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运动与科研:前言 -- 打造顶顶

共:💬519 🌺817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运动与科研(4)低学历人才的贡献

 记得有次跟一个教授聊天,说起高数的难学,让他给点决窍。他辅导了我一下,然后跟我说到他以前曾经教过工人短训班,只用一年就把工人变成了技术员,可 以开始搞设计了。其中有个家伙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个劳模,初中都没毕业,硬是要挤进来。本来培训班要求高中以上,可因为他是劳模,不敢赶走,所以 教 授只能硬着头皮教。但是毕竟基础差太多了,这位劳模实在不能理解,世界上为什么还会有导数这个东西,两个月后,开始教到积分,可劳模还是对导数的概念无法 理解。后来教授只得从数学和力学里总结了一堆公式让他硬背。培训班结束的时候,按要求每个学员都要设计一个小机械,这个劳模凭借自己深厚的机加工底子,用那堆公式硬套居然能把自己的设计完成了,最后所有学员的机械拿一块试用,劳模的成果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后来,短训班的学员有很多人成了高级设计师,因为他们已经 掌握了初级的高数和力学,如果以后工作需要更进一步学习,就可以凭借原先的基础快速地自学充电。

我们那个小厂就和北京理工大学,那时还叫北京工学院联合办了一个班,那时候,有个中年教师,风尘仆仆带着几个学生来我们厂实习,一方面搞科 研,一方面就像做好人好事那样,为我们这个大集体性质的小工厂办工人大学。

当时的夜校和扫盲班一样,工厂的工人去 读不用花钱,我就报了机械制图和高等数学,一个星期上两晚上的课。

叶兆言 想上大学的日子 http://www.youth.cug.edu.cn/xtw2007/news_show.asp?newsid=1228&ClassID=61

教授告诉我,其实大学里学的高数只有一小半经常用,剩下的大多数人一般不会用到。确实是这样,我出来混了几年,顶多也就用一下二重积分,绝大部分东 西用高中以下的数学就解决了。我在珠三角看到很多技术高的 师傅,没有经 过多少正规的培训,可他们比大学生都好用。有些尺寸大学生需要用微积分算,还老弄错,那帮师傅用经验估算一下就行,精度还蛮高。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科研项目,其中大部分工作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而需要高强的动手能力,如果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能够充分地吸收擅长手工操作的基 层工人来干,将能大量节省高级人才的时间。萨苏在计算机研制故事里提到一个穿磁芯的案例:一位女工程师速度是别人的几倍,大家都很惊讶,后来才知道人家本 行是搞魔术的。由此推之,如果能够在穿磁芯前申请到一批纺织女工来帮忙,能加快多少速度,推而广之,如果在整个计算机研制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工人,能加快多 少速度,能节约多少人力物力?国家又能早多少时间拿到计算机?

一个国家里的高智商人才分布是随机的,对高智商人才的培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因为农村人占了大部分,所以高智商人才也大部分在农村, 如果有办法把农村的人才发掘出来,能让他们对国家作出很大的贡献。现有教育制度是不行的,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尤其是英语,很多老师连音标都 读不准;而且我还听到很多农村学生抱怨,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参加高考。在这种环境下,农村人才被大量埋没,恐怕现在的知识分子平均智商不如以前的高。而冬天时代的平民教育,发掘了大批农村人才,现在很多人才还在发挥着重大作用。

今天,学历这道槛,绊倒了无数人才。考试内容往往不能反映工作的要求,所以说考试和做事是不一样的才能。考试好的人才做事不一定好,做事好的人才,往往因为工作忙,或者某门功课没过关(往往是英语)而落榜,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失去了搞科研的机会。熊猫烧香的作者,就是因为学历低找不到好工作,只好在 体制外想办法,结果进了监狱。

  另外,现在很多人看不起冬天时代末期培养的工农大学生。其实现在的科技部长万钢就是工农大学生,他的成就得到国内外的承认,80年代培养的大学生没几个能赶的上。

工农学生劣势在于基础较差,这是必须承认的。很多人由于工作的关系没法在考大学前充分准备,导致考不出好成绩,在以后的学习中,很多人没能跟上课程。但是,经过上山下乡锻炼过的青年,往往意志比较坚强,而科研的过程要求研究员具备坚强的意志,意志坚强的人搞科研,往往更容易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另外,工农学生在入学前都经过了重重挑选,挑选过程中对政治面貌的要求很高,这样选出来的学生,对国家和人民有很深厚的感情,他们在工作中可以更容易地与群众打成一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工农学生虽然普遍学习成绩不好(这是与80年代初的大学生的比较结果,与今天的大学生比,工农学生还是很有优势的),但也有一部分人通过努力把大学知识掌握了,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这部分人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http://news.qq.com/a/20070521/002120.htm

万钢:实际上我没有想到站到领导者的位子上。因为我也出身低微,下过乡,到过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过很长时间, 我的很多的东西实际来于我自己的教育背景,正因为这种多宽多方位的更换角色,使我更加学会了从各个角度上的换位思维。所以我在当校长以后,给我最大的我第 一个就想的就是到底社会对大学需要什么东西,这是我深层次的想法,也正因为是这些想法促进了我们的规划。

  

另外卫生部长陈竺也有着和万钢相似的经历,农村当知青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锻炼。

  

  下段文字来自老田。

“毛泽东时代的农业科技研究体制,回想起来很让人吃惊,除非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否则,在那样的体制下,各种突破机会肯定会被迅速把握到。一切自然界存在 的 生物资源,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都被全国性的科研人员和农民合作,象‘篦子’一样进行密集梳理发掘,这样的研究过程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大量的样本试 验,而且由于广收并蓄各种种子资源进行杂交,几乎不可能遗漏任何成功机会,杂交水稻就是这样才被发明出来的。如果放在今天‘画地为牢、各自单干’的科研个 体户体制中间,杂交水稻育种过程中间数量如此巨大的试验样本,搁在任何一个研究机构身上恐怕几百年都不一定能够完成,至于跨省区乃至跨国寻找成千上万种水 稻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和样本培植,则几近天方夜谭。今天回想,杂交水稻的育种突破,有且只有当时的中国才具备成功条件,美国的科研机构的钱再多,也一样对付 不了此种‘高度劳动密集型’的研究项目。”——在如今“科学的春天”还能重复类似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研究项目吗?如果不能,那么需要类似研究规模方式才能出 成果的科研项目命运将会如何?”

  萨苏说过一句话:中国的科研成果有一半是中国科学院做出来的。这话过了,夸大了科学院的作用。应该说,科学院参与(或领导)了中国一半的科研活动,底层劳动者的贡献要比科学院的专家大的多。

 至此,我可以回答木尔网友的质疑,那十年的讲师确实是少了,可学历低的优秀人才多了,可悲的是,这些人才因为学历低,被高学历者斯文地同时又无情地打压下去,然后,tg的宣传机构开始悲叹:人才断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