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漫话眼镜蛇运动一二三 -- 锋芒

共:💬90 🌺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你的勇气,先花你一个。

看你的题目,本以为你是学这一行的,及至看到最后,才发现你并不是行家,也怪不得你对俺的提问的回答一直不得要领。

俺一直在提醒那个图示,其实俺想说的是,这个图示画得不准确,所以,按这个图示来诠释伯努力定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准确的图示应该是机翼上部的线条空隙要小一些,因为被压缩,所以变细了,然后再以流体的连续性原理来解释压力差的形成,就比较得要领了。

但是,有人提出现代新型机翼的升力机制很难用伯努力定理来解释(呵呵,俺不是军迷,落伍是自然的了),故本想参与“摆和”的心情也没了。

其实,俺也没系统地学过空气动力学,仅是针对工作需要学了一点伯努力定理及用伯努力定理来解释飞机机翼升力的形成机制,故连作科普的资格都没有。

事物的稳态就是力的平衡。如台球,理论上讲,台面上的任何一个球都是可以被一次击杆落袋的——无非是一个力的传递路径问题,而掌握这个传递路径是一种技能,因此,差别只是掌握此技能的程度问题。

因此,通过适当的气动力布局实现“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是存在的,从这一点讲,做纯学术的探讨有其一定的意义,而就其实际效用来说,这种探讨,似乎,多余。

另外,俺以为,一个对眼镜蛇机动不甚了了的人不识普加乔夫倒不足为奇,而你,一个对眼镜蛇机动有如此深入细究的人居然不识普加乔夫,确实让人大感意外,尽管,识不识普加乔夫对眼镜蛇机动的探讨并无大碍。

有时,俺会想,对于没把握的事情作这样的侃侃而谈好像有点多余。然转而一想,其实未必,热衷于一事,遂就事论事,引发议论,博采众长,增己才干,乃大实惠也,何乐而不为?

呵呵,继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