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一.千古江山) -- 沉睡的天空
在前一篇中,我说过反对刘裕继续进攻后秦,而是应该在洛阳整合军队,最好是迁都到北方,然后北上西进,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已经说过的那些理由,另一方面这潼关天险并不好打,万一攻不进去,时间拖的长了,总会有变,假如那样,第一选择是退兵,不过这样没什么面子,这么大的排场有些浪费,那么就自然是第二选择,找一个出气筒发泄发泄了。这东晋旁边的除了后秦,也就是北魏有点被打的资格了。所以说也难怪拓跋嗣疑神疑鬼,要派兵骚扰刘裕北伐大军了,这崔浩确实有本事,料事如神,但是毕竟是动嘴皮子的,这刘裕来了他投降了还是作官,没什么损失,但是拓跋嗣就不同了,刘裕来了我的国家都保不住了,这命也有丢的可能性,为防万一,这防还是一定要防的。
也不知是刘裕的幸运还是拓跋嗣的幸运,潼关打下来了,刘裕对北魏这次骚扰也没有马上算帐的意思,却月阵大胜以后继续北伐,只是把北魏这笔帐记在小黑本里准备来日再还。
潼关打下来,其实这关中基本就无险可守,长安便可说就在眼前了,日后唐朝安史之乱,潼关一破,唐玄宗就急急忙忙逃难去了,唐朝失去长安这逃难都选择蜀中。可此时蜀中在东晋手里,这难道叫姚泓自投罗网不成?那只有讨救兵了,可这东面南面都是东晋地盘,北魏却月阵失利后就高举和平大旗,巴不得刘裕快去打后秦了,北面西面的胡夏,南北西凉,西秦和自己的关系不是一般的糟糕,向他们讨救兵,不趁火打劫就算很仁义了,自然这也逃不出去。这逃也逃不出去,也没救兵,那只有自力更生,拼死一战了,先说说这潼关是怎么打下来的。
在决战之前,我们先说说这潼关是怎么打下来的,其实这后秦当年老祖宗留下的家底也不算薄。可惜,这晋军没打来,自己人先反了,后秦皇帝姚泓斯斯文文,在太平时代一定是个好皇帝,不过这太平天子到了乱世就倒霉,他们姚家个个都是惹事的主,和当年慕容家有的一比,这大敌当前不想着怎么通力合作,而是想过几天皇帝的瘾,姚懿,姚恢几个兄弟一看晋军占领了洛阳,立马造反,这借口嘛,自古都一样,清君侧,皇帝无能什么的,姚泓看亲兄弟都造反,那叫一个伤心啊,在朝会上就和大臣相对哭起鼻子来了,总算还有一个姚绍,还算忠心,也有点本事,派兵出征,这总算把内乱平定了,不过这时间也就耽搁了,王镇恶便就是此时见后秦内乱,潼关兵力空虚,趁机加紧攻打潼关,本来按刘裕的意思,是要等大军到齐,再合攻潼关的,王镇恶能见机行事,确实为大将之才。
看潼关危急,便以姚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带五万步骑救援,此时潼关也破,而檀道济,沈林子也带兵和王镇恶会合,姚绍也是懂兵的,他试探了一下,觉得自己的军队战力比不上晋军,便用上惯用的战术,在潼关西的定城坚守不出,断其粮道,这一招一般来说是百试百灵的,不过这次遇到更狠的主,派去劫粮的姚鸾粮没劫到,反而把命送了。
说到这劫粮的秦军,到是有一件有趣的事,有一次,秦军派去劫粮的将领叫尹雅,被抓住了,要砍头,他就说:
“雅前日已当死,幸得脱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虽殊,君臣之义一也。晋以大义行师,独不使秦有守节之臣乎!”(《资治通鉴》)
就是说,我本来以前就是要送命的,幸亏逃脱,到了现在,我活也活够了,要是被你们杀了也甘心,但是…….(这但是就但是出问题了。)但是我们和你们虽然不是一国人,但君臣之义是一样的,我要听我们君主的命令,你们要听你们君主的命令,你们东晋号称仁义之师,难道就不允许我们后秦有守节的臣子吗?
这样一说,反而让晋军将领没得话说,为表示对他守节的尊重,而赦免了他的死罪。
再回到正题,后秦劫粮不成功,但是防御还是很成功的,王镇恶,沈林子,檀道济三人攻不下,粮食开始紧张,不由生了放弃重装备,轻装退兵到刘裕大军的心,还是沈林子表示反对才作罢,于是王镇恶等人一方面向刘裕送信要他们快些送粮来,刘裕派水军送粮被北魏骑兵骚扰,所以摆开却月阵大败北魏。另一方面,这远水解不了近渴,只好向近水求救,王猛当年在前秦威信甚高,王镇恶是他孙子也沾了光,这跑到弘农一演说,大家一听这王猛孙子来了,又看他一表人才,又是打着仁义之师的名头,又是晋军,便拿出粮食救济晋军,晋军的粮食危机暂时解决。
而姚绍这边看你这死也不退,派去劫粮的姚洽又被杀了,他这下先支撑不住了,吐血身亡,接任的姚赞派兵出击,又被杀的大败,只有退兵。
此时长安就暴露在晋军面前了。晋军继续进攻,而后秦也只有以倾国之兵(当然是指能调集的)反击了,把长安附近的军队凑齐数万。正好这刘裕派了沈田子作为疑兵进攻,这部分兵其实只有千余人,刘裕本意是让他骚扰一下,牵制一下,基本上就等于放弃了,而姚泓觉得这些兵在后面不安全,而且兵少好欺负,就想先歼灭他们鼓舞一下士气。没想到沈田子主动出击,这数万秦兵就被他们千余人杀得大败,被斩首万余人,可以说沈田子这千余人是以一杀十了,姚泓这一败退到灞上,此时刘裕大军还没到达,只有沈田子这孤军,还有刘裕派来的沈林子接应部队。但是关中各县都开始暗通沈田子,后秦大势已去。
而王镇恶主动提出派军自水路进军,得到刘裕同意后,便一路进军,逆流而上,势如破竹,到了长安城外。这后秦以骑兵见长,水军落后,王镇恶的小船行船者在小船里面,这也是为了防箭,而后秦人看东晋居然开发了自己会逆流而上的船,以为是神兵神将下凡。(假如是冒着黑烟的蒸汽船只怕就是恶魔下凡了。)不敢阻拦。此时长安还有数万兵,王镇恶兵力远不及,但是上岸后小船流走,晋军无退路,踊跃争前,大败无斗志的后秦军,姚泓的救援部队也被败兵冲散,这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姚泓不敢自杀,向晋军出降,和当年南燕慕容超一样,压赴建康斩首。
当年前秦一统北方,淝水后前秦之国被姚和慕容两家所分。而慕容家被拓拔家和刘裕所破,姚家被刘裕所破,两家都遭到灭门,当年慕容垂和姚苌叛变苻坚,夺其天下时,不知道有没有想到后代的这天呢。
此时的北方已经不再是淝水前的北方,也不再是淝水后的北方,前期进入的几路异族在几次战争中已经消亡多多,取而代之的是拓拔,赫连这样的新势力。
刘裕灭了后秦,其声势威震天下,当时的人会想到刘裕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吧,刘裕也是这般想,他开始策划迁都洛阳,只是因为担忧人心不稳作罢,他也准备坐镇关中,他向赫连勃勃送书示好,甚至表示可以结为兄弟,这是出于真心还是缓兵之计呢,当时的形势,那些小国不足为惧,北魏自却月阵战败也老实了点,开始专注漠北。现在的东晋势力达到顶峰,但是久战需要休养,而且东晋现在直接面对北魏和胡夏两国,要两线作战是困难的,刘裕这样做是想麻痹赫连勃勃吧,只要他有几年的休整时间,然后向胡夏或北魏其中一国进攻并灭之,这种事谁也想得到吧。赫连勃勃也是。
而刘裕的野心也为众人所知了吧,他在长安祭拜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他姓刘,而强汉四百年天下自刘邦起,他这样做的意思只怕世人皆知了吧。
现在东晋是世上最强悍的时刻,假如刘裕留在关中经营几年,再迁都至洛阳或长安,这天下只怕无人敢与他抗衡了吧。
可惜,福兮祸倚,历史总是在关键时刻开人们一个小玩笑,也许这便是命运。
建康,刘穆之死。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十三 帝王梦圆,可知花落知多少)大结局 沉睡的天空 字11378 2004-06-29 09:42:20
我觉得刘裕是吸取了桓温的教训。 baumchen 字150 2004-06-29 18:01:11
是非功过,只有做了才知道:) 沉睡的天空 字102 2004-06-30 02:24:16
【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十二 我欲功成天下)
刘穆之死的不是时候。刘裕如果呆住长安、洛阳不走 铁手 字146 2004-06-20 18:23:44
这和刘裕本身的想法有关 沉睡的天空 字172 2004-06-21 01:27:07
我想是可以借机要求迁都 寒冬雪 字154 2004-06-20 22:20:16
🙂刘裕58登基,60架崩 云深不知处 字44 2004-06-11 03: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