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系列翻译】阿拉伯文化简史(第一章) 闪族人和阿拉伯人 -- 江城孤舟

共:💬73 🌺29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打住打住,你的逻辑混乱了。咱们一条条清理。

1、混淆了天竺和大食。

大食势力最多渗透到信德就停住了。信德是巴基斯坦一块临海沙漠地而已,根本在印度文明的主要范围之外。天竺和唐之间的密切交流是众所周知的。天竺和大食也有许多交流。但不要把天竺和大食混淆了。天竺当时盛行佛教,大食是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入侵主要是由伊斯兰化的色目人完成的,那时阿拉伯早已衰落了,故而和阿拉伯人完全是两码事。

2、你提到回回司天监。

我查了一下,其实是天竺移民后代瞿昙悉达充任唐代司天监,和回回是两码事。根据1977年发掘的墓志铭,瞿昙氏家族“世为京兆人”﹐瞿昙悉达至少不是第1代。他在唐睿宗景云三年(公元712年)参与修理了北魏的一架铁制浑天仪;在玄宗开元六年(公元 718年)奉诏翻译天竺《九执历》﹐介绍了当时印度的天文学﹐包括日月运动和日月蚀计算法等。引进的内容还有﹕分周天为360度﹑一度为60分的圆弧量度制﹔以30度为一宫的黄道十二宫﹐称为“十二相”﹔用一点表示十进位数字中的空位“零”﹔以两月为一季﹐一年分六季﹐称为“六时”的印度季节分法﹔三角术的正弦函数。

上述资料来自百度<瞿昙悉达>一条。

3、既然瞿昙氏奉唐玄宗旨,翻译天竺文献,那说明唐朝和天竺的交流的确绝对不限于佛经层面,要深入的多。

不过,尊驾既然对瞿昙氏家族和瞿昙悉达这么了解,百度一下自然知道奉旨翻译天竺《九执历》的事,但尊驾为何还要说:

但这个《九执历》是如何传入的,一直有直接传入和西域传入两种说法。

是尊驾有更好的信息来源,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4、既然周天360度、黄道十二宫、用一点表示十进位数字中的空位“零”都来自直接翻译的天竺文献,那尊驾为何把以下内容列为

阿拉伯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天文方面。

北宋的《武经总要》中采用了黄道十二宫名,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十二中气相联系,以之作为六壬占卜吉凶的依据。这是很明显的西方影响。这个黄道十二宫体系应是通过中东传入的。而

4、蒙古人比阿拉伯人落后甚多,他们向阿拉伯学什么不值得关心,也不说明任何问题。元代的事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

任爱杰兄这么聪明的人,把文献裁剪得恰到好处,不去深究就真蒙混过关了。这些逻辑混淆,是真不明白呢,还是有别的想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