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They 1 -- 苹果核的复仇

共:💬43 🌺1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They6

饭后,黄笛远在钱军的办公室签了一份借调协议,也领到了全套证件。他的证件保密级别是B-1,除了核心机密区,也就是那些最保密的实验室外,可以去其他任何区域。和其他所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样,他的头衔也是“调研员”。

“我知道的,你们都知道,为什么还要我加入这个项目”黄笛远一边问一边把胸卡别在左胸的口袋上。

“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弄清楚,而且,我说过,我们不差钱,差的是人,我已经拨不出人手来干活了。”

“要我干什么?”

“研究”

“研究什么?我可只是个搞历史的老师,连工科生都不是。”

钱军笑了“科学方面的事情,不用你来操心。你要调查的只有一件事情,它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掉在这里。”

黄笛远恍然大悟,还好,只要充足的资料,他还是能从只字片语里面寻到一些蛛丝马迹的。“我想,有个问题,应该很好解答”

“哦?你有答案了吗”

“它从哪儿了,或者说去哪儿,我们只要找一个目的地就可以了,因为另一个终点无疑是在德国。”

“这谁都知道。哦,对了,可以给你一个线索。”

“什么线索?”

“这架飞碟的设计,或者说从原理上说就有总大失误?”

“怎么讲”

“它只能顺着地磁线的方向飞行,也就是说它只能朝南北方向飞行,最多偏离三十五度,也就是说,它几乎没有南北飞行的能力。如果从上海飞苏州的话,它必须向北飞过长江,甚至远达扬州高邮一带,才能调整角度飞到苏州。”

“这可有点好笑了。实用性大打折扣了。第三帝国搞出这么个玩意来,不是知会用来给党魁高官们做空中观光用的吧,我好像没有看到飞碟上装着机关枪或者航炮什么的”

钱军摇摇头“确实没有。除了手枪,没有任何武器在上面,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诸如可能的射线或者能量武器,当然这也超出了当时人的能力,我们甚至在上面连雷达都没有找到。”

“难道他们想让高速旋转的飞碟锯开盟军的四发重轰?”黄笛远吃吃地笑了,这个时候他其实想到的是加州电锯杀手。

“这不可能,它无法击中飞行中的移动目标。我们估计这是用来运输什么东西的,但是我们没有在舱里找到什么可疑的东西。不过,掌握这个飞行特性,对于你来说,有助于推算航线。”

“我明白了。”

钱军把黄笛远带到一个很小的单人办公室。黄笛远认为这个迷你办公室比K房的小包房还要小得多,只能容纳一张电脑桌,一张椅子和一台立式饮水机。

“你的站位就在这里了。”

电脑桌上只有一个大屏幕显示器和一套鼠标键盘,“我怎么干活?”

钱军点亮显示,界面一如普通的XP,“我们这里所有的机器,都是通过中心大服务器,每个工作站都只是网络节点的一部分,所以这里没有主机,你用你的胸卡上的号码和你的生日每个数字加三作为密码登录,如果你离开办公室,必须退出系统,明白吗。你的工作资料在23工作组18区里面,1—5文件夹是有关纳粹德国的资料,6—9文件夹是战后各国目击飞碟的报告,10号文件夹是中国空军的UFO目击报告。如果你有什么地方不清楚的,可以打电话3981到档案室要原件看,每天必须写一份工作报告交给我,时间是晚上19:00前,我的信箱在邮件列表里有,有什么重大发现,随时打我的电话报告,我的分机是5781。清楚了吗”

“Yes sir!”

世界上的情报搜集,百分之九十九来自于公开出版物。无线电监听,密码破译和余则成们很重要,但是占的比例却非常小。情报人员如果都像詹姆士邦德那样艳遇不断,恐怕间谍招募机关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娱乐,却总有人把它当成真的。人来人往自由出入的图书馆才是真正的间谍乐园。优秀的情报分析人员可以从各种报纸杂志研究机构白皮书论文选编筛选出大量很有价值的情报,这是拿着报纸打发时间的公务员们远远做不到的,他们只关心体育版里球队的比分和娱乐版上大幅女明星的清凉艳照。

堆在黄笛远面前的资料,也可以称为情报,虽然绝大多数称为是过时的,数量之巨大用海量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十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下面还有从十个到一百个子目录,而每个子目录里最少都有上千个文件。

比较体贴人的是这个资料数据库的检索系统做的非常体贴,和流行的搜索引擎一样,不但可以用关键字查询,而且可以根据日期等进行模糊查询。所有的文件都做成了两种格式原件扫描的PDF文件和图文混排的DOC文件,如果原件是外文的话,还会付一份译稿。幸好一贯推崇在学术上要严谨严谨再严谨的黄笛远对于考据,这一历史专业的职业病中毒颇深,他怕的倒是资料不够全面从而因为一些小的差错而导致结论的谬误。一个好的学者,或者说一个做学问认真的学者,通常都会是一个好的情报分析人员,这两个职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样的。

黄笛远沏了一杯茶,开始整理一下思路。通常,一个人看到数十上百万个文件第一反应往往是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无从下手,因此他需要让头脑冷静一下。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决定,至少先把什么时候掉到这里先搞清楚。

那个年代从天而降的东西,除了炸弹就是坠机,各路神仙和怪兽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绝对不敢下到上海来降祥瑞的,搞不好就吃颗炮弹什么的。因此,黄笛远初步设定的关键词是:“落弹 坠机 爆炸 ”接着又设定了一下地点“吕班路 福熙路”来进一步缩小搜索范围。

系统很快给出了搜索后的文件列表,足足有近三千个文件。“天哪”尽管叫苦不迭,但是他还是开始一条一条的看那些化为代码的故纸。系统并没有随机把那些文件抽了出来,而是按照“新闻出版物”“政府档案”“其它”三个文件类别来显示,而在每个类别里,又按照时间先后来排序,这使得黄笛远的工作显得稍微轻松了那么一点点。

符合这个条件的,仅仅只有一条消息,他觉得自己简直是走了狗屎运,半个小时里面居然就找到了他要找的线索,虽然只是起步。

这是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申报》,第二版有篇篇幅不大的报道,撰文的记者叫做严寿。这篇名为《法租界昨夜闻大爆炸声,奇无人伤亡》的短文,讲述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里在法租界内一条被人名为洋泾浦的小河的,传出巨大爆炸声,但是周围的住户却没有一个伤亡,除了一些建筑房舍的玻璃被震碎以外,也无有财产损失。当日夜里,并无人闻到机声。租界当局指责日本占领当局发炮袭扰租界,而日本占领当局则全面否认有过针对军事行动,日方认为此事是重庆方面企图挑拨日军和租界的冲突从而获利。

第二天的《申报》则刊登了严寿的现场目击报导,言河宽不过三丈有余,而爆炸却形成成了一个五丈多宽的坑,好像小河沟突然在这里长胖了一般,如此大坑必为百余斤炸弹所致,然最近住户仅据十余丈远,然毫发无损,根据作者以前的常识,周围数十丈恐难逃齑粉的命运,最后作者连写了三个“怪哉”作为结尾。而之后的报纸也没有任何跟踪报导。

在战争年代,一次爆炸恐怕并不会引起大众特别的关注。黄笛远很清楚,应该是飞碟从高空垂直着插进小河里,如果一把巨大的电锯一般,劈开河底,钻入深深的地下,河水和淤泥则立刻就掩盖了这个秘密。这时候黄笛远莫名其妙出现在脑子里的却是加州电锯狂人的镜头,想想看直径二十米,那该是多大一把高速圆锯啊。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晚,德国人正气势汹汹刮着台风直扑莫斯科城下,红场一时也岌岌可危,整个欧洲几乎都落入了阿道夫希特勒的口袋。而山本五十六的机动舰队已经离开码头整整两天了,他们的目标是珍珠港,太平洋战争一触即发。那些日子值得关注的大事太多太多了,没人在乎这天晚上在上海一条小河浜里的发生的爆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