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资料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三大战役-资料汇总(添加中) -- pxpxpx

共:💬4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资料贴】再战(1):落地生根

在与中粮签定了协议之后,虽然可口可乐的产品终于打进了中国市场,但是,在整个80年代的中早期,它面临着缺乏品牌运营资源和利润的低迷的困境,同时还面对着来自于其他方面的挑战。

其中之一是政治气候。

80年代初,国内的政治气候多变,北京更是万分敏感。原本,通过中粮的努力,在82年初的时候,商业部已经同意中粮北京厂将供应旅游饭店后剩余的可口可乐交由北京糖业烟酒公司系统,在北京投放市场内销。

可口可乐公司为了打品牌,决定趁热打铁,在西单搞促销,结果弄巧成拙。因为当时正是两会其间,热闹新奇的促销被代表反映到了会议上,结果高层(一说是陈云)发话:

可口可乐只准卖给外国人,一瓶也不准卖给中国人。

其他中央领导也都先后圈阅。中粮的主管外经贸部根据批示,通知北京停止内销,这个禁销令是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的,不能说不严重。

其实后果还不仅于此。

受此影响,可口可乐在当时的特区深圳建厂的计划也泡了汤,虽然最后落户在广州,但是没有了特区的优惠政策,使可口可乐参股的尝试再次受挫。

而在当时,可口可乐的老冤家百事可乐已经于一年前在深圳特区建厂,并且借助特区的优惠政策,取得了该厂49%的股份!另外,深圳百事20%的产品是可以在特区内销售的。

这就引出另外一个话题,也就是来自百事可乐的挑战。

百事可乐进入中国看似比可口可乐要晚一些,但是百事在深圳的厂子投产只比可口可乐的北京厂晚上一年左右。而且,从政治层面上,当时的中国政府对饮料这一块的引进外资还是有一些计划的。

2006年,百事的元老简道尔在深圳庆祝百事进入中国25年时讲:

我是1975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如今回顾百事在中国的起步,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邓小平。当时我们的对手希望独家在中国销售饮料,正是邓小平本人作出的决定,让各个省自己来决定和选择,我们就和当时的深圳政府达成了协议,在深圳有了我们中国的第一个公司,所有这一切都要感谢邓小平!

"我们的对手"就是可口可乐无疑了。

所以,面对众多的挑战,尤其是上面列举的两个,可见可口可乐在当时的困境。

不过,面对困境,可口可乐也显示出了非凡的适应能力。

先是依赖中粮的人脉,将恢复内销的请求通过陈慕华递到了万里那里,并得到了万里的支持,随后又得到了赵紫阳的批示,内销终于名正言顺。

其实当时在国内销售的外国商品不在少数,以家电为例,当时日本的三洋就已经进入了中国(79年),记得为了看公审四人帮,当时很多单位,甚至家庭,都添置了这个牌子的电视机。

同样是外国货,三洋和百事都没有遇到与可口可乐相似的政治压力。可见当时中国的政治氛围还是比较难以琢磨的。

风波之后,可口可乐更加谨慎,也更加努力的向自己的目标前进,这个目标就是:

落地生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