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扬州美人,可叹可悲 。。。。汗啊~ ~~ -- 电子赵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扬州美女应名盛于唐(另一个角度)

赵兄,再看看这篇,嗬嗬,美人真是话题啊

最近,看到有人在网上感叹,中国出美女的地方很多,大至燕赵佳人、吴越娇娃,小到洛阳女儿、米脂婆姨,均声名了得,但唯独"扬州出美女"的口碑后来居上,流传最广,说是家喻户晓也不为过。真不知从何时而起。

  又有一些稍知诗书的人,读到了一个他们认为很恶俗的别称"扬州瘦马",恍然大悟式的划了等号,居然说原来扬州美女就是扬州"商女"。真不知这些人害怕不害怕古今无数的扬州良家美女冤魂缠身,拖到阎王前控告他们由于树叶子挡住了眼睛,肆意诽谤伤害无辜。

  其实,"扬州出美女"的确自古起,古到远在明代"扬州瘦马"前。与昭君一样美(你不信你举证)、出塞比昭君更早的细君,是扬州美女;比玉环美得更合现代标准、出道更早七百年的飞燕,也是扬州美女。但那时的扬州叫广陵,叫江都,叫吴州,美女没法以扬州冠名,其实她们那时就叫做"吴越娇娃"。《隋炀帝艳史》不厌其烦的多次提到"往吴越地方选取美人",扬州就是其中的重灾区。

  隋代之前,扬州之名一直与今天的扬州城无关,那是一个广大的自然区域,广大到九分天下、自淮而海。六朝民歌唱扬州南朝梁人讲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都不是指今天的扬州,而是当时扬州之治所建业(今南京)。 现在意义上的扬州,始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只叫了十五年,隋炀帝一上台就停用,可他的诗里却一次又一次提到这个名字:"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二次始用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即公元672年),叫了124年,中间只停了七年,第三次唐肃宗定名以后,一直沿用至清。到了民国虽然"名始不存",但"俗循旧习,犹称扬州"。

  扬州一经落脚到现在的扬州城,扬州美女就开始有了名声。如果排查序时进度,论功行赏,凭印象(现在什么都是跟着感觉走),好象第一要归功于不惜江山性命来为扬州美女事业开道的那位隋朝万岁爷,第二要感谢那些用心灵和青春来写扬州美女广告词的唐代诗人们,第三才提到明清那些把市场越做越大的特殊投资开发商们。

  民谣都唱"隋炀帝,下扬州,一心看琼花,陆地去行舟。到头来,万里江山一旦丢。"可史料记载扬州琼花始植于唐代。将隋炀帝三下扬州和琼花连在一起,也不知是天大的冤枉,还是天大的美化。

  还是听隋炀帝自己说吧:"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扬州是他的"旧镇",当皇帝前他当过十年的扬州总管;"老扬州"对扬州念念不忘,因为"扬州旧处可淹留"。扬州有什么让他情有独钟、可久久长留?说扬州"山明水秀、柳媚花娇",而扬州"山"要与镇江借,"水"不如苏州多,主要的还是一忘不了赖以谋夺皇位的故地,二忘不了扬州的秀娥娇娃"柳媚花娇",要不然怎么会一到扬州就忙着广征美女呢?到后来,在扬州挑选的美女实在太多了,扬州宫里容纳不下,他还用船将她们一船一船的送往东都洛阳。护送官员害怕路上的风险,竟将一条条船在河心凿沉,可怜这些花容月貌吞没在滔滔河水之中。

  隋炀帝是扬州美女的罪人,可谓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然而他确实是用了大好江山和真"好头颅"换来了四海之内抛向扬州美女的眼球,织起了自此之后唐宋元明清五朝越来越紧的对扬州美女的情结,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打通了水上寻美的黄金通道。直到今天还有人感叹他的选美眼光多么具有超前意识,他选的千名"殿脚女"年龄都在十五六岁,"不但要求皮肤白皙,脸蛋甜美,还特别要求体形修长,更能展现出曲线美" ,"想不到当年扬广的选美要求与今日时兴的审美标准竟如此相似"。

  自隋朝万岁爷对扬州和扬州美女下了如此血本,唐代诗人们对扬州的向往简直如同广陵潮"波涌涛起、""披扬流洒"。唐代到过扬州和在扬州出生的诗人数以百计,其中知名的就近半百。他们有的有幸在扬州任职,日了公事,夜接词人,徜徉湖光山色,饮酒赋诗咏怀;有的干脆落脚寄居,反认扬州是故乡;更多的是慕名而来,忘情山水,陶醉风光,兴之所至,出口名章。而无数诗句中最能写出人们对扬州向往之情的当数李谪仙的千古丽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赞美扬州景色最新奇最大胆的当数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倾倒扬州最彻底的当数张祜的"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最能尽情渲染扬州大都市富丽繁华的当数杜枚"春风十里扬州路"、"歌吹是扬州"。。。。。。

  什么原因使唐朝的扬州,成了中国除京城长安之外最令人向往的热土?除了运河的受益,经济的繁荣,除了风光的秀美,人文的荟萃,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浸透到这些诗人骨子里的对扬州美女的迷恋、陶醉和渴望。可以说那些名句后面都站着扬州美人呢:扬州为何占有二分可爱的明月,因为那里有我长忆难忘的萧娘、桃叶;扬州的美人儿为何这么难忘,因为刚刚"娉娉袅袅十三余",就象"豆蔻梢头二月初", 可谓"楚腰纤细掌中轻",真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甚至,不光写诗的人满脑子都是扬州美女,读诗的人满眼也都是扬州美女。最典型的是读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里的"玉人"当指韩绰,诗人问候友人近况,用玩笑的口吻调侃朋友,问他何处教歌伎们歌吹取乐。然而,千百年来读者都情愿把"玉人"当作美女,人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美人吹出的箫声在江南的秋夜呜咽悠扬。

  唐代诗人真是做广告的高手,他们极富艺术魅力的诗"广告",勾得人们对扬州美女如痴如醉无限向往,使得隋朝老爷子对扬州美女所下的血本猛得百倍暴利,扬州美女的盛名一下子"誉满全球"(最起码誉满丝绸之路这半球)。

  名声一响,市场就广。唐代扬州的秦楼楚馆很多,大家都喜欢用《太平广记》这段记述:"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列空中。九里三十步中,珠翠填咽,貌若仙境。"到这里狎妓嫖娼的名士文人,一边放浪形骸,沉湎酒色,一边又情意绵绵,黯然销魂;一边在打响品牌,一边在带头消费。那时的人们自由坦率,风气开放(不愧有大唐气象),社会不以冶游为不齿,而是视之一种风流雅趣,一种消费时尚。扬州美女就在这大唐盛世成功完成了"中国名牌"的创建战略。

  至于明清"扬州瘦马"的出现,那只不是扬州美女的一种商业化开发模式,是扬州美女名牌效应的一种体现。不能就此说"扬州出美女"就是出瘦马,就在明清,扬州除了出"瘦马",也出现了许多美震一时、名传后世的良家大美女,如才美绝世的冯小青、恩宠无比的田贵妃、"半截美人"薛花娘等等,本站另有专门介绍,欢迎细细品味。

 

  (附朱自清一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女人;不错,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现在的女人吧?――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虽然与女人仍然不无关系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