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比新加坡政府的房地产政策,看看今天的变色TG -- 网师园

共:💬142 🌺21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得说清楚两个问题,不要兜圈子回避:

1.国企所必需的“政治清明”应该是什么样的,

2.引进外资对国企是必须的。

也就是说,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你一个人得,肯定是好处坏处都有,最后好坏要看综合评定的结果。引进外资也是如此。当然,综合评定的时候个人选取材料的不一样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那些行业引进外资,如何引进外资,这都是需要中国和外方谈判的,不是中国一说就定了的。既然是谈判,怎么可能好处都归中国得。

请你具体说明,你先得证明引进外资是必须的,然后才谈的上利益均占的问题。

如果你选取的材料全市饮料行业那种企业,得出的结果肯定是引进外资完全失败,根本不应该干。

饮料行业的例子是你提出来的,完全失败也是你的结论,跟你正相反,我认为饮料行业有失败的地方,但也有成功的地方,而成功的地方是不是非引进外资不可以达到呢?我质疑的是这个,你罗罗嗦嗦说了一大通,始终在回避这个问题。

如果选取的都是华为中兴,海尔之类的,那绝对是大获成功,百害而无一利。

中兴的外资是近20%的H股,华为的外资成分有多少?

海尔是引进的技术,而非引进的外资,至今它仍控制在中国人手里,

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对其控股93.44%;

请按600690/000063---F10---持股情况

海尔的例子恰恰说明了我的观点,引进技术,没必要引进外资,你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如果和国外引进外资的结果相比,中国引进外资的结果绝对不是最好的,但是更谈不上最坏,实际应该处于上游水平,能超过中国的并不多。

请你具体举例说明,中国引进外资比哪些国家好,比哪些国家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要跟中国比,得看那些国家有没有资格,这个资格是:

1.有广阔的处于成长期的国内市场,

2.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3.有源源不断的吃苦耐劳的年轻的劳动大军,

4.有稳定的政治环境,

5.起步阶段有一些基础设施。

汽车行业的引进外资就是一个值得检讨的案例。和韩国相比,中国汽车产业明显走了弯路。不过还好,中国还有李书福、尹同耀这种人,还能亡羊补牢。

看来你也认为吉利、奇瑞是有可能超过国外大汽车公司的,那么,他们的发展是因为引进外资的结果吗?

所以,中国的汽车产业虽然不如韩国,但比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强。

中国的汽车产业大多为国外大公司所控制,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可比性吗?

到这里我觉得你对中国产业界的认识仅限于某些人传输的知识,了解得渠道及其单一。

这样的指责用在你身上要恰如其分的多,你对引进外资、开放市场之前的争论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就没有了解,所以你通篇都在谈论一些表面上的东西,你的那些推论似是而非,非常的没有营养。

如果你知道“斯米克现象”,你的发言会有营养的多。

三大汽车的腐败确实是全面性的。当然,它们的问题决不仅仅是腐败这么简单。不过,其他的国企总体上也不比他们好多少。

你没说清楚除了腐败还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非引进外资而不足以去除?竺延风搞的统一采购、精简物流,光办公用纸上就节约了几百万一年,这个一定要引进外资才可以搞吗?

那国有企业的优点体现在何处呢?既然没有优点为什么要让他们存在呢?

那些汽车业的国有企业消失了吗?不都合资了吗?如果他们没有优点,外资会跟他们合资吗?用你的话来说:

但问题是你真把别人都当笨蛋了吗?

我说的是大规模发展国企才需要政治清明。现在的情况是政治腐败对国企依旧有很大影响,但是由于国企规模不如以往,危害已少多了。

你依然没有说清楚大规模发展国企所必需的政治清明应该是什么样的,现在腐败的规模和数量都超过以往,难道他们对外资和民营企业就没有危害了?奇瑞还是国资吧,腐败对奇瑞没有危害?

至于饮料行业,我说个客观因素,那就是中国人普遍不认为它是个重要行业,所以那个行业吸引不了什么人才。这和中国人普遍认为通讯设备制造业是个重要行业是不一样的。

没有重要不重要一说,只有能做不能做,能做自然会做,任何产业都有它的重要性在,饮料行业有如此高的利润率,还能不重要?如果你认为饮料行业不重要,那么引进外资又是为哪般?航空工业比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如何?那我们还不是买了几十年的飞机?

吸引人才?不知道你的人才概念是什么样的,工科是人才,文科不是人才?营销不是人才?

任正非是人才,朱新礼就不是人才?

你这样的“不重要说”脱胎于ZRJ的“一个小小的胶卷算什么”的论调吧?他也不算算,小小的胶卷能贡献多大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又可以反哺多少“大大”的工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