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中国的贫困比印度更严重? -- 正确

共:💬11 🌺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乐死我了,又见Chen Shaohua的世行报告

Chen Shaohua与Ravallion,看来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就是中国居民的贫富,翻来复去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8万居民的详细收入情况。他们是有倾向性的,在一些假设性的前提下,政治正确地推理中国农民与居民的贫困程度。论文中会提下这些假设前提,但新闻引用就不管了,直接引用荒唐的结论。

第一次,是“预测”中国加入WTO后,2001-2007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下降0.1%。当然预测是错的。

第二次,是说“中国10%最贫穷的人”,在加入WTO以后,绝对收入还下降了。这篇文章再加一篇关于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报告,被一篇常见的网文拿来当证据,就是那个《世行二份报告证明,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比中国更符合穷人利益》 ,流传甚广。当然也是错的。但没人去细读报告,发现其中假设性的问题,都是在政治性地吵来吵去。

今又看到楼主引用他们新弄出来的“世行报告”。这里关键是一个PPP购买力调查。世行以前一直用1993年的数据估算中国的购买力,1美元合1.42人民币。这回更新到2005年,1美元合3.46人民币,我感觉要合理多了。但2005年的调查只在11个城市进行,北京、重庆、大连、广州、哈尔滨、宁波、青岛、上海、武汉、厦门、西安。这些大城市的消费显然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用于估计PPP调整的GDP误差还小些,用来估算全国居民贫困率就有些离谱了。1000元的月收入在一个小地方可以过中等生活,在这些大城市只能是贫民。

我的意见是,不能胡信世行报告,要去看细节,不然很容易上当。不过这个对读者要求太高,不现实。所以宣传的“学术化包装”很重要。国内还是对西方专家学者不自觉迷信,在世行混过又到中国混的就不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