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大刀队刀法来源 -- 千人斩

共:💬17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大刀队刀法来源

马明达考证认为,我国古代传去日本的双手剑刀法,经过了日本武士们的充实提高,又在明代带着东瀛风貌回到我国,这就是大刀队刀法的来源.

清代末年,河北盐山县武术家黄林彪得双手刀法于天津纪氏,黄视为珍秘,只传给大弟子张玉山及晚年所收弟子马凤图。张玉山一支后继无人。马传给二弟英图及长子广达等。1925年前后,马凤图在张家口察哈尔都统府任参议时,曾应张之江将军之嘱,将部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简便易学的“破锋八刀”,作为西北军大刀教材实行推广。晚年,指导我对双手刀法诸问题进行研究,以探幽发微,正本清源,使双手刀法正脉得以传存。这就是我一直从事双手刀源流及其刀法精义研究的由来。约略与黄林彪先生同时,有吴桥桑园谢德恒兄弟以阴手枪、持枪?〖八?手刀法驰名京南,三种器械都是武林珍秘,足见谢氏得艺之精,识见之高。得谢氏之传者为静海县独流镇刘玉春,还有任相荣等。刘玉春字春霖,出身殷实之家,世代习武。他强健多力,又善能纵跃,勇捷善斗。民国十年前后,曹锟在保定练兵,为眩耀所谓“尚武精神”,特在军中设“武术营”,聘刘玉春、任相荣充任教习,传授双手刀法,当时称双手刀为“苗刀”,故又称武术营为“苗刀营”。入苗刀营者多是河北省沧州一带喜好武术的年轻人。得任相荣之传者,主要是在苗刀营任教官的沧州佟仲义先生;得刘玉春之传者较多,有郭长生、萧福善、赵世奎、石青山、丁超勇、孙玉铭、张凤梧、陈凤岐等,多是苗刀营的士兵和下级军官。

双手刀法为什会改称为“苗刀”,这是一个令人百思不解之谜。考之明清史籍,确有“苗刀”这个名称,如屈大均就提到过“有苗刀,其纹以九??为上,轻便断牛。”(82)但,那是指西南少数民族苗族所锻造的刀,不是指一种刀法,更与日本刀法风马牛不相涉。所以,先父马凤图认为改称苗刀并不早,应该就在曹锟设置苗刀营时期。当时很可能是出自对日本刀的忌讳,也会考虑到如沿用程宗猷、吴殳的“单刀”,又容易与一般的单刀混淆,于是便改了名字。然而不能不说这一字之改很不高明,十之八九出自某位浅人。武人往往不学,晚近以来传统武术术语多有被妄改者,如改“闪赚腾挪”为“闪展(或作‘战’)腾挪”之类,例不胜举,“苗刀”之改当属此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