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李锅17>:小飞机 (一) -- 本嘉明

共:💬81 🌺2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李锅(17)>:小飞机(六)

多谢崔兄,三兄高论,敬花。

在《伪善社会》里,小本说人人有责,你既是纳税人,也是税吏。从这一层说,英雄不论出处,人人都有权利有义务像人大政协委员一样提提案,只要有利于国,何必认真出处呢?所以西西河的网上议会,其实早就隆重开幕了。

中国今天碰到的困难,是外向型经济一旦遭遇外部需求萎缩,由于产能过剩产生的反作用力,伤诸己身。外向越强,回力越大。这种困局,日本已大小经历多次,值得借鉴。

日本为了维持既有社会模式:均贫富(一亿总中流)+ 稳定就业(终身雇佣),面对外需不足,就大举借债,发展硬基建。可怜日本基建余地很小,到最后为一个小渔村修一座跨海大桥。问题是任何基建都有全寿命费用,这项目根本没有意义,以后还一路付钱,拖累子孙?

中国一定要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搞没有意义的硬基建,为基建而基建。况且,即便现在上马的硬基建项目(高铁,水利)都有意义,但三年建设高峰过后,产能过度扩大的相关产业(钢铁,水泥),又如何恢复正常?

那么,中国必须相应搞一些软基建。但软基建有两个软肋。一,如陈志武教授所担忧,政府钱收上去不明不白,用下来也不明不白,软基建没有硬性指标,往往疑似贪腐。二,目前国内学术界实在腐败,败事有余。给他们项目可能所托非人,搞到最后国家一起挨骂。

其实《煮酒论雄》(十九)就是探讨软基建问题,即利用远程教育改变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当然不一定搞国家贴钱。不过社会慈善捐款,购买龙芯网本捐给希望小学总可以吧。我希望大家参与这个议题,何妨一拍砖,莫非拍小本不够爽?

中国的人口政策,稍放松一下可以,大局就不必翻动了,毕竟人太多是铁的事实,自己硬起头皮把计生扛过去,遗泽后代吧。以目前小学入学率的笔直下降而言,接下来应该大力整顿高校,并转一批,改成技术学院。

德国的初中毕业生,就面临选择,是读高中考大学,还是直接转读职业学校将来升技术学院。这种制度尊重个人选择,人尽其趣(但并非人尽其才)。欧美社会的缺点是不同工而同酬,初三时就立定决心将来当个面包师傅,家人不会反对(但实际上容忍这种对刻苦学习的逃避,迫使社会从外界寻找高素质科研人口以维持国家竞争力进步,会形成对人才的境外依赖)。这样一来德国投身科研的虽是满怀热情的“精兵”,但基本资源就单薄了,况且初中生并不清楚自己的天赋在哪里,许三多知道自己能被磨练成兵王吗?

德国的这种“技工培养体制”,10余年前初访德国时我非常推崇,今天就有点不以为然了。不过部分吸收这种经验,对中国过度专注大学学历仍有帮助。中国必须成为工匠第一大国,把一批普通大学改为技术学院(当然校长的级别不能下调,中国特色嘛),引进德国教育体系和教师专家,文凭也就有了德国含金量,是值得的,家长也欢迎。

好,说回小飞机。小飞机是半硬基建,比较好观察费效比。小飞机项目改变了东部人口稠密地区交通拥堵问题而又不必重修一遍公路网(根本没有这个空地)。小飞机一旦成气候,投资巨大,也需要大量“飞行器全寿命”从业人员,而且技术含量高,吸纳劳动力效益显著(在大飞机工业而言,一个造大飞机的工作机会可以带动80个使用维护工作机会)。对于突发灾难性事件,小飞机能迅速征用成为救灾力量,国防力量。这个体系,确实只有中国用得起,(美国人口不够密,日本人口不够多)中国不一定立刻火烧眉毛地搞,但,千万千万,要有这个意识!!

现在回答二位的意见。

1)小飞机主要在东部发达地区搞,主市场不是西部。

2)小飞机不能全天候和夜间飞行,但夜间飞行将来做得到(技术上现在就没问题,大规模生产后夜航航电成本就摊薄了)。而且,小飞机没有交通拥堵,隧道桥梁损坏,道路断裂等阻碍,救灾时威力就出来了。

一般近陆岛屿也可以用水上飞机,安全性更好,随时可迫降。

3)机场确实占地,但,这只是一个火车站的月台。只要建一批月台就能连出一张新“铁路网”,似乎还划算吧?而且这也是个升级城市功能的重要基建嘛。

4)航管:崔兄的“封闭飞行走廊”正是我的设想,我会跟踪这个技术进展。以北斗为平台,我们是做得到的,关键是有足够的市场需求。

5)不安装北斗应答系统的飞机,等于没报户口,根本不给生出来(不发适航证)。航线全部不进市区和敏感空域,这样一来反恐是有保障的。关键是我们不可以因噎废食。

6)小飞机最大的问题,一是安全性,二是舒适性。

安全性,体现在:一出事故,机上的人危险很大,地面上砸到的危险也很大。所以小飞机一定要带机翼,有起码的滑翔能力。将来还可以带迫降降落伞(如同俄军的装甲车降落伞,像汽车气囊一样以备万一)。

舒适性,一个是飞行稳定,一个是噪音震动小,一个是飞控轻松。

那么我希望的小飞机是怎样的呢?

先看看美国QTR的布局设想。

http://www.airforceworld.com/heli/gfx/v22/v44.jpg

http://i0.sinaimg.cn/IT/cr/2008/0424/2991891993.jpg

接下来是美国X2的:

http://norincogroup.com.cn/upload/%B1%F8%C6%F7%D6%AA%CA%B606.06/%D0%CE%D0%CE%C9%AB%C9%AB3.JPG

这两种设计思想,我偏向X2再加前后两付短机翼。

或者另一种布局:(这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无人机)

http://images.wangchao.net.cn/images/upload/images/military/1175285252372.jpg

类似的设计美国在二战名器P-38上用过,框式结构,强度特别好: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7-11/15/xinsrc_4221104151437734088344.jpg

把新光无人机的布局放大,加上俄国卡—32共轴双桨: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9/12/xinsrc_31209041208239062097621.jpg

民机并不追求军机的高性能,体积做大一点(舱内人可直立),用两台成熟发动机并置(防止一台空中停机),垂直起降时两台发动机工作,平飞时轮流以一台怠速,一台推动水平螺桨。

现在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了。

本嘉明:<煮酒论雄>(十九 ):西西海演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