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唯物主义的批判——拒斥所谓的【不言自明】 -- 涉雪之狐

共:💬93 🌺2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反倒是这段我更容易理解

因为我们是在讨论一个实例,而不是很多词汇。

为什么我会把——T1,W10,T98,C13,X29——这五个完全不同质的信号,且编号完全没有规律的信号,列为一个可能的【信号簇发射之源】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信号投射】?——即凭什么认为——在我识海里所接收到庞大信号潮中,是——这——五个信号,源于一个确定的外部的可能对象?

而不是把其他编号的五个的信号列为那个信号发射源的信号?

我理解的是,你在说一个信号处理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怎么能在一大堆信息中筛选出彼此关联的、并且是我们感兴趣的那些,然后进行分类,最终找到并区分不同的信号源。这靠什么呢?我认为,靠两点:经验和大脑的运算能力。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试图让计算机能做这项工作,就是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等等。可惜的是,现代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似乎在应付这样的工作上,还很力不从心。信号处理的精度取决于信息的量(我想不出别的词了),就是说处理的同类型信号越多,筛选出信号源的可能性和准确性就越高。换句话说,当我们不断处理I这个合集在不同时刻的样本,会发现其中有个子集T1,W10,T98,C13,X29带有某种关联,并且是稳定存在的。通过对I进行各种偏微分计算,理论上可以解出T1,W10,T98,C13,X29这个特解来。如果一只猫在眼前一闪而过,确实有可能是“认知”不出来的。而即使一只猫站在面前,如果不做细致解剖的话,又如何确定这不会只是一个做的很精巧的玩偶?当然,我们事先要给出猫和玩偶猫的信号集合特征。

我会说,不需要设想历史上的第一个人类,我可以这样说——设想刚生下来的婴儿,他感知的外部,会是清晰的分化出——猫,桌子,人等等等等的东西吗?

这点我不赞同。第一个见到猫的人,和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是不同的。虽然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没有见过猫。但是一个没见过猫的人,我们默认他有一般人类的分辨能力和处理、学习能力。他的视力能大到一秒的分辨率,色觉能达到32位真彩,听觉能分辨20-20kHz,等等。而婴儿是不行的。婴儿感知中的“混沌”与成人的“未知”不是一个概念。这就是生物学家为什么能不断发现新的物种。而一个婴儿根本就无法分辨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别。

我说“第一个人类看到了猫”只是一种表述的方便。我定义的“猫”只是T1,W10,T98,C13,X29这个子集的信号源。至于你谈到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信号集合I会作出不同的描述,这点我当然认可。但是对我来说,这只不过说明不同的人对I的处理兴趣点不同而导致了输出结果不同。

一幅图画所画的内容,在一个人眼里,他可能看成两张彼此相对的脸,在另一个人眼里,他可能看成一个古代的瓶子轮廓

这我相信。但是这里面有意义的问题是,当这两个人互相描述了自己的输出结果后,他们是否也能通过自己的运算得到对方的结果?如果可以,那么无疑说明有个外部的客观存在了。另一个可能就是,不同人的意识幻觉是一样的。

马赫的观点恐怕是一个谨慎的躲闪而已。否则的话,我会问他,什么是“经验”?什么又是“感觉”?“感觉”是否需要对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