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长久以来对王阳明感兴趣,但一直不得要领 -- 耶林

共:💬53 🌺6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中西哲学对伦理学和本体论的见解

西方哲学诞生之初,本来就是纯粹的本体论,无论是泰利斯的“水本原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还是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都是在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理性思维来探讨宇宙的本原,而巴门尼德则首先用思辩的形式研究“存在”(being)的性质。这条自然哲学的路线走到最后,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按照西方的传统说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是苏格拉底。他率先强调“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要人在内心中寻找与世界本原相符的原则,再以这些原则去规定外部世界。而他的徒弟柏拉图首先将真善美等理念外在化为世界本原,也就是本体论与论理的混同。这个传统被其后的西方哲学继承,直到现代西方哲学的兴起。

至于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可见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其中又以此段写的最为精彩:

“正如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刊的手稿中指出的:‘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知识和德性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修养过程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萌,丧失他的宇宙。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这些都不能分开,所以在他身上存在着哲学家的合命题,这正是合命题一词的本义。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于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坐在靠椅中,处于人生之外。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