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偷袭珍珠港前365 天 -- foundera

共:💬20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一 日本列岛上狂热的日日夜夜

十一日本列岛上狂热的日日夜夜

联合舰队的最后一次碰头会

十一月四日至六日,机动部队根据夏威夷作战实施计划进行了特别演

习。这是一次实战演习。机动部队飞行队从二百五十海里外的航空母舰的飞

行甲板上起飞,向停泊在佐伯湾内的联合舰队的主力部队(假想为美国太平

洋舰队)发起进攻。六日,由于气候恶劣而无法对停泊的舰艇进行攻击,故

把攻击目标改为佐伯航空基地。观看了这次演习训练的联合舰队参谋长字垣

少将在其日记《战藻录》中写道:

“今晨,海上适逢弥天大雾,参加特别演习训练的乙军飞机对佐伯基地

进行了猛烈的空袭。技术颇为熟练,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巨大成

功。”

这次训练,研究训练了许多飞行队同时进行协同攻击的战术,以及第二

批攻击队迅速起飞的准备等战术。所以这次训练既为制订夏威夷作战计划提

供资料,又为进行夏威夷作战作好一切实战训练。

当时在作战准备方面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在夏威夷作战时用飞机向浅水

施放鱼雷的问题。

前面曾谈到过,一九四○年十一月英国航空母舰的飞机成功地袭击了停

泊在塔兰托军港内的意大利舰队。于是,在这一战果的刺激下,日本海军于

一九四一年春开始对下沉度为十二米的浅水鱼雷进行了研究。

一九四一年七月,装有特殊的稳定尾鳍的鱼雷终于改制成功,经过施放

鉴定,性能超过了预期的效果。于是就研究施放这种鱼雷的方法。到了十月

份,由于研制工作首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预计鱼雷若装上稳定尾鳍,

就能向水深十二米(珍珠港的水深度)的浅海中施放,因此,接着就将这种

飞机施放的鱼雷作为特急项目,向长崎三菱兵工厂订货制造。这样,第一航

空舰队到十月三十日总算收到了五至十枚这种改制鱼雷,并从这天起直到十

一月四日,一边听讲解,一边着手进行施放训练。

与美国海军的预料相反,这种鱼雷在水深只有十二米的珍珠港内使用

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十一月十日,正式命令下列五名士官和五名下士官为特种潜艇官兵,并

决定分乘在下列五艘特种潜艇上:

伊二二潜艇:大尉岩佐直治上士佐佐木音吉

伊一六潜艇:中尉横山正治中士上田定

伊一八潜艇:中尉古野繁实上士横山薰范

伊二○潜艇, 少尉广尾彰中士片山义椎

伊二四潜艇:少尉酒卷和男中士稻垣清

另外,松尾敬字中尉则以副指挥官的身分乘坐伊二二潜艇;为了维修和

保养恃种潜艇,这五艘潜逛各配备两名下士官。

十三日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联合舰队在山口县岩国航空队举行了最后

一次碰头会。除了南遣舰队外,各舰队的司令长官、参谋长、首席参谋都出

席参加。

会上,山本司令长官首先发言,他以最高指挥官身分作了感人肺腑的训

话,表明了自己亲临战场的决心。他说:“但愿全军将士与本人同生共死。”

然而,山本在“但是”后面又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正在华盛顿进行

的同美国的谈判达成协议的话,那么在调日(即十二月八日那天开战之日)

前一天的凌晨一时以前,将命令撤回业已出动的部队。部队接到这个命令,

必须立即掉头返回驻地”。

接着,就有两、三位指挥官提出意见说:事实上,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

要求。山本听到这种意见后立即严厉他说:“养兵千日,为的正是维护和平。

如果有哪个指挥官认为接到上述命令后不能立即返回,那从现在起就禁止其

出航,请他立即提出辞呈。”

顿时,在座的全体与会者面面相觑,一言不发。联合舰队参谋长字垣在

日记中这样写道:

十一月十三日星期四雨后转晴山本司令长官的发言真是妙不可言。这是

一位最高指挥官行将出师前的心理写照。接着,他还对参谋长的说明作了补

充,并提出了各种注意事项。

午餐备有美酒佳肴,十分丰盛。席间大家祝愿武运长久。下午一时,冒

雨在门口摄影留念。随后,备舰队长官和参谋长都提笔写下自己的希望和决

心,这是一件很好的纪念品。二时半左右,继续由我作了说明,然后就让南

方部队召开碰头会。会议至六时结束。接着,大家分别登上汽车前往岩国深

川饭店,在那里设宴招待参加碰头会的与会者。⋯⋯

在深川饭店的告别宴会上,由于时间关系,第一航空舰队的南云长官和

草鹿参谋长提前退席。当他们离席时,在座的各舰队长官和参谋人员都以目

相送,暗暗祝愿他们在珍珠港作战中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字垣紧紧握住草鹿的手小声他说:

“拜托你了,请好好干吧!”

字垣的声音虽小,但使草鹿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十一月五日清晨,来栖大使搭乘开往横须贺的头班电气火车离开东京,

七日在香港又转乘快速飞机途经马尼拉、关岛、威克岛、中途岛(因飞机发

生故障,在此停留了一下)、夏威夷、旧金山、纽约,于十五日抵达华盛顿。

就在这一天,驻檀香山总领事喜多接到了一份东京于十五日拍出的电

报。电报说:

“由于日美关系显著恶化,你可以不定期地报告港内舰艇的停泊情况,

但这报告每周要送来两次。我们想,你当然会注意到这一点的,但还是希望

你特别注意保密⋯⋯”

吉川看到这份电报时感到不知所措。如果为了保密,那最好不拍电报。

虽然东京说报告可不定期地送去,但还是要求每周报送两次。吉川思忖着:

“他妈的!要是我被抓住,不就完了吗!?”但他还是壮着胆子侦察了珍珠

港的情况,为此,吉川干脆住宿在一家开设在阿勒瓦高地上的海滨酒馆春潮

楼(现改名为“夏季之家”)内,夜以继日地从酒馆的窗缝里刺探美国太平

洋舰队的动静。

十七日早晨七时,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驶出岩国口,于下午一时四

十分驶抵佐伯湾。下午三时多,山本司令长官为了向即将出击珍珠港的机动

部队将士们进行鼓励和告别,访问了机动部队旗舰“赤城号”。

山本向列队站在“赤城号”甲板上的各级指挥官、参谋人员和飞行员们

作了如下的训话:

“如果不得已开战的话,那么这次行动就是要在开战之初进攻远在珍珠

港方面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这次作战的成败将决定我国今后整个作战

的命运。

“本来,这次作战要在排除一切困难和出敌不意的情况下进行,而作战

计划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制订出来的。但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将军

是一个卓有远见的有识之上,他非常小心谨慎。因此,可以猜想得出,他对

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态早已采取周密的戒备措施。各位将士务必作好充分的思

想准备,要想到这次作战将是一场硬仗,切勿掉以轻心。”

站在山本身旁聆听上述训话的字垣,在日记中写下了当时的感想。他写

道:

“山本司令长官的讲话甚为殷切,真是主将之言,感人肺腑。虽然将士

们的脸上露出某种吃惊的神色,但看来一般都很沉着,大家都已下定决心,

尽忠报国。尽管不能不预想到此举将会有若干牺牲,但愿神明保佑,将能达

到其目的。”

山本司令长官训话结束后,突然移步走到飞行队长的队列前面,同攻击

珍珠港的机队指挥官渊田中佐握手,两人都一言不发。山本以一种表示完全

信赖的眼神凝视着渊田,而渊田则以一种充满必胜信心的眼神表示了回答。

这时,特种潜艇的特别攻击队的干部们正在吴军港水交社(海军士官俱乐部)

的一问房间里聚精会神地举行明天出击前的最后一次碰头会。山本司令长官

派遣有马参谋出席了这次碰头会。有马再次向特别攻击队指挥官佐佐木半九

大佐传达了山本司令长官的意向:“特种潜艇不必强行进入珍珠港内。总之,

希在营救特种潜艇士兵方面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特种潜艇的指挥官们当

时写下了如下决心书,委托有马参谋转交给山本司令长官:

尽忠报国。海军大尉岩佐直治至诚。海军中尉松尾敬字断然行之,虽鬼

神亦避之。海军中尉横山正治沉着、勇敢、果断。海军中尉古野繁实七生报

国。海军少尉广尾彰细心大胆。海军少尉酒卷和男昭和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夜于吴军港水交社松尾中尉虽然强烈希望作为特种潜艇的士官参加攻击珍珠

港的战斗,但他随“大洋丸”客轮去珍珠港侦察后,于十一月十七日赶回吴

港时,潜逛官兵名单已经决定,而且潜艇于第二天就要出港,所以,松尾只

担任了伊二二潜艇的副指挥官,即在正式潜艇官兵发生什么情况后的一种预

备职务。顺便提一下,松尾中尉于第二年,即一九四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在驾

驶特种潜艇进攻澳大利亚悉尼的战斗中阵亡。

暗语电报“攀登富士山”

野村大使在十一月十四日拍给东乡外相的电报中指出:“我相信在世界

形势明朗化以前再忍耐一、两个月,乃是上策”,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慎重态

度;然他收到东乡外相的回电,却说日本政府的看法是“日美谈判达成协议

的日期业已决定,不能再更改”。由于这样,野村大使又陷入了新的困境。

野村的苦衷不管是否有人知晓,反正在十一月十五日,大本营陆军部已

经下达了“攻占南方重要地区的命令”。而且东京外务省也于同一天向日本

驻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瑞士、土耳其、曼谷、河内的大使馆拍出

电报,通知它们在万一发生事态的情况下就销毁密码机的顺序和详细方法作

了指示。这份电报,美国方面直到十一月二十五日才破译,美国方面从中领

悟了日本直言不讳的暗示:“万一的事态即将发生”。

十一月二十日,野村大使根据东乡外相的训令,向赫尔国务卿提交了十

一月五日御前会议通过的“对美谈判最后方案”,即《乙案》。这个方案的

内容几天前就从东京用电报拍来了。由于它是一个英文文本,因此美国破译

日本外交电报的机关,就不必再去为那种经常伤脑筋的日语泽成英语的事而

操心了。何况赫尔不仅早已知道了该方案的内容,而且还从被美国破译的东

京十一月十九日的电报中,已经获悉日本政府将这个方案视为“最后方案”,

“如果美国不接受这一方案,谈判就只得破裂”。

就在野村向美国方面提交“最后方案”那一天,即东京时间十一月十九

日,特别攻击队的五艘潜艇,在其甲板上各运载着一艘特种潜艇,沿着四国

和九州之间的丰后水道南下,向着珍珠港外面的指定地点东进而去。

另外,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为了隐匿其意图起见,错开各队舰艇的出

发日期向着集结地点――单冠湾进发。航空母舰“加贺号”收到了好不容易

才赶制出来的浅水鱼雷后,就于十七日驶出佐世保港。航空母舰“赤城号”

于十八日上午九时、第二航空战队的“苍龙号”和“飞龙号”于十八日中午、

第八战队的巡洋舰“利根号”和“筑摩号”于十八日下午二时,分别驶离佐

伯湾。第五航空战队的“翔鹤号”和“瑞鹤号”也于十九日凌晨零时从别府

起航。十八日傍晚从馆山湾出发的战列舰“比睿号”和十七日从佐世保港出

发的战列舰“雾岛号”也在东京湾外面会合后一起向着单冠湾驶去。

十九日上午九时十五分,东进在暖流滚滚的伊势湾洋面上的航空母舰“苍

龙号”和“飞龙号”的舰上人员列队站在飞行甲板上向伊势神宫遥拜,祈祷

武运长久。当天傍晚驶过东京湾洋面时,秋雨下个不停,大家又冒雨向皇宫

遥拜,从心底里向天皇告别。

正当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舰艇三三两两地向着单冠湾集结的时候,军

令部第一部部长福留少将于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四时来到了抛锚在广岛湾柱

岛停泊地区的“长门号”旗舰,向联合舰队司令部面交了将于二十一日下达

的《大海令》和《大海指》。

大海令第五号

兹奉敕命令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一、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应命令必要部队,为进行作战及时向待命的海面

进发,

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于进行作战准备过程中若遇到美国、英国或荷兰

军队之挑衅,得行使武力进行自卫;

三、有关具体事项,听候军令部总长指示。

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大海指第七号

兹指示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一、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应命令必要部队进入作战海面,与此同时,并应

命令你部按照开战之初的部署开始行动;

二、根据《大海令第五号》行使武力之情况限于:美、英、荷之海军部

队侵入我领海进行侦察活动,以及敌舰采取积极行动接近我领海附近地区进

行活动使我遭受危险之时。

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山本司令长官根据上述指示于二十一日凌晨零时用电报下达了《联合舰

队作战电令第五号》,该电报命令的暗语是“攀登富士山”(指第二开战准

备)。根据这一电报命令,机动部队决定按预定计划于十一月二十六日从单

冠湾出击,开始向夏威夷远征。但是,这份电报仍然附有一个条件,即“根

据形势变化,或者日美谈判获得成功的话,作战部队须立即集中返回驻地”。

另外,正好在野村向赫尔递交《乙案》的时候,东京又给各驻外使馆拍

发了所谓“风向暗号”的电报(美国方面于二十八

日破译)。这份电报说:万一不能使用国际通讯机构时,可收听东京电

台每天通过短波频率以日语向海外广播的“天气预报”。

这种“天气预报”的不同暗语,意味着日本同美国、英国、苏联有断绝

外交关系的危险。例如:

一、暗语“东风,有雨”,指日美关系发生危险;

二、暗语“西风,晴”,指日英关系发生危险;

三、暗语“北风,阴”,指日苏关系发生危险。

从那以后,美国的监听机构就受命严加注意收听这种“天气预报”。不,

不仅美国方面注意收听,就连本人工作所在地――华盛顿日本海军武官处里

的收听人员也都全神贯注地守候在收音机旁,惟恐漏听了这种短波“预报”。

当时,我们海军武官处里装置了一架精密的无线电接收机,而且还配备

了一名公开身分为“书记”的海军电信下士官,他是专门从事通讯谍报工作

的。本来,这架接收机主要用来截听大西洋方面的无线电通讯,以便了解美

国海军的动向。

不管怎么说,自从接到“风向暗号”之后,武官处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为了万无一失,大家便正式开始进行各种周密的准备。

当时,罗斯福总统为单纯争取时间问题创造条件,把他自

己的设想告诉了国务院(据国务院提供的备忘录说,该设想是在“一九

四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后不久”才形成的)。

所谓争取时间的那个条件是:一、即日起向日本供应少量石油和大米,

以后再增加上述物资的供应量;二、美国出面斡旋,以促使日华两国政府就

当前局势问题举行会谈;三、对此,日本保证不再向北方和南方进军;即使

美国参加欧战,日本也不引用日德意三国条约而对美宣战。

但是,赫尔国务卿担心,美国会不会上日本的当,又会不会招致盟国的

误会。因此一贯小心谨慎的赫尔认为,日美间维持现状的协定一旦达成,就

得有一个在形式上能够有效地支持美国立场的反建议。

由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前向有关国家提出这一文件试行方案的准备工作已

经完成。因此,赫尔国务卿就同英国、澳大利亚、荷兰、中国的代表进行了

磋商。赫尔说:如果可能的话,美国陆海军的首脑部门都希望把危机推迟,

便于现在能争取到一点时间。

杀气腾腾的出击前夕

可是就在这一天(东京时间十一月二十三日),南云中将率领的以六艘

航空母舰为基干的大约三十艘军舰,已在北方荒无人烟的渔港――单冠湾集

结完毕。这些军舰犹如视死如归的勇士,斗志昂扬地一心想要歼灭美国舰队

这个“宿敌”。

千岛群岛中的国后岛横卧在南北狭长的日本列岛的北端,同北海道东面

的根室相隔一条海峡,其北侧的国后水道对面的择捉岛是千岛群岛中最大的

一个岛屿。该岛形状狭长,从东北向西南延伸,东西全长大约二百零三公里。

单冠湾位于择捉岛中部的南岸,那里有两个渔港,露在外面的叫年萌港,靠

里面的叫天宁港。当然这是两个很小的渔港,由于平时只在渔汛季节渔船才

到这里集中和分散,因此几乎无人知道这两个渔港的名字,它只不过是日本

北方的一个荒凉的港口而已。

千岛群岛的冬天来得很早。一到十一月间就可以看到雪了。它同北海道

之间有时也有定期来往的船只,但除了给岛上居民运送粮食等物品外,就没

有别的来客了。冬天,整个岛上覆盖着自茫茫的银雪,到处十分宁静,一片

和平景象。

在这荒凉的单冠湾,突然发生了一件惊动岛民的事情:舰队进港了。一

艘、两艘、三艘⋯⋯数量在不断增多。岛上的一名少年登上小山坡数了一数,

大小舰艇共约三十艘,其中还有只是听说而未曾见过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

“出什么事了?”

“一定是要演习啦⋯⋯”

岛民们正在议论纷纷时,第二潜艇队的三艘潜艇最后于十一月二十三日

下午一时半驶入港内,至此,机动部队的舰艇最后集结完毕。

机动部队集结在单冠湾的舰艇计有:航空母舰六艘(“赤城号”、“加

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高速战列

舰两艘(“比睿号”、“雾岛号”);重型巡洋舰两艘(“利根号”、“筑

摩号”);轻型巡洋舰一艘(“阿武喂号”);驱逐舰九艘(“谷风号”、

“浦风号”、“滨风号”、“矶风号”、“不知火号”、“霞号”、“霰号”、

“阳炎号”、“秋云号”);潜艇三艘(伊一九潜艇、伊二一潜艇、伊二三

潜艇);加油舰七艘(“极东丸”、“健洋丸”、“国洋丸”、“神国丸”、

“东邦丸”、“东荣丸”、“日本丸”),总数共三十艘,其编制情况列表

如下:

机动部队的编制情况表

机动部队

补给队

编 制 类 别

空袭部队警备部队支援部队巡逻部队

轰炸中

途岛部队第一补给队第二补给队

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中将

“极东丸”特务舰舰长指

挥 官

南云中将亲

自率领

第一水雷

战队司令

官大森仙

太郎少将

第三战队

司令官三

川军一少

第二潜艇队

司令今和泉

喜次郎大佐

第七驱逐队司

令小西要人大

“极东丸”特

务舰舰长大藤

正值大佐

“东邦丸”特

务舰舰长新

美和贵大佐”

兵 力

航空母舰六

艘(赤城号”、

“加贺号”、

“苍龙号”、

“浦风号“、

“ 飞龙号”

“翔鹤号”、

“瑞鹤号”)

轻型巡洋

舰一艘

( “阿武

隈号”),

驱逐舰九

艘(“ 谷

风号” 、

舰两艘

“ 滨风

号”、“矶

风号” 、

“ 不知火

号”、“霞

号”、“霰

号”、“阳

炎号” 、

“ 秋云

号”)

战列舰两

艘(“ 比

睿号” 、

“ 雾岛

号”) ,

重型巡洋

( “利根

号”、“筑

摩号”)

潜艇三艘

(伊一九、

伊二一、伊

二三)

驱逐舰两艘

(曙号”、“潮

号”)丸”、

“神

加油舰四艘

(“极东丸”、

“健洋丸”、

“国洋丸”)

国丸

加油舰三艘

(“东邦丸”、

“东荣丸”、

“日本

任 务

击沉敌主力

舰和航空母

警备与护

支援空袭

部队

航线巡逻轰炸中途岛基

地补给燃料

此外,根据军令部要求,力加强戒备而从大凑警备府派来的海防舰“国

后号”和补给船只也都进入了停泊地区。

由于这么多的舰只驶入港内,当然会使岛上居民惶恐不安。但是,使岛

民惶恐不安的何至于此,因为舰队一进港,便从十一月二十日起以演习为名

切断了择捉岛与岛外的联系。不用说,同岛外的交通被切断了,就是一切通

信往来也都中断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八日开战那一天)。更有甚

者,在机动部队隐蔽在该港期间,大凑警备府的军舰和飞机也一

直在岛的周围和东部海面上进行戒备。

二十三日,在举行了新尝祭①的遥拜仪式后,南云长官就于上午九时召集

各级指挥官、参谋人员和驱逐舰舰长在“赤城号”上进行训话,并下达了机

动部队作战命令第一号、第二号和第三号。随后大家又一起商量了有关作战

事宜,直到下午四时才结束。

在第一号命令的“作战方针”部分中这样说:机动部队与先遣部队均应

极秘密地向夏威夷水域进发。开战之初,便以机动部队对夏威夷之敌舰队果

断进行突然袭击,并予以致命打击。与此同时,以先遣部队遏制敌舰出击,

并极力围歼之。

第一次空袭时间预定为X 日○三三○②。

第三号命令对《夏威夷作战空袭计划》中提到的“空袭部队的行动”作

了如下规定:

X 日前一天的○六○○③,部队从接近敌人的地点出发,航向一百八十度

(正南),以每小时二十六海里的航速进击。

X 日○一三○①,第一批攻击部队在珍珠港以北二百三十海里处起飞断然

进行空袭;○三○○②,第二批攻击部队在珍珠港以北二百海里处起飞断然进

行空袭。第二天(二十四日),机动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又召集飞行员在“赤

城号”上进行训话:

向行将出发进行夏威夷作战之飞行员训话内容

以第一航空舰队为基干之机动部队正期望于十二月八日对傲慢无礼之宿

敌美国开战。机动部队在开战之初拟对夏威夷之敌舰队发动突然袭击,并将

其一举歼灭之,于转瞬之间置美国海军于死地。

此实为一场史无前例之大空战,帝国之兴亡正在此一举。

诸位勇于肩负护国之重任参与此一壮举,实为一生之光荣。军人生平之

愿望,莫过于此矣。此举乃是诸位勇于挺身而出为帝国效劳之绝好机会,若

今日不图报,更待何时!

诚然,此战前途多难,要闯过寒风凛冽、怒涛汹涌之北太平洋,长驱直

入敌巢与之决一死战,其含辛茹苦,实非同寻常。要克服此艰难险阻赢得克

敌制胜之荣誉,非有一种死里求生之顽强勇敢精神不可。回顾以往,诸位在

多年训练中已练就必胜之过硬本领。养兵千日,用此一朝。当今帝国面临危

急之际,诸位理应担此重任。

值此行将出征之际,谨想以本人过去久战沙场之一得之见奉送诸位:

一、未战之前先以压倒敌人之气概断然对敌发起勇猛果敢之攻击,使敌

迅速丧失斗志,此乃是胜利之道,二、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必须时刻以必胜

之信念,冷静沉着地应战,日益振作起不屈不挠之精神;三、望准备工作务

必做得十分周密,切不可有丝毫疏忽。

如今,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若诸位置生命于度外勇于肩负重任,

① 新尝祭,亦叫神尝祭,是向天地神明献新谷,以表示对收获的感激,并祈求来年丰收的一种祭礼。这种

祭礼,日本自古以来有之,由天皇主持祭祀仪式。1873 年后,定于每年11 月23 日举行。战后,许多神社

也举行这种祭礼。――译

② “○三三○”指凌晨三时三十分。――译者

③ “○六○○”指早晨六时。――译者

① “○一三○”指凌晨一时三十分。――译者

② “○三○○”指凌晨三时。――译者

愿以一片赤诚之心尽忠报国,愿以果敢勇猛精神闯过难关,天下任何事情均

能办到。愿诸位忠勇之士同心协力,慷慨捐躯,以报君恩。

训话一结束,就由军令部的铃木英少佐――他刚从夏威夷实地视察回来

随“比睿号”战列舰到达单冠湾――在瓦胡岛的模型面前对珍珠港的情况作

了说明。这具模型是前些时候专为机组人员训练而制作的,它彼放置在“赤

城号”上。铃木说:

“一、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舰艇仍按以前的方式进行着训练,每逢星期一

出港,至迟星期六回港;

“二、大型舰艇的停泊地区都在瓦胡岛周围,战列舰成双并排停靠在一

起,外侧的战列舰必须用鱼雷攻击之,内侧的战列舰必须用飞机轰炸之;

“三、航空母舰的所在位置不明,但有两至三艘航空母舰在夏威夷水域

游弋,

“四、珍珠港港口没有敷设水雷,但估计其四周装置着完备的防潜艇网。

“五、除了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以外,飞行训练颇为活跃;

“六、好象没有出动飞机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巡逻;

“七、除了十一月七日发现在希卡姆航空基地大飞机库上空有两只直径

为四点五米的黄色圆形气球和一只深绿色的固定气球外,未看到有阻塞气

球;

“八、瓦胡岛附近的气象情况是少雨,飞行方面没有困难,早晨,瓦胡

岛的群山之巅多半为云层覆盖,中午以前天气常常十分晴朗,但下午却又有

一点残云。”

可以回顾一下,机动部队自九月下旬开始进行以攻击珍珠港为目标的紧

张训练以来,虽还不到两个月,但它确已全部完成了出击准备。不管是开战

还是谈判达成协议,现在它正在寒风凛冽的北方一角遥望着四季常青的珍珠

港,待命出击。

海拔一千六百八十米高的单冠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风呼啸。犹

如海鹫的飞行勇士们迎风傲立在一望无际的飞行甲板上,气势冲大地等待着

大显身手。

就在这个时候,赫尔召见了野村和来栖两位大使,想再次摸清楚日本方

面是否有可能作出某种让步之处。

但是,两位大使在谈话中一点也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而且美国截

获到的其他情报也使人大失所望,即使美国方面在原则上作些让步,也不会

有多大效果了。

其主要依据是东京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拍发给两位大使的一份电报(美国

方面于华盛顿时间二十二日破译)。该电报说:

希竭力贯彻既定方针。全力以赴地努力实现我方所希望的解决办法。我

们所以要求在二十五日以前解决日美关系问题,有着种种你们所猜测不到的

理由。但假如能够在这三、四天内结束谈判,于二十九日签字(再说一遍是

二十九日),并完成互换必要的备忘录,取得英国和荷兰的谅解,总而言之,

假如一切事情均能办妥的话,那么我们决定等到那一天。这次我们已真的下

定决心,这个期限绝对不能再变更。过了这个期限,事态就会自行爆发。希

你们了解这一点后,能作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

以上情况只限于两位大使知道。

根据这份破译了的电报,赫尔更加清楚地知道了日本政府的内心想法;

尽管赫尔领悟了“过了这个期限,事态就会自行爆发”这句话的暗中含义,

但他还是在谈判破裂之前继续作拚命的努力,以便尽可能地争取时间。

赫尔事后回忆起十一月二十二日野村和来栖拜会他的情景时说:“看到

这两位外交官笑容满面、态度谦恭、表面上十分亲热的样子,就感到他们是

在当面撒谎。”赫尔在谈到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的理由时说:

“通过截获的电报,我已获悉了日本的险恶阴谋,并且也知道野村和来

栖已收到同样内容的情报,但我很难顺着他们的意思谈下去。两人恭恭敬敬

地躬身行礼后就坐了下来。野村不时发出吃吃的笑声,来栖有时也笑得露出

牙齿,合不拢嘴来。但是他们此刻心里翻来复去所想的一定是:如果美国不

答应日本的要求,那么日本政府在几天之内就发动新的侵略,而这迟早会给

美国带来战争。”

十一月二十四日,美国方面又破译了东京于二十四日拍发给野村的一份

电报,该电强调:“十一月二十九日这一期限以东京时间为准”。赫尔国务

卿看到这份截获的电报时,他就直觉到“这是悬挂在我们头顶上的达摩克里

斯剑①(危险临头),而且是附有定时装置的”。

这天晚上,罗斯福总统致电丘吉尔首相,对美国的反建议内容作了说明。

电报说,“将要求日本保证既不南进也不北进,以此为主要条件,美国

和其他国家除每月向日本供应一定数量的民用石油外,再向日本提供一定数

量的粮食、医疗用品、棉花等其他物资。”罗斯福在电文的结尾部分中说:

“我对前途的估计并不抱什么希望。我们必须对付一场货真价实的战争。也

许近日内就会爆发战争。”这几句话是总统本人在赫尔起草的电文中亲自添

加进去的。

这时,业已作好出击准备的机动部队,正从我国北方的一个角落里遥望

着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待命出击。

就要出击的前一天,即二十五日,此时也许为了最后一次观赏祖国的山

河,三十几艘舰艇上的将士们不由地凝视着白雪皑皑的择捉岛上的连绵群

山。随后,各舰艇还分别举行了舰长训话和出师宴会等活动。

在第二航空战队的旗舰“苍龙号”上,被飞行员们敬畏为“训练之鬼”、

但又被亲昵地爱称为“多闻丸”的司令官山口多闻少将首先进行训话,接着,

以大楠公的“七生报国”为宗旨而被称为“海军之乃木将军”的舰长柳本柳

作大佐登台宣誓道:

“帝国之兴亡,就在夏威夷作战此举。其所以献身于海军,正在于有这

样的今天。只要我还没有死,即使剩下一片肉、一滴血,也坚决同敌人拚到

底,⋯⋯即使只剩下一颗牙齿也要咬住敌人不放⋯⋯七世为人皆为陛下效

劳。”

他的一言一语句句感人肺腑,使一千五百名将士感动万分,连旁边整齐

停放着的许多飞机的机翼也仿佛感动得震动起来,发誓要殊死报国。

接着,舰长就抓紧出击前的空余时间,把他朝拜神户凑川神社时所得到

的神符亲自分发给全体官兵。随后,便在舰长的领唱下开始了军歌大合唱。

这首军歌是柳本平时最爱唱的《佐久间艇长之歌》,其歌词大意是:

献身君国,

坚守岗位,

① 源于希腊民间传说。――译者

死而后已,

乃日本男儿之荣誉。

柳本舰长身材矮小,他挺起胸膛,在那戴到齐眼眉的军帽下露出一张严

肃的面容;他仰望着天空,用其不知从哪儿来的宏亮声音指挥着大合唱。一

千五百名官兵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大合唱歌声,在单冠湾寒冷的海面上回荡

着。

“死而后已”的“佐久间精神”正是柳本自己的庄严誓言,也是他对神

明的虔诚祈祷。

舰长指挥的军歌大合唱结束后,柳本马上就命令值星官说:“今天可以

让士兵们开怀畅饮。”

于是,值星官山本泷一大尉立即发出号令:“打开小卖部。”

在水兵们的每个舱室里,每张餐桌的上座都摆着舰长送来的清酒,接着

有人便把清酒注入水壶,分送到各个席位面前。

“快喝吧!”

“从明天起因为要作好战斗准备,暂时禁酒啦⋯⋯”

“不是暂时,这也许是一生中最后一次喝酒啦!”

“不管你怎么说都行,反正今天是酪酊大醉的出师欢宴。”

猛将山口司令官和一贯谨严的柳本舰长,这时也都来到水兵们的舱室里

向他们祝酒。从少将到士兵,大家都不拘礼节地开怀畅饮。分队长长井大尉

担任招待,他提着酒壶来回斟酒。甚至连柳本也完全沉浸在一片兴奋之中。

他摇摇晃晃地提着酒壶来回祝酒,这时突然有人喊道:

“把舰长抬起来!”

几名水兵随即蜂拥而上,有的抬手,有的抬脚,吆喝着把柳本抛了起来。

不知不觉地,柳本用他的面颊往他身旁的下士森抬的脸上使劲地擦了几

下。大概因为他已有两、三天未刮胡子,痛得森拾受不了,哇哇直叫:“舰

长,好痛呀!这家伙可真受不

了⋯⋯”

柳本感到格外高兴,只是噗哧噗哧地笑着。森拾想挣脱开来,但由于被

紧紧地搂住了脖子,动弹不得。最后森拾总算挣脱出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上,可是他的脸上还是痛得火辣辣的。

向珍珠港出击

十一月二十六日早晨六时,“赤城号”旗舰升起了信号旗。各舰艇的航

海士(配合航海长工作的士官)都向本舰舰长报告说:“旗舰发出信号,起

锚,准备出港。”

此时,南云忠一中将率领的海军史上最强大的一支机动部队(六艘航空

母舰、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一艘轻型巡洋舰、九艘驱逐航、三艘

潜艇、七艘加油舰)迎着时而飘落下来的雪花从单冠湾出击,踏上了远征之

途。

随着旗舰信号旗的降下,各舰艇都按规定的出港次序起锚启航。四万吨

级的“赤城号”从第二航空战队的旗舰“苍龙号”旁边轻轻掠过,向着平静

的海面驶去,它那桅杆顶上的那面南云海军中将的旗帜迎着北方的晨风来回

飘扬。这时,在“赤城号”的后甲板上,军乐队发狂似地演奏起无比雄壮的

《军舰进行曲》,它犹如视死如归的勇士们出征时擂起的战鼓。

以“赤城号”为先导的六艘航空母舰徐徐驶出单冠湾。这是一次无人送

行的秘密出击。当时,只有在单冠湾外执行警戒任务、以防敌潜艇可能进行

监视的那艘大凑警备府的海防舰“国后号”向它们发出了“祝愿壮途成功”

的信号。

“赤城号”一面回发了信号表示“感谢”,一面悄悄地驶向远方。几天

来的风浪,今天平息了,只有那零星的浪花拍打在舰舷下侧四处飞溅着。舰

尾上的那面舰旗正迎着北太平洋寒冷刺骨的晨风飘动起来。这面舰旗代替战

斗的旗帜,在靠近舰桥的中心桅杆上高高飘扬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

但是,箭毕竟还没有离开弓弦,因为南云中将得到的指令是:“如果日

美谈判获得成功,机动部队应立即返回原地集中”。

不久,机动部队肩负国家的命运,以六艘航空母舰为中心编成了警备飞

行队形,迎着北太平洋的波涛径直向东驶去。航向为九十七度,目标直指珍

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机动部队停止了一切无线电发报,全神贯注地收听东

京的广播。

就在机动部队从单冠湾出击前四小时,即华盛顿时间十一月二十五日中

午,白宫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到会者共有六人:总统以及国务卿赫尔、陆

军部部长史汀生、海军部部长诺克斯、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部

长斯塔克。总统没有将美国参加欧战时所要采取的行动作为议题,而是以怎

样对付面临着来自日本的紧迫的危险作为会议的议题。

首先,赫尔就对日关系的危机作了发言,他说:“几乎没有希望同日本

达成协议。原先以为还能继续进行的那轮日美会谈,现在也已绝望了。日本

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突然用武力开始新的征服行动。保卫我们国家的安全原

是陆海军所主管的事。不过我还是想不客气地向几位军事首脑进一言:日本

也许会把突然袭击作为其战略的主要之点。日本有可能同时在几个地方发动

攻击。”

接着,罗斯福总统指出:“日本人素以不宣而战臭名昭著,因此美国有

可能在下星期一(十二月一日)前后遭到攻击。”另外,他还指出,问题是

美国对此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史汀生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当前的问题就是要美国在不太危险的情

况下迫使日本先放第一枪,这是一个难题。

总统之所以说日本恐怕会在十二月一日前后进攻美国,其判断的主要依

据,大概就是在东京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拍给野村的那份电报(美国方面于二

十二日破译)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个期限(东京时间十一月二十九日)绝

对不能再变更。过了这个期限,事态就会自行爆发”。

这一天的最高军事会议开到下午一时半结束。随后,陆军部部长史汀生

收到陆军情报部送来一份有关日本军队“业已开始远征”的报告。报告说:

“日本陆军的大批部队从上海搭乘由四、五十艘运兵船组成的一支船队正沿

着中国海岸南下,驶往台湾南部⋯⋯”

于是,史汀生当即打电话把这一情报告知了总统和赫尔。

史汀生打电话的时间是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时三十分,万万没有想到

这个时间恰好与南云的机动部队从单冠湾向珍珠港出发的时间相同(东京时

间二十六日早晨六时三十分)。

总统获悉这个情报后大为震怒,他说:

“这无疑是,日本一面想就从中国全面撤兵问题进行谈判,一面又想把

从中国撤出来的兵力派往法属印度支那。这就是日本背信弃义的证据。整个

形势已经发生变化⋯⋯”

当天,在最高军事会议结束后,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在写给太平洋舰

队司令金梅尔的信中,关于日本将要采取的行动问题是这样说的:

在今天的会议上,赫尔和总统都确认了太平洋形势的严重性。他们两位

对日军的突然袭击都不感到惊讶。

华盛顿有一部分人认为,从各种角度来看,似乎日本很可能进攻菲律宾,

而我则和另外一部分人看法相同,并不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大。但由于那部分

人坚持己见,因此决定让你也知道这种情况。⋯⋯我认为,日本向泰国、法

属印度支那和缅甸三个方面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最大。

这样,华盛顿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南方,它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南云的

机动部队已朝着夏威夷方向东进而来。

作为其明显的例证,这里可以拿出华盛顿美国海军情报局十一月二十五

日(即机动部队从单冠湾出击的那一天)的一份关于日本舰队所在位置的报

告。

这份报告竟然对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所属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的所在位

置作了这样的推断:

“赤城号”、“加贺号”在九州南部;

“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在吴军港附近:

“比睿号”(战列舰)在佐世保附近;

“雾岛号”(战列舰)在吴军港附近。

自一九四○年八月以来,美国曾截获和破译了东京外务省和日本驻外使

馆的不少外交电报,完全了解日本的底细,但为什么美国会作出这样的错误

估计呢?关于这个问题虽须另作详细叙述,但不消说,这种错误估计则是日

本突然袭击珍珠港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在美国海军情报局作出这种错误判断的时候,航空母舰“苍龙号”上

的机枪手们却正在瞄准着北太平洋高空的大风筝进行射击训练。每当机枪子

弹击中风筝上画着的罗斯福总统的头像时,围在飞行甲板上观看的舰上人员

连连拍手叫好。

对赫尔备忘录恨之入骨

机动部队从单冠湾出击的那天,即二十六日,外务省迫不及待地给野村

和来栖两位大使拍发了电报,要他们用直线电话联络(美国方面于华盛顿时

间二十六日破译)。电报说:形势日趋严重,而电报联络又需很长时间,为

此,今后最好根据需要,简单扼要地把会谈情况随时以电话告知(外务省)

美国局局长山本,通话时可使用下列暗语:暗语“纽约”,指三国条约问题;

暗语“芝加哥”,指一视同仁的待遇问题;

暗语“旧金山”,指中国问题;

暗语“伊藤君”,指首相;

暗语“伊达君”,指外务大臣;

暗语“德川君”,指陆军;

暗语“前田君”,指海军;

晴语“婚事”,指日头谈判;

暗语“君子先生”,指美国总统;

暗语“梅子先生”,指赫尔国务卿;

暗语“买卖”,指国内形势;

暗语“出卖矿山”,指让步;

暗语“不出卖矿山”,指不让步;

暗语“生孩子”,指形势急转直下。

卓有远见的前海军将领野村吉三郎,早就预料到美国方面不会接受他于

十一月二十日向赫尔国务卿面交的日本的那个“最后方案”,即《乙案》。

野村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天皇和罗斯福总统两人亲自就旨在维持太平洋和

平的日美两国合作问题互通电报,才是打开日美两国间紧张局面的唯一出

路。于是,他于第二天即十一月二十六日(华盛顿时间),致电东乡外相,

申述了他的“最后意见”。电报说:

“我认为,目前打开局面的唯一办法,就是由总统就旨在维持太平洋和

平的日美两国合作问题亲自致电天皇,并望天呈陛下亲自复电,由此,改变

一下两国间的紧张空气。在暂时争得了一段充裕的时间之后,再考虑英、美、

荷对荷属印尼实行保护性占领的可能性,并由我方提议设置包括法属印度支

那、荷属印尼和泰国在内的中立地区。我不认为谈判决裂就必然会导致日美

开战。

“此电也许是本大使提出的最后意见。此事至少须请示木户内大臣,并

切望请示后当即复电”。

这份电报拍出后不久,下午四时四十五分(东京时间二十七日早晨六时

四十五分),野村和来栖两位大使应赫尔国务卿的要求拜访了国务院。

两位大使为会见赫尔而离开日本大使馆后不久,若杉公使就同(外务省)

美国局局长山本挂上了国际电话,互通了情况:

若杉:“喂!喂!我是若杉。”

山本:“喂!我是山本。”

若杉:“来栖要我告诉你,他和野村一起去同梅子先生碰头了。约定的

时间是四时四十五分。”

山本:“他们两位接下去是不是还要会见君子先生?”

若杉:“大概是这样吧,但还未进行这方面的安排。现在的会谈进程可

能在今天的会谈时定下来。”

山本:“那在今天会谈结束后,请再给我通电话。”

赫尔在会见两位大使时一开口便对他们说:“遗憾的是,对于日本方面

于十一月二十日提交的《乙案》,我们经过五天的慎重审议,实难同意⋯⋯”

接着,他就向两位大使面交了一份美国方面的文件。这就是著名的所谓《赫

尔备忘录》。

来栖大使结束同赫尔的会谈后,一回到大使馆就用电话向东京报告了会

谈情况:

来栖:“喂!喂!我是来栖。”

山本:“喂!我是山本,那桩婚事谈得怎么样了?”

来栖:“呀!信还没有收到吗?梅子先生昨天说,没有多大变化,看来

这桩婚事可以谈成了。”

山本:“那你已经发出信了?”

来栖:“可不是吗,信已发出好久了。是七点钟左右发出的。尊夫人身

体好吗?快生孩子了吧。”

山本:“是呀,快生孩子啦。”

来栖:“怎么,真的快生孩子啦。⋯⋯那会生个什么孩子⋯⋯看样子生

下来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山本:“因为她身体强壮,我看是个结实的男孩吧!不管怎么说,那桩

婚事还是请你不要回绝了。”

来栖:“什么事不要回绝了,是谈判的事吗?”

山本:“哎!婚事⋯⋯”

来栖:“哈哈,那真谢谢你了。好吧,我尽力而为。”

山本:“关于婚事问题,这里另外写信告诉你,但请记住,这一次不会

那么容易。”

不用说,美国方面截获并破译了上述电话内容。

美国方面所建议的主要之点是:日美两国保证双方恪守美国过去所主张

的原则;两国倡议远东各有关国家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此事意味着重新确认

九国条约;更有甚者,日本要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撤走全部军队和警察部

队:另外,日本要放弃它同中国接近的特殊关系,废除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

中不起作用的条文,否认中国除重庆政权外的一切政权。可是,日本方面,

特别是陆海军统帅部对美国方面就日本的“最后方案”――《乙案》所抱态

度,也就是他们的估计,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一言以蔽之,是因该方案而“担

心日美谈判能否取得成功”。从参谋本部战争指导班的《机密战争日志》中

摘录下列几段话,也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即使提出《乙案》,谈判亦不会成功。(十一月十日)“担心《乙案》

能否获得成功⋯⋯(十一月十二日)

“但愿十二月一日(停止谈判的期限)尽速到来⋯⋯(十一月十七日)

“毋庸置疑,根据此要求,谈判会决裂⋯⋯(十一月二十日)

“这样,谈判更加决裂,欣喜,欣喜⋯⋯(十一月二十一日)

“但愿谈判就此决裂⋯⋯”(十一月二十三日)

《赫尔备忘录》就是在日本方面处于这种情况下,在十一月二十七日(东

京时间)由赫尔亲手交给日本大使的。美国方面曾估计到日本可能会有以下

四种选择:

第一、同意美国的建议,改变自己的政策;

第二、不再以武力南进和北进,但在中国进行的战争则极力继续下去;

第三、开始撤走军队,看一看中国、美国和英国对此作出什么反应;

第四、坚持强硬推行过去的政策。

日本选择了最后一条道路。

美国方面也考虑到日本会选择第四条道路。

在日本方面,陆军对“《赫尔备忘录》恨之入骨”,把它看作是实际上

的对日宣战书。海军看到《赫尔备忘录》时也在内部议论纷纷地说:

“这是最后通牒,罗斯福果真下决心了。陆军方面是决不会罢休的⋯⋯”

但是,在这一天的《机密战争日志》中却这样写道:

“此(指《赫尔备忘录》)应说是天有助于我,从此,帝国易于下开战

决心,欣喜,欣喜”。

《赫尔备忘录》似乎给参谋本部吃了一颗“定心丸”。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在此以前日本一直担心着:如果美国纯粹为了争取时间而接受《乙

案》,那就会打乱十二月初发动进攻的作战准备;而等到以后美国转而采取

强硬方针的时候,陆军就会因北方有后顾之忧而很难进行南方作战,海军也

会因兵力对比和燃料问题而很难同美国作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