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后防撞钢梁重要么?某些日系车表现似乎.... -- 清水

共:💬111 🌺1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是吗?

那下次我开个M1A1,车神兄台开个雅阁什么的,咱俩都以60KM/H的速度开向对方,兄台还敢说自己的车吸能自己还有活命的机会吗?如果车子的驾驶室因为吸能而变形挤压成老鼠笼子那么大,乘员还有什么机会去跟别人忽悠车架软吸能的所谓好处呢!

我不是抬杠,实现生活中老百姓不可能开个坦克上街。但在两车的相撞的事故中,我想没必要要求自己的车跟坦克一样结实,只要比对方的车子结实,最好车重再比对方重些,那就赢了。到时候让对方的车子吸能变形去吧,那个倒霉孩子在驾驶室里挤成肉饼我也不管,就让他们家属听听车神兄的解释就得。如果车驾软是为了吸能的话,那我们干脆用塑料做车身算了,那不是更吸能嘛。

动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并且可以用

动量 = 质量 * 速度

动量 = 力 * 时间 (力 = 运量/时间)

来表示。质量是标量,速度是矢量,所以动量也是矢量,简单的说就是动量是有正负的。如果两车以相同速度头对头相撞,它们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动量也互为正负,这时决定两车动量绝对值大小的就是两车的质量了,质量大(在地球跟火星上可以理解为车身重的)动量绝对值大。又因为动量守衡,这两台车所构成的系统中的总动量是由质量大的那台车决定的。也就是说在两车发生碰撞后质量小的车会被顶的向自己原来相反的方向运动。大车则继续按原来的方向运动,只不过运动速度的绝对值要比原来小。假设两车内的驾驶员的体重(质量)一样,这样在相同时间内小车的司机要承受比大车司机更大的力。

假设有一车A(车重1900Kg)以50KM/H的速度向东行驶,另一车b(车重900KG)以50KM/H的速度向西行驶,以向东方向为正向。并有两车司机体重均为100Kg。两车相撞在1s内结束。那我们可以来计算一下整个碰撞过程两车的动量和受力情况:(假设双方都没有踩刹车或油门)

相撞前:

车A有: 动量A = 质量 * 速度 = (1900+100)*50 = 100,000

车B有: 动量B = 质量 * 速度 = (900+100)*(-50) = -50,000

总系统:动量总= 动量A + 动量B = 100,000-50,000 = 50,000

相撞后:(这里假设车b因为吸能而变形,没有被弹开,车A顶着车B)

碰撞后两车速度 = 动量总 / 系统质量 = 50,000/(900+100+1900+100) = 16.6KM/H (向东,即车A原来的方向)

车B司机在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为

动量变化司机B = 100KG * (-50-16.6)km/h = 6660 KgKm/h

车A司机在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为

动量变化司机A = 100KG * (50-16.6)km/h = 3330 KgKm/h

假设碰撞在1秒内完成,则司机A和B在1秒的内力情况分别为:

受力A = 动量变化司机A/碰撞时间 = 3330/1s = 3330单位(这个单位不是牛顿,因为我的速度是用km/h表示的) = 3330*1000/3600牛顿 = 925牛顿

受力B = 动量变化司机B/碰撞时间 = 6660/1s = 6660单位 = 3330*1000/3600牛顿=1,850牛顿

可见为了完成碰撞过程,小车司机b(倒霉的是他的车身还比较软会变形)要承受比大车司机A多一倍的冲击力,而且还会挤成肉饼。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还能推导出,在碰撞过程中,自己车身越重的一方,碰撞后速度变化的量越小,也就是单位质量在单位时间内受到的冲击力越小,乘员就越安全(因为整个系统动量的巨大变化被自己较重的车身消耗了,平摊到自己身体上的量并不多)。

当然车身软,车重轻的车在一种情况下是有优势的:撞墙!

车型变形后会更多吸收总系统的动量(因为墙是没有速度的,也就是没有动量,整个系统的运量全部来自汽车)。而车身硬的车会把撞墙产生的大部分冲击力传递给司机,车身反倒没吸收多少。

跑题了,打住! 我们再回到那个防撞梁的问题上来,这里我的意思并不是防撞梁越粗越好,就一切OK万事大吉了。防撞梁只是车身构件中的一个部分,只能在一定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通过防撞梁的情况我们能够了解汽车厂家的对消费者的态度。如果厂家在造车时关心消费者的安全的话,防撞梁上自然不敢马虎。大学时经常帮同学去科技市场攒电脑,在选主板的时间就特别留意主板说明书的质量。如果一本说明书厚厚的,用的是高档铜版纸,而且内容事无巨细,那么八成这个牌子的主板也不会太差。反之,如果说明书稀稀拉拉几页纸,而且内容含糊不清,那主板也多半是杂牌货。当然说明书的好坏跟主板性能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决定主板好坏的是它的电路布线,电容用料什么的,说明书印刷的再精美也没法让主板的速度上一个档次。但如果电脑厂家如果在说明书上都很用功,那么CPU供电、前端总线滤波做的也不会差。一台车如果防撞梁等安全部件上做的马马虎虎,我只能说这个厂家的做事态度有问题,跟技术没有关系。什么吸能不吸能只是开脱责任的说辞,因为安全部件在平时汽车运行时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只有在万一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部分厂家就是抱着“要么不撞车,要么就撞死了不会有人来追究”的龌龊心态来造车的。

通宝推:九三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