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淝水大战的前前后后一,请各位方家指教 -- 闲云野熊

共:💬319 🌺16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淝水大战的前前后后(七)

四、出征

公元382年冬,苻坚召集群臣于太极殿,将独运于心很久的打算公之于众:“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略计兵杖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

秘书监硃彤曰:“陛下应天顺时,恭行天罚,啸咤则五岳摧覆,呼吸则江海绝流,若一举百万,必有征无战。晋主自当衔璧舆榇,启颡军门,若迷而弗悟,必逃死江海,猛将追之,即可赐命南巢。中州之人,还之桑梓。然后回驾岱宗,告成封禅,起白云于中坛,受万岁于中岳,尔则终古一时,书契未有。”坚大悦曰:“吾之志也。”

左仆射权翼进曰:“臣以为晋未可伐。夫以纣之无道,天下离心,八百诸侯不谋而至,武王犹曰彼有人焉,回师止旆。三仁诛放,然后奋戈牧野。今晋道虽微,未闻丧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谢安、桓冲,江表伟才,可谓晋有人焉。臣闻师克在和,今晋和矣,未可图也。”坚默然久之,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对曰:“吴人恃险偏隅,不宾王命,陛下亲御六师,问罪衡、越,诚合人神四海之望。但今岁镇星守斗牛,福德有吴。悬象无差,弗可犯也。且晋中宗,籓王耳,夷夏之情,咸共推之,遗爱犹在于人。昌明,其孙也,国有长江之险,朝无昏贰之衅。臣愚以为利用修德,未宜动师。孔子曰:‘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愿保境养兵,伺其虚隙。”坚曰:“吾闻武王伐纣,逆岁犯星。天道幽远,未可知也。昔夫差威陵上国,而为句践所灭。仲谋泽洽全吴,孙皓因三代之业,龙骧一呼,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越曰:“臣闻纣为无道,天下患之。夫差淫虐,孙皓昏暴,众叛亲离,所以败也。今晋虽无德,未有斯罪,深愿厉兵积粟以待天时。”群臣各有异同,庭议者久之。(《晋书苻坚载记》)

后来苻坚又与其弟苻融单独交谈,其实是希望苻融能够支持其主张,不料苻融依然反对。不过这时苻融因为没有外人,倒是把真实的原因说了。其实大家对什么天道、正朔什么的也没有太多想法,主要是觉得鲜卑人在朝中太多,看着不顺眼,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另一方面苻融对老是打仗也有些顾虑,氐族精英在战争中有很多伤亡,不断打仗也很疲惫,所以苻融不想打。苻坚一听就火了,在群臣反对时因为理由很操蛋他能控制得住,但苻融把真话一说,他就有点忍不住了,这是典型的革命意志衰退呀。

苻坚南伐的理由前面已经讨论过了,这里不再多说,但这些理由不能对群臣公开讲,他不可能公开说说我对自己的继承人并不放心,如果晋人有一天开了窍反攻倒篡我们都得完蛋,也不能说我们氐人其实很落后,得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用外族治国才行。他指望苻融能够理解他的苦衷,但苻融连进取精神都没有了,只想收成得过且过。所以苻坚很郁闷,申斥苻融:“汝复如此,天下之事,吾当谁与言之!今有众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称令主,亦不为暗劣。以累捷之威,击垂亡之寇,何不克之有乎!吾终不以贼遗子孙,为宗庙社稷之忧也。”

冠军慕容垂趁机对坚说:“陛下德侔轩、唐,功高汤、武,威泽被于八表,远夷重译而归。司马昌明因余烬之资,敢距王命,是而不诛,法将安措!孙氏跨僭江东,终并于晋,其势然也。臣闻小不敌大,弱不御强,况大秦之应符,陛下之圣武,强兵百万,韩、白盈朝,而令其偷魂假号,以贼虏遗子孙哉!《诗》云:‘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陛下内断神谋足矣,不烦广访朝臣以乱圣虑。昔晋武之平吴也,言可者张、杜数贤而已,若采群臣之言,岂能建不世之功!谚云凭天俟时,时已至矣,其可已乎!”坚大悦,曰:“与吾定天下者,其惟卿耳。”赐帛五百匹。(《晋书苻坚载记》)。

很多人说慕容垂心怀叵测,故意劝苻坚伐晋而从中取利。早在前秦灭凉时,阳平国常侍慕容绍私谓其兄楷曰:“秦恃其强大,务胜不休,北戍云中,南守蜀、汉,转运万里,道殣相望。兵疲于外,民困于内,危亡近矣。冠军叔仁智度英拔,必能恢复燕祚,吾属但当爱身以待时耳!”公元373年,慕容农私言于慕容垂曰:“自王猛之死,秦之法制,日以颓靡,今又重之以奢侈,殃将至矣,图谶之言,行当有验。大王宜结纳英杰以承天意,时不可失也!”垂笑曰:“天下事非尔所及。” (《资治通鉴卷104》)鲜卑贵族心怀复国之志不足为奇,古之成事者当真万众一心者几何,成就大事的人当可笼络各种心思不一的人,发掘其共同之处,防微杜渐防止其异心成为现实动作即可,不问自己如何,乃欲众人皆无条件从己,岂不惑乎!我以为慕容垂或许内心一直有复燕之志,但其伐晋之建议却并非奸计,而是实情,若苻坚伐晋成功,天下一统,慕容垂只能甘作韩白;若苻坚折戟沉沙,自然英雄有用武之地。此英雄之谋也。所以慕容垂并不应和慕容农的说辞。

另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很多人都说苻坚伐晋是一意孤行,不听劝阻,说凡是同意伐晋的都是心怀叵测的异族或阿谀奉承之辈,其实这里明明有朱彤赞同伐晋,朱彤可是上过战场、有过独挡一面领兵经历的人,此外既然群臣各有异同,庭议者久之,说明支持伐晋主张的还有不少人。

公元383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七月,苻坚下达了总动员令: "吴人敢恃江山,(僭称大号,轻率犬羊,)屡寇王境,宜时进讨,以清宇内。便可戒严,速修戎备,发州民,则十丁遣一,兵居门在灼然者,为崇文义从。朕将登会稽,复禹绩,伐国存君,义同三王。其以司马昌明为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郎,势还不远,可并为起第。"八月戊午,遣征南大将军阳平公融、骑从张蚝、抚军大将军高阳公苻方、卫军梁成、平南慕容暐、冠军慕容垂,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甲子,坚发长安,戎长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太平御览卷122》引《十六国春秋 前秦录》,括号中文字据同书卷322补),战争的帷幕终于拉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