体力重活来偿还。交换的基础是劳动时间,而不是什么复杂劳动简单劳动,轻活重活,农民天然就懂资本论。
这样土改之后,村里很快就实现了两极分化,部分解放区很穷的贫农也很快就学会了发家致富,通过剥削别人的劳动,把自己变成了新一代富农。那些雇人劳动的资本家就这么诞生了。而且这些人主要还是村里的干部,tg党员,当年根正苗红的贫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写一点读《深翻》的笔记
🙂集体化和统购统销 1 燕人 字67 2017-07-07 10:25:20
🙂看过《金光大道》里面也是这样的 6 天天向上A 字138 2010-09-09 05:35:09
🙂《金光大道》和《艳阳天》俺都有 2 俺老孫 字222 2010-09-20 22:26:05
🙂又看了一遍,忍不住又送了一花 3 天天向上A 字90 2010-09-09 05:35:01
🙂这里有《深翻》,正在下载中, 5 我们的田野 字133 2010-09-09 20:36:11
🙂这里有《翻身》,《深翻》找不到 3 gb0088 字57 2010-09-09 05:37:43
🙂谢了 天天向上A 字4 2010-09-09 17: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