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李光耀的回忆录(1965-2000) -- GWA

共:💬122 🌺20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都在说新加坡,也谈谈自己的印象。

其实自己对这个小岛还是有点评论的资格的。98年就过去了,总共在那里待了三年多。是跟NCS,先在东林路上的MOE,后到IRAS,都是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对其效率与工作态度还是很欣赏的。

不少人谈起新加坡,都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将其与中国相比,二是总认为它应该与香港台湾一样对中国有好感。但首先必须认识到那是个国家,二是那是个很小的城市国家。

弄清这两点就容易理解新加坡现在的行为了。新加坡不可能与中国相比,在中国,能找到容得下新加坡整个小岛的湖泊有的是。所以要比也只能跟香港比。

与港岛比,老李至少在两点上吃亏。一是安全,二是资源。按老李的话说,新加坡是马来海洋里的一个小红点。它总共三百万人口,周围都是马来人,回教,并且与马来西亚的关系并不好,不然也不可能有新加坡这个国家了。所以每年的近百亿美元的军费,和所有15岁以上的男性强制服役,这些人财物力开支,香港都省下了。在土鳖的怀中,那个敢明抢?至于资源,那小岛上连淡水都没有,相比之下,香港的基本生活资源连在文革时都保证供应。

但老李硬是将这个小红点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所以就其能力来说,还是很佩服他的。看看其自传,虽然有些吹,但基本的事实还是不错的,当年新马分家后,老李哭得死去活来。的确,在一个连谈水供应都不能解决的小岛上如何生存下来,还要发展下去,谁能给指条路?

当时一没技术,二没人力,三没资源,老李问了洋人,洋人给指点条路,就是出口加工业,当年是学荷兰的吧。就靠这些,老李将新加坡不仅仅带出了生存危机,也走上了发展之路,到90年,人均收入在亚洲是仅次于日本的,比香港高;花园城市的名字也不是虚的。更比香港做得出色的是一,居者有其屋,组屋政策保证了80%的人口能买得起房;二发展利益共享,谈马锡是老李的儿媳何晶一手掌握,但是上上市公司,坡人能进行投资,并且如果是用自己的共积金投资,还有优惠。这两点无论是香港还是今天的中国,都是无法比拟的。住房政策就不说了,新加坡80年代就做到了居者有其屋,香港回归后也没做到。至于发展利益共享,谈马锡相当于土鳖的国资委,但国资委是不上市的,所以人家一年五千亿的收益,当家作主的国人是一分钱都分不到的。

新加坡国内虽然反对党唱,Pay and Pay (PAP), Why to pay (WTP), No to pay(NTP), 但坡人对老李的政府还算是满意的。而我们说人家是家天下,但老李可是将新加坡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发展,因为发展失败了,他就没立足之地了。而我们今天的政府官员,多数都是只想眼前,不管今后的搞GDP。

再谈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

虽然两国都是同种文化,生活习惯也相近,但在马来海洋中,小红点也是不好当的。说白了,就是要抱大国的大腿。

抱中国的大腿吗?看看中国98年在印尼反华事件中,令所有华人都寒心的表现。美国派军舰,澳大利亚也派军舰,而中国却没有。虽说我们的借口说不干涉内政,自己能力有限,但你如果是老李,你愿意抱中国大腿?出了事,岂不是鸡飞蛋打了?所以只能抱美国人的大腿,谁让人家的腿粗,人家的拳头硬。

但老李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所以在软件上尽量与大陆接轨,一是简化字,二是普通话。虽说联合早报上的错别字都懒得捉了,但在世界上除了大陆,能做到这两点的,就是新加坡了。

无论老李,小李现在怎么想,新加坡早晚会抱中国大腿,这是迟早的事。但首先条件是我们的海军能每月定期在马六甲巡逻,无论是以什么名义,但必须在那里出现。而今天土鳖海军连南海都没有搞定,更不用说马六甲了。如果真到那时候,樟宜海军基地也必定会向中国海军开放的,并且新加坡就可能是中国的第四个特别行政区,而且中国共产党工委的牌子也会直接挂出来,而这牌子至今在港澳都不敢挂。而新加坡的未来,应该会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向西方渗透的一个桥梁。有些中国不方便出面的事,可以让它做,不方便说的话,可以让它说。它有能力也必然会做到这一点。

而要做到这一点,对手根本不是新加坡,而是美国,马六甲是美国人必须控制的全球16个要点之一。说白了,土鳖今天的大腿没他们粗,拳头没他们硬。所以我觉得对象新加坡之类的小岛,还是应该以大国眼光,宽容一些,根本没必要与他们过多计较,只要自己发展,早晚是你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