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云长刮骨疗毒之分析 -- 黄花2003

共:💬71 🌺19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寂灭为乐——圣严法师走了

2009年2月3日下午四点零四分,圣严法师於台北台大医院圆寂,享寿八十岁。

圣严法师的圆寂,在台湾社会乃至华人社会中的佛教信众引起强烈反响,上至高官名人下至平头百姓纷纷悼念这位自称“风雪中的行脚僧”的佛教界的一代宗师。凤凰网专栏悼念

我第一次得知这一消息,是2月4日的中央四台中午“海峡两岸”新闻。中央驻台记者陈轩石开始介绍台湾新闻时第一条就说,今天台湾影响较大的新闻是法鼓山圣严法师圆寂的消息。及后在具体播放时,却先播放一几条政治性新闻。其实,那天对于台湾最大的事件,是法师的圆寂。只是,法师在大陆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所以被安排在政治性新闻之后。听闻讣告,我不管家人在场,黓念“南无阿弥陀佛”,为圣严法师助念,愿法师往生极乐世界!

跟圣严法师结缘,正是在河里,因为写的一个关于印度忍辱传统的帖子印度的忍辱传统——兼论阿三法官脑残有原因。在网上恰好搜索到法师关于“忍辱”的说话,觉得平白易懂,深入浅出,十分喜欢,就加入帖子内。在这一帖子中,由于当时见解不深,涵养不够,也由于写帖缘起的嗔恨,不能作理性平和的分析,引起争论。现在看了,自觉惭愧。其实,聊聊印度的忍辱传统多好,干嘛说人家脑残?可见,忍辱之不易,距离法师教诲,差距甚远。从此,知道世上有一位圣严法师。

第二次,又陷入一场纷争。由于对佛学理解的不同。一位河友对佛教误解颇多,我就解释了几句。但水平有限,谁也说不服谁。最后,我推荐他读圣严法师的三本书:佛学入门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我觉得,在接触的大德高僧里面,圣严法师的论著,是比较容易看得懂,所说也易于让一般人接受的。对方则向我推荐印顺法师的论著,他的许多观点是受印顺法师影响。后来,我真的去读印顺法师的文章,竟然发现了一个“大宝藏”!——这确实是印顺法师给我的感觉。(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我平时看的是这里。刚发现另一处印顺法师文集)谢谢这位河友,让我认识印顺法师!其实,读后我才发现,这位河友在某些方面曲解了印顺法师的话了。希望这位河友真的去读了圣严法师的书,出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有所收益。

平时,遇到对学佛有兴趣的朋友,圣严法师是我要极力推荐的。写帖子时,遇到佛学方面不太懂的地方,我习惯去翻翻法师的著作。包括这一帖子。

本人因特殊的因缘,体认到人是无法摆脱疾病的,但佛法可以让人不受病痛的困扰——不是精神胜利,而是包括身体也能在病痛中安之若素,似乎是另外的一个躯体生病,跟我豪不相关,自己怡然自得,该干什么就能干什么。推开来,人有“生、老、病、死”,连佛菩萨大德高僧都无法避免,但这世上确有佛法,可以让人接受之而不受“生、老、病、死”的束缚。我是有这种信念的。虽然自己只是得到一点点法乐利益。圣严法师说,活得快乐、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这是他对病疾的看法和经验,他也一直是力行之的。

法师也是从小就体弱多病,这是我看他的著作就知道的了。法师长期患有肾病,医院建议他换肾。法师婉言拒之——“我老了,换肾是浪费一个肾,不慈悲”。去年底,又发现发现肝肿瘤。法师最终因器官衰竭,圆寂于医院回法鼓山途中。我注意到法师去年就辞去法鼓山主持,由其弟子继承,也许是法师预知死期,为后事做好准备?

法师对死亡确是有准备的。我也坚信,病痛之于法师,并非常人眼中的饱受折磨,而了无困扰,实无病痛可得;圆寂之于法师,只是脱去一只臭皮囊,或者如法师自己所说,“人生好像坐巴士,死亡不过是从一辆车,转到另一辆车去。"又将死亡比喻为睡觉,一觉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外链出处我本无悲痛,只有对法师怀念之,祝愿之,希望法师如其所愿,往生极乐,更希望法师悲悯世人,乘愿归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08年底,法师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谈到“死亡”和皮囊如何处理的问题。法师圆寂后,将焚骨植葬,实践其生前遗愿。圣严法师论生死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我是从中国大陆来的,我的师傅呢,也是从中国大陆来的,他告诉我一个观念呢,说人非常愚蠢的,活着的时候,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放不下钱,放不下东西,放不下财产,放不下名利,放不下地位,死了以后,样样都可以放下了,还有一具啊,这个臭皮囊放不下的,这是要,要起一个塔,建一个墓,那这个做什么,人活着的时候,他这样要,那样要,死了的时候没有东西可以要了,他还要一块地。

王鲁湘:躺在那个地方。

圣严:那这个是非常愚蠢的,那因此,我师傅他圆寂的时候,他说我死了以后啊,他说不要墓,不要碑,不要塔,你就把我啊,烧成灰,然后丢在海里面去,就是海葬了,这个时候他,这是我师傅的当时的一种构想,后来我就想呢,我们不如啊,我贡献出一块地,所有的人都来参加这块地,那我也在这块地里面,这块地,可以有几百个人,几千个人,甚至于几万个人,可以共同的使用的,这块地也是公园,那这个为什么可以讲到几完个人呢,因为它这个浮土层有三尺多深,三尺多深的一个浮土层,所以这个打下去,有三尺多人,如果说这个三尺多深全部都是骨灰了,我们把这骨灰再把它挖起来从新再给它这个稀释一下,稀释以下以后又可以葬很多骨灰在里头,这些骨灰其实都是肥料,都是钙,那我这块地里边呢,还可以种花,种竹子,种其它一些植物,可以这个让我们人间啊,来可以好好地用它,吃它,这不是很好吗,那这样这块土地是永远的,那我们现在这块地啊不是我们庙里面的,我们是提供给县政府,属于政府的,政府他不可能呢,拿了去没收了,做其它的用途,他就是个墓地了,就是个墓地,对我们来讲,它是一块公园,那对政府来讲是一块墓地,这块墓地可以重复的连续的使用

一、 出生于1930年的中国大陆江苏省,俗家姓张。在我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礼请一至三位长老大德法师,分别主持封棺、告别、荼毘、植葬等仪式。务必以简约为庄严,切勿浪费铺张,灵堂只挂一幅书家写的挽额“寂灭为乐”以作鼓励;恳辞花及挽联,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同结莲邦净缘。

二、身后若有信施供养现金及在国内外的版税收入,赠与财团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会及财团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会。我生前无任何私产,一切财物,涓滴来自十方布施,故悉归属道场,依佛制及本人经法院公证之遗嘱。

三、凡由我创立及负责之道场,均隶属法鼓山的法脉,除了经济独立运作,举凡道风的确保、人才的教育、互动的关怀及人事的安排,宜纳入统一的机制。唯在国外的分支道场,当以禅风一致化、人事本土化为原则,以利纯粹禅法之不堕,并期禅修在异文化社会的生根推广。

四、法鼓山总本山方丈一职,不论是由内部推举,或从体系外敦聘大德比丘、比丘尼担任,接位之时亦接法统,承继并延续法鼓山的禅宗法脉,亦不得废止法鼓山的理念及方向,是为永式。佛说:“我不领众,我在僧中”,方丈是僧团精神中心,督策僧团寺务法务僧断僧行,依法、依律、依规制,和乐、精进、清净。

五、我的著作,除了已经出版刊行发表者,可收入全集之外,凡未经我覆阅的文稿,为免芜滥,不再借手后人整理成书。

六、在我身后,请林其贤教授夫妇,将我的“年谱”,补至我舍寿为止,用供作为史料,并助后贤进德参考。故请勿再编印纪念集之类的出版物了。

七、我的遗言嘱托,请由僧团执行。我的身后事,不可办成丧事,乃是一场庄严的佛事

八、僧俗四众弟子之间,没有产业、财务及权力、名位之意见可争,但有悲智、和敬及四种环保的教育功能可期。诸贤各自珍惜,我们有这番同学菩萨道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曾在无量诸佛座下同结善缘,并将仍在无量诸佛会中同修无上菩提,同在正法门中互为眷属。 

九、在这之前本人所立遗言,可佐参考,但以此份为准。

末后说偈:“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关键词(Tags): #学佛 圣严法师圆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