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火与冰――核冬天 [英]迈克尔?罗文―罗宾森著 -- foundera

共:💬9 🌺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二章  核冬天的真实景象

第二章  核冬天的真实景象

一枚百万吨级氢弹的爆炸威力

  在一场全球核大战中,对世界大多数居民,尤其是对居住在

北约国和华约国城市或军事目标附近的居民来说,核冬天的影响

已无多大意义。尽管关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屠杀惨状的作品汗牛充

栋,尽管许多电影和纪录影片向人们展示了核战争的恐怖情景,

但大多数人对核战争将会导致的毁灭和痛苦的严重程度似难以理

解,这就是美、英、法、苏等国大多数居民默认其政府继续奉行

核军备竞赛轮番升级的防务政策的原因。当然,仍有许多人强烈

反对核武器,北约部署巡航导弹和潘兴Ⅱ式导弹已在欧洲各国引

发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多数英国人并不

赞成部署巡航导弹,也反对用造价昂贵、威力较大的三叉戟潜射

导弹来取代北极星潜射导弹。然而在1983年大选中,反核运

动却使工党严重受挫。这或许是因为选民在选举辩论中听信了保

守党的观点,即超级大国之间的和平已持续了40年,而这一和

平局面是靠核武器来维持的。不过,新近发展的导弹技术却使上

述论点显得十分脆弱。现代武器的精确制导意味着对方的按武器

可被摧毁于发射井内,它使得“第一次打击”的核攻击行动越来

越具有吸引力。巡航导弹的攻击使预警时间变得非常短促,报复

行动必须在接到第一次核袭击警报后的几分钟之内就立即决定并

付诸实施,这就可能意外地触发一场可怕的核战争。尽管如此,

核武器的支持者们并不关心这些细节。像法国和英国这样的国家,

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并不困难,只要使他们相信:正是由于这些

核武器的存在,我们才显得更有分量和强大,而在超级大国的核

对抗中,俄国人差不多总是占据优势。

  当一枚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时,它的冲击波相当于一百万吨

常规炸药的威力,足以把方圆数英里的所有建筑物夷为平地。美

国和日本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在距爆炸中心2英里以内的几乎

所有人(98%)都会当场死于冲击波。在5英里以内的普通房

屋将被摧毁而无法修复,10英里以内的所有住宅的门窗将会碎

裂。对此持不同意见的只有英国内政部发行的那本荒唐的小册子

《家庭核掩蔽所:技术指南》。

  核爆炸的第二个后果就是核火球的剧烈燃烧和蔓延。火球的

温度最初可达摄氏2000万度,在离爆炸中心5英里的范围内,

人只要站在露天或接近窗户,身上的衣服就会烧燃起来,裸露的

皮肤会由于灼烫而被严重烧伤。灼热还引起范围极广的大火。房

屋里的窗帘和家俱都会突然着火。加油站、煤气厂、树木、植物,

凡是能着火的东西都会烧起来。分散的大火最后将汇成一片火海

并四处蔓延,一直烧到再没有东西可燃时为止。还有一种情形,

即“风暴性大火”也很可能发生,此种情况曾出现在第二次大战

中的汉堡、德累斯顿和广岛。当熊熊烈焰产生空气的抽吸作用,

导致出现飓风时,风暴温度可达摄氏1000度甚至更高,这个

温度足以熔化玻璃和某些金属。在这种大火中,任何无处逃生的

人都会被烧成灰烬或窒息而死,即使他们在掩蔽室里躲过了冲击

波的袭击也无济于事。

  虽然冲击波和火球造成的毁灭力是如此可怕,但引起最大伤

亡的看来还是核爆炸以后四处漂落的放射性尘埃。当核弹近地爆

炸时(核战略家称之为“地爆”),大量泥土和碎石被抛入空中。

核爆炸引起的强烈辐射使这些泥土和尘埃成为放射性沾染物。它

们与炸弹的碎片一起被吸到空中,形成人们所熟悉的悬浮于地球

大气层中的蘑菇状烟云。在数小时或数天之内,较大的微尘和碎

片回降到地面上来,将致死剂量的放射物质抛到数百平方英里的

范围内。只有呆在地下很深的钢筋水泥掩体中,人们才能免于放

射性尘埃的伤害。当然,只有一些重要人物,像那些负责制定战

略计划的人才能只在这些掩蔽所里。

  科学家们曾经对5枚氢弹在大伦敦地区上空爆炸的后果做了

详细估算,其结果是,700万居民中将有500万人死亡,5

0万人受伤,只有100多万人能幸免于难。死亡人数中将有4

00万人死于放射性辐射,这是一个缓慢的、苟延残喘和可怕的

死亡过程,它可能持续6个星期。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误会,认为

一场核战争将使大多数人立即丧生①(译注:核武器的直接杀伤

力并不等于立即丧生。核武器的直接杀伤效力包括瞬间核爆炸、

热(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沉降、电磁脉冲干

扰等多种杀伤因素,因此受到直接杀伤的大多数人将逐渐死亡,

而不是立即丧生),遗憾的是这种看法离实际相去甚远。

  据估计,在一场大规模的核战争中,美国2.3亿居民中将

有1.25亿到1.7亿人丧生,还有3000万~5000万

受伤者需要送去治疗。所有这些伤亡都是由核爆炸的瞬间和直接

危害造成的。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成果预测,一场全面核战

争产生的冲击波和其它直接危害将使全球10亿多人死亡,另外

10亿人受伤。

  但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谈论氢弹爆炸时20英里半径内

的人类命运。核战略家估计即使核武器摧毁了美国的所有城市和

重镇,三分之一的居民仍将在核打击下幸存下来。现在让我们把

目光转向核战争之后的幸存者吧。

核战争的后果 官方的观点

  英国内政部出版的小册子《保护与生存》试图告诉我们应当

怎样做才能在核战争中幸存下来。这本小册子宣称,在核战争来

临时不鼓励城市居民向外疏散,因为“在核武器的直接危害和随

之而来的放射性沾染下,英国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为了使

导弹发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附赶赴现场,道路必须保持畅

通。另外政府也不愿花费精力对付成群结队撤离城市和袭击目标

地区的逃难者。因此,我们应当留在自己家中,如果有谁不肯留

下,就会遭到当局没收房产和逃往的地方没有食品供给的威胁。

  假如我们的智慧不足以使我们在自己的花园里建造一所合乎

标准的钢筋混凝土地下掩体(或是我们还不够重要,不能在政府

的地下掩蔽部谋得一席之地),我们就应当在自己的家里营造一

个应急的掩蔽所。如果你属于占伦敦居民总数3.5%的拥有地

下室的―员,那么地下室就是最好的掩蔽所。除此之外,你可在

底层的房间里,用一些尽量厚实的东西把一张桌子覆盖起来。这

建议听起来就如同美国所有的小学生,模拟在地震和核打击突然

降临时钻到附近的桌子下面一样实用可行。那些住平房或大蓬车

的人们应“设法躲进附近别人家的藏身之所”,或听从“地方当

局的建议”。至于住在公寓区最上面两层的人最好事先就询问房

东哪里可以找到掩蔽的去处。

  然后我们应当进入掩蔽所,一直等到有人通知之后才出来。

当局要求我们每人备好两周的食品和饮水,但在核攻击警报发出

后的几分钟内把这些东西准备齐全是很困难的。对英国多数地区

而言,不幸的问题还在于,即使没有超过政府规定的战时放射剂

量的安全标准,在核攻击之后一个月走出地面上来可能也是不安

全的。更何况我们的收音机和电视机由于受到电磁脉冲――一种

继核爆炸后产生的无线电波的剧烈爆发――的干扰而失效,我们

将不该楚地面上发生了什么情况以及何时才算是“安全”。

  内政部内部发行的通报指出:“可以完全肯定,任何一场大

规模的核打击都很快使民用和工业供水系统及大部分排污系统陷

于瘫痪。”看来,干渴很可能成为城市和许多乡村地区幸存下来

的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无法忍受干渴的折磨,一些幸存者

在放射剂量远未降到安全水准时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出掩体找水。

排污系统的中断将造成严重危及人们健康的公害,一些早已绝迹

的疾病,如斑疹伤寒、霍乱等将再度爆发。

  为了在核战争发生后的苦难岁月里继续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政府部门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全国和地方政府的战时办公地点。每

个地点都有自己既安全又设备齐全的钢筋混凝土掩蔽部。各级政

府要员走到自己的掩蔽设施外面来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这不仅是

因为存在着核辐射的危险,还因为他们要面对愤怒的市民大众。

真正能控制局面的大概只有军队,而他们的掩蔽所将是最安全的

地方。这些军人将根据命令离开掩蔽所,穿过辐射地带,为我们

指明到哪儿去获取食物和饮水。当然,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搜捕

“潜伏的颠复分子”。

  核打击后不久,农场主应不失时机地出来收获被放射物沾染

的谷物,并在核沾染条件下播种新的农作物。由于燃料供应会出

现短缺,那些养了几匹马的有远见的人将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一

份详细的政府测算试图表明,我们从放射性污染的食物中所摄取

的放射剂量,不会多于我们从放射性尘埃中直接接受的剂量,它

只相当于核电厂工人在一年中所吃剂量的100倍。

  核打击后的幸存者到底有多少?1960年,赫尔曼?卡恩

在《论热核战争》一书中指出,即使美国最大的50座城镇在核

战争中被彻底摧毁,死亡人数也只有三分之一。这恐怕是一个可

以代表超级大国伤亡人数的数字,也是两国核战略家尚能接受的

数字。但是,有好几种估计认为美国受害人数将达到总人口的5

0%~75%。而对于欧洲各国来说,例如像英国这样一个面积

较小,但城市、军事基地、港口、雷达设施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国

家,很难相信在一场全面核打击之后,幸存下来的人能超过10

%或20%。

核冬天的真实景象

  核冬天的威力对刚刚经受了直接核打击而幸免于难的人们意

味着什么呢?在每一个核爆炸地点上空,都会腾起一股巨大的由

尘土和烟灰构成的柱状云团。这股云团上升到大气层5~10英

里乃至更高的地方,然后沿着水平方向四处扩散,很像暴风雨来

临前的“铁钻”状积雨云,接着又合拢到一块。核打击次日的清

晨将没有黎明,中午时分天空仍会一片漆黑,这种黑暗将持续若

干星期。在此期间,气温将日复一日地下降。在大陆内地,气温

总计可能下降40℃(72F),这足以变夏日为冬日,变冬日

为北极的冰天雪地。至于在沿海地区,例如在英国大部分地区,

气温下降会少得多,可能只下降15℃(27F)。这是由于海

洋温室效应的缘故。但即便如此,沿海地区气温的变化也足以变

夏季为冬季了。要知道在正常情况下,英国四季的气温差本来就

不像大陆性气候那样明显,这当然也是出于海洋温室效应的作用。

  我们已得知,坦博腊火山喷发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是1816

年夏季的消失,那么不难想象,核冬天引起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在春季或夏季,日照的锐减和严寒的侵袭将使大部分庄稼、植物

和树木遭到毁灭。河流和山涧都将封冻,许多动物会死于饥饿和

寒冷。在热带地区,不管是哪个季节,核冬天的影响对当地的动

植物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日照水平和气温至少要三个月才可能

恢复到正常。生物学家把核冬天看作是一场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的

物种灭绝的灾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就整个人类来说,核冬天造成的后果将格外严酷。除非核战

争发生在没有庄稼生长的冬季,而且随之而来的气候异常持续时

间很短,否则整个北半球的庄稼将注定无收成。这意味着不仅北

半球的许多居民将忍饥挨饿,南半球许多靠粮食进口的国家也要

出现饥荒。即使北半球有相当多的人在核战争的直接杀伤下得以

死里逃生,也很难想象他们还能够应付得了随之而来的寒冷、饥

饿、电力缺乏、供水不足、污水系统中断、交通运输困难、流行

病、医疗救援匮乏、战后人们承受的心理压抑等一大堆问题。

  诚然,核战争的主要打击目标位于北半球,然而,放射性黑

色烟云在几周之内就将蔓延至整个地球上空,使交战国和中立国

同样都饱尝战争的痛苦。据估计,正常状态下的地球气候形势将

发生变化,放射性烟云将很快蔓延至南半球。事实上,很难说南

半球就不存在核攻击的目标。难道说南非的铀矿和海军基地就不

是被打击的目标吗?超级大国各自在南半球的盟国难道就不会被

对方看作是成胁吗?不管核武器是否会投掷到南半球的大地上,

有一点是极为可能的,那就是人们将在核冬天所造成的众多灾难

中痛苦地前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