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感嘉木的“她们四则” -- uturn

共:💬10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哇,谢谢跟帖的同志们!

没关系,只要是讨论(有回帖)就好。

我想我跟三力思说的是有关联的主题的不同方面。没错,扮演多个角色难度当然会增加,而且会涉及到自己的能力和期望值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我完全同意要是一心想让周围的人都满意,那只有死路一条。我想进一步讨论的是“周围人满意”的标准和如何改变这些标准的问题。讨论的动力来源于南方有嘉木的文章和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感触。

首先,我就是“抛在空中的球远超过身上的两只手”,总是在不同的角色中找平衡。有一天跟一个前同事聊这个话题,对她抱怨顾得上孩子就顾不上工作,顾了老公就顾不了上级。作为前同事,她深表同情和理解。虽然她既没有孩子也没有老公,还是干了大概十年上就辞职了,靠工作挣下来的房子过日子(注意,我前同事是美国人,住纽约,跟在北京上海前几年挣下几套房子的幸运儿不是一回事儿)。我对于职业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保持平衡持悲观态度,我认为是不可能的,除非降低标准自己妥协。前同事同意这是现实(注意,是美国大城市的现实),但她更进一步,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努力改变这个体制,比如为工作的妈妈们争取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更多的支持等等。

前同事的话给我很大启发。根据本人亲身体会,想同时有个持续发展的事业,又能成为“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在当代中国要比在美国更难上加难。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周围人的标准问题。我认识的“白骨精”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感受到的压力通常比在美国大得多(在美国,压力也主要是来自国内的父母)。据我观察,国内对“成功女人”的定义很少能不包括“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的。但在美国(大城市),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认为没有丈夫孩子而只有事业的女人也可以算是“成功”的。(注意,这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的。)至于为什么,我想跟老祖宗传下来的几千年的文化不会是没有关系的。

这是现实,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听之任之。说实话,看了南方有嘉木的其他帖子,又看到她引述的好朋友的话,我是有些惊讶的。惊讶于“事业”,“追求”这类词居然根本不在“标准”之列。我不想也不能下任何结论,但是只可以说对于“四则”中谈到的人,选择未必是没有的;关键是选择之前要知道自己是有选择的。而有了一定选择的人也可以做些努力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选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