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一本川菜的书——《我的川菜生活》 -- nedask

共:💬41 🌺10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江湖夜雨一尾鱼(下)

5

犹如一生中的良辰美景总是短暂的,乘舟食鱼也不是可以经常奢望的幸福。极度的美好,不能天天享受,我们不是神仙,也不是天使。何况,由于我们人类近乎贪婪的疯狂捕捞,江河中的野生鱼类已经非常稀少了,春天正是鱼儿们生儿育女的时节,春季禁捕,让自然中的生灵休生养息,该是每一个好生者的常识,也是白纸黑字加大红印章的法令,所以,春夜乘舟吃野鱼,在很长的日子中,只是我们心中恋恋不舍的回忆了,但愿,我们的子孙能有好命,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在春夜江上,继续这曾经有过的诗意。

我觉得,吃鱼到底是一件常事,除了到餐馆里吃之外,更多的时候,还是在自己的厨房餐室里,做回红尘间的饮食男女。因此,做得几味好鱼,是食鱼主义者的本分。

巴山蜀水江河如织,气候从高原寒带、温带、到接近亚热带,沉积之丰富、变化之复杂,为全国之首。由此,淡水鱼品类之多,也足可冠称华夏。川菜荣为中华第一菜系,烹鱼一道,历史久远,手法奇特,从古至今,天下食鱼者,莫不垂涎称异。古蜀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茫”中的蜀王鱼凫,就因捕鱼如有灵助,被后世传说为鱼神。历代诗文中描写川人捕鱼、吃鱼的文字俯手皆是,杜甫《观打鱼歌》中“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两句,让盛唐时节川中捕鱼之景至今动人心魄。

说到川人食鱼,谁也绕不过苏东坡。这位高山仰止般的文人,一生深行于儒、释、道三门,他留下的众多业绩中,一个人只要有一种,就足以流芳青史。苏东坡是大文人,也是大美食家,他平生最爱吃的,就是鱼。而且,大多时候,他是自己下厨亲烹,从他留下的文字来看,苏东坡无疑是一个烹鱼高手。他受贬于黄州时,曾写有《煮鱼法》一文,文中说:“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或鲤鱼治斫, 冷水下。入盐于常法,以菘菜笔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掩办,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橘皮片,乃食。”这种做鱼的方法,实际就是今天东坡故乡四川眉山仍然保留的水煮鱼。苏东坡的诗文中,有大量写鱼的篇章,现在以东坡命名的鱼品,不下十余种,如东坡糖醋鱼、东坡鳊鱼、东坡墨鱼、东坡五柳鱼等等,其中,东坡墨鱼至今仍是川中一道名菜。

东坡墨鱼原名墨头鱼,千古以来,就活在四川乐山凌云山和乌龙山脚下的岷江之中,是一种嘴小、身长、肉多的黑皮鱼。原先当地也用它制做菜肴,但并无名气。后来,关于此鱼有了一种传说,说是苏东坡在凌云寺读书时,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其味如东坡诗文之妙,人们便称它为东坡墨鱼,从此闻名四方,成为川江三大名鱼之一。现在到四川乐山的中外游客,都以品尝此菜为乐事。 墨头鱼治净,顺剖为两爿,头相连,两边各留尾巴一半,剔去脊骨,在鱼身的两面直刀下、平刀进剞六七道刀纹(以深入鱼肉2/3为度),然后用精盐、绍酒抹遍全身。将葱白先切成7厘米长的段,再切成丝,漂入清水中。香油豆瓣切细。 炒锅上火,下熟菜油烧至八成热,将鱼全身粘满干淀粉,提起鱼尾,用炒勺舀油淋于刀口处,待刀口翻起定形后,将鱼腹贴锅放入油里,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 炒锅留油50克,加猪油50克,下葱、姜、蒜、香油豆瓣炒熟后,下肉汤、白糖、酱油,用湿淀粉勾薄芡,撒上葱花,烹醋,放麻油,快速起锅,将味汁淋在鱼上,撒上葱丝即成。凡吃过这道鱼的,无不啧口相称“芳香妙无匹”。苏东坡在《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一诗里写道:“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可见,鱼对苏东坡不仅是一道终生的美味,而且,还是永远的乡情。

川人好鱼,世人皆知。川菜以麻辣为特色,自然川人烹鱼,多以辣味出。辣鱼热吃,家常味中最常见的是豆瓣鱼,但是,这道菜并不只是净辣,还有在回味之中微带甜酸,才是正品。买回鲜鱼一条,草鱼或者鲤鱼均可,一斤半重左右最好。剖洗干净后,在鱼身两侧各剞几刀,用料酒、精盐、姜葱码味。20分钟后,锅中旺油,锅下旺火,油一定不能少,少则烂鱼,所以,以1000克为底限,实际耗油也就是二三两而已,剩余的油可以下次做鱼再用。待油熟七成,鱼入油中,炸至表皮浅黄,即可捞出。然后将炸鱼的油倒入存油罐中留待下次使用,洗锅重新置于火上,另放油至四成热,将剁细的郫县豆瓣在油中炒香,豆瓣数量根据个人口味决定,但是不能少于50克,70克左右为最佳,炒制豆瓣要用小火,等到油呈红色时,再加姜米、蒜米、葱花各15克炒出香味,随即加鲜汤、精盐、酱油(现在一些人做菜,动辄就用老抽,其实,过分的酱油鲜味,反而压住了需要调制的主味,不为善烹者取)、白糖、15克左右的醋(醋量的掌握最为重要,少则不香,多则酸口,开始可少一些,尝汤后觉得不够再加),同时放鱼进汤,用中火烧鱼,中间需得将鱼翻面,在鱼刚熟之即,立即把鱼起锅装盘,然后在锅中的汤汁里以葱花、鸡精、少量醋、水淀粉勾浓芡汁,淋入盘中鱼上。炸鱼油温要高,烧鱼时间要短,是这道菜的要诀。

豆瓣鱼是川鱼辣吃的典型菜品,几乎家家馆子都有得做,但是,火候、味道俱佳者甚少。我自己做鱼,不喜油炸,爱好软烧,觉得鱼鲜更浓,许多人说这样做鱼的土腥味太重,其实,去腥之法很是简单,除了用料酒、精盐、姜葱码味去腥外,还可在鱼码味之前,将鱼在滚水中汆烫一下,行中人叫“飞一水”。将鱼飞水的做法,可以使鱼的外表马上凝固成型,既去腥味,又能保持鱼型的完整,还可使鱼体内外渗透有所节制,有利于鱼鲜不失。飞水时,手提鱼尾入锅,水要宽,时间不能长,鱼皮变色即可。我觉得大多数鱼,倘若以清蒸之法烹制,都应该飞一飞水,这样蒸出的鱼,比直接生鱼清蒸,要鲜嫩许多。

辣鱼热吃自是当然,然而,川菜中有一品辣鱼冷吃之法,颇见新意。同样是草鱼一条,同样是斤半左右,去骨刺,加工成鱼片,入滚水中汆至成熟时捞出,红小米椒切成短节子,黄瓜切成片。另锅起卤汁,起卤之法是另一学问,我在《老酱缸的回忆》中已有所述,此处不在繁叙。卤汁起好后,将鱼片、红辣椒节子、黄瓜片放进卤汁中浸泡30分钟,捞出装盘,下面放黄瓜片,上面放鱼片,红辣椒节子放在四周,再淋上少许卤汁,一盘下酒好菜就可以让你今夜和朋友们再次开怀,这品菜叫做辣椒泡鱼。如果觉得小米椒太辣,用新鲜红二金条也可。

对于四川人的吃鱼,很多外省人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说,四川人不懂鱼之鲜美,豆瓣、辣椒、花椒一大堆,而且动辄就是油炸,油腻,辣重,调料味道大,吃不出鱼的鲜味来。特别是广东人,本有同样高妙的粤菜作底,烹饪上不输于川菜,对水中之物的吃法犹有心得,因此,他们总认为四川人吃鱼是乡下佬吃豆腐,图个软和,吃个味大,可以多吃两碗饭。其实,这是对川人吃鱼的误解。的确,四川人因气候潮湿、居处多水,需得辛辣去寒除湿,所以,吃食常有麻辣;而且,四川盆地云雾缭绕的日子多,天时阴郁,也需得性子热的辣椒来解风散冷。但是,川菜百味,辣麻酸甜咸无一不有,咸鲜、清淡、浓香、奇味,都在川菜中洋洋大观,仅以麻辣视川菜,只见林中一叶而已。川江中最负盛名的江团、雅鱼、青波,在川菜中最地道的吃法,都不是麻辣,而是清蒸或者鲜烧,清蒸江团,就是川菜鱼品中不逊于天下鱼肴的名菜。

江团又名肥沱,虽然在四川和现在重庆市的一些江中都有江团鱼迹,但是,善食者均知,惟有乐山一段岷江中的江团,才是上品。这段江流,古称平羌江,李白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说的就是这里。平羌江有三峡,第一峡叫犁头峡,此处水深岸陡,水下洞穴密布,水质清寒,江波四散,苍翠的天公山横亘于江中,使江流形成一片深域,江团就生活在水下的石洞当中。捕捞这样的深水鱼,下网多是无用的,当地渔民用水竹编织的豪子或者用下冷钩之法,方能捕得几尾。现在,犁头峡野生的江团已几近灭种,好在人工已能养育江团,虽然其鲜美细嫩逊于野生,但是,只要烹制得法,仍不失为鱼中美味。

也许是厨艺一道自古各师其法,我吃过的清蒸江团,其做法居然都不尽相同。菜谱中关于这道名肴烹饪方法的介绍,也有五六种,谁是正宗,我不敢妄下断言。只是就我这个烹艺尚未入门的厨道学子来说,其中一品做法,是最令我叹服江团之鲜的。

如幸得江团一尾,又幸有两三斤重,其膘肥肉厚,正是清蒸的佳品。摘腮去内脏,洗净之后,一定要在宽烫的滚水中飞水。古人说“水居者腥”,江团长年生于深水之中,土腥味重,所以,所飞之水要宽要烫,到鱼皮伸展,皮色灰白时捞起,入清水中漂冷,再用小刀轻轻刮去鱼体上的涎液、鱼脊上的黑膜以及鱼腹上的白膜,入清水洗净。如此处理后的江团,土腥几尽,鱼型漂色完整,方是可待蒸之鱼。然后用净布把鱼身表皮水分抹尽,加料酒、姜葱、胡椒粉、精盐码味10-15分钟,进一步去腥,定下底味。接着,把加工好的葱段放在鱼下,冬菇丝、冬菜丝、姜丝均匀放在鱼上,以网子油一张,将鱼体包裹起来,放进盘中,就可入笼烹蒸了。现在一些号称卖清蒸江团的河鲜馆,基本上都是不包网油,直接上笼,我觉得这是减料偷懒,至少是用艺不精。江团难得,为厨者不要暴殄天物,大自然恩赐给我们这样珍奇的食物,我们总该用些心思,才好意思消化下去,只是潮流滚滚,人心浮华,道中人常常只有感慨而已。用网油包裹鱼身,一是网油受热后,脂肪溢出,使鱼皮滋润,蒸出的江团油润光亮,鱼肉嫩滑鲜香;二是可以保护鱼皮,以免鱼皮在高热的蒸气下破裂,影响鱼型的完整。蒸鱼有两点非常重要,其一:要火足气旺,一气蒸好,中途千万不能闪火;其二:两三斤重的鱼需要蒸上40分钟左右,时间一定要掌握好,如果不用网油,20多分钟就可。蒸好的江团还要入清汤中上罐,才是上桌完品,有在蒸好的鱼身上撒些葱丝,再用沸油淋上去的,这是不入正道。厨家说:“汤为菜之根。”吃清蒸江团,一定要用特制的清汤泡养蒸好的鱼,使肉之细嫩与汤之鲜醇两美合一,相得益彰,才能彻底体现出清蒸江团的清鲜味美。清汤的制法我在另文中已有叙述,在《好汤是如何炼成的》一文中,更有详法,与我同好者可以作为参考。

江团入席,并不是就这样直接夹吃,还要配以味碟蘸鱼。味碟为姜汁型,特点是姜味醇厚、咸鲜微辣、醋味爽口绵长,在咸鲜适口的前提下,重用姜、醋,配料大致为姜茸20克、醋20克、精盐5克、酱油15克、味精或者鸡精2克,小磨香油10克。嫌香油气味重的人,也可不用香油,如我就是。这样的味碟蘸吃江团,助香、去腥、解腻、提鲜,使江团的鲜美与之渗透融合。如此鲜烹清蒸的江团,可于佳节敬老,可在良时待宾客,只是不可独食,品鲜后无可言者,美味之憾也。

6

犹如乘舟吃野鱼已是“此情可待成追忆”,鲜吃江团也是“人生难得有几回”。其实,对于那些把鲍鱼、熊掌、燕窝、鱼翅一类名贵之物搞得堂皇精深的大厨们,我是敬而远之的,不说他们基本不是为自己烹饪、大多是为豪富们的排场显贵摆阔,就是烹艺一道,也谈不上高卓清妙。就像靠珠宝玉器装饰起来的女人,再妖艳也算不上令人动心的美女,靠材料的希奇名贵做得佳宴的厨师,终究是个俗厨,川江中的绝大部分名鱼,像江团、雅鱼、青波、水密子、石爬子、岩鲤、桂鱼、长江鲟、乌鱼,本身就是刺少肉嫩,只要不是恶做,自然都有七分鲜美。见过繁华、得了天地的厨师,要能够把普通之物,做得像名贵菜肴一样叫人称道,爱不舍口,才算不枉担了厨师中一个师字。人生百艺,化繁为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才是境界。我识得的几个厨师,大多有绝艺在身,但是平日里,举手投足平平常常,爱做的菜也是简简单单,在做鱼上,他们真正让我景仰的是,能把鲳鱼清蒸得不比江团少鲜缺嫩,能把豆瓣鱼、糖醋脆皮鱼、藿香鲫鱼这些连小餐馆也在卖的平常鱼菜,做得形美味正,老嫩浓淡,拿捏得如同天造地设,真本事也!

其中,我学做了一道清蒸鲳鱼。小时侯,我认为鲳鱼是天下最好吃的鱼,因为读过毛泽东的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所以,心想他老人家吃了都要吟咏的鱼,一定贵重得要命,长大了才知道,鲳鱼只是长江中一种普通的常见鱼,毛泽东一生的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但他生活的简朴,却是很多为官者应当引以为楷模的。清蒸鲳鱼其实和其他鱼类的清蒸差不多,去腮刮鳞,剖洗干净,飞水码味,同样是料酒、姜葱、精盐,只是码味时间可以稍长一些,为了突出川味的做法,我除了用姜丝、葱段、蒜片之外,还略加了一点生花椒,均匀放在鱼身周围,然后,淋上蒸鱼豉子,调入一点花生油,即可上笼清蒸。不放油,肉质不会嫩气,而且,由于鲳鱼不如江团、雅鱼那样细腻,所以,火候时间的掌握非常关键。一定要在水滚沸上大气后,才可入笼;蒸的时间不能长,一条斤半左右的鲳鱼,5-7分钟就行了。其他名贵鱼品蒸久一点,不会太损其嫩,而鲳鱼就会变得又老又柴。也有人是蒸好后才淋入蒸鱼豉子、放上葱丝的,我觉得那样做,调料的鲜香不能尽兴,还是先入为好。

鱼品的做法几乎包括了烹饪的全部技艺,而且鱼的一身除内脏之外,鱼鳞、鱼翅、鱼鳍、鱼肚、鱼籽皆可做成美味佳肴。做汤、清烧、干烧、红烧、溜炸、浸泡、清蒸、熏卤,各有其法,各得其味。我曾经吃过一次全鱼席,桌上十几道菜,全是用鱼为主料作成,真正让我感到,为了一个美食的目标,五湖四海都走到一起来了。我想,如果我的烹技有一天能如此这般做出一席鱼来,让我一生中许多相忘于江湖的朋友,在美鱼醇酒中,怀念曾经有过的日子,我就不枉热爱过烹艺之道,一个能做出好鱼来的厨师,应该算是进了厨艺的门槛了。想起那时江湖如歌,人生激情如疾风骤雨,虽然,江湖夜雨一尾鱼的昨日已经很难重现,但是,心中有江湖尚存,就总会还有以诗意与鱼相遇。

子非鱼,子岂知鱼之乐?

子非我,子岂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与我同口,当与我同知食鱼之乐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