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散记】康熙与罗马教庭使节关于“上帝”的辩论 -- 神州遗少

共:💬60 🌺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东正教并非未进入中国

1714年雅克萨一战,康熙俘获俄军民99人,其中50多人押往北京,编入镶黄旗,此中有一人为教士。此人老死后,在京俄人要求再派,经过朝廷允许,获得俄皇送来的替补,并长久以往,形成惯例,直到十月革命。

东正教教士在京期间也进行过传教,但并不成功。北京东正教教徒最多时,俄汉两裔加起来不过400多人。教士本身的素质也不高,贪污清、俄两政府的公款(应为俄人算旗人,有清政府的规银)、酗酒、放高利贷、与非教徒陷入民事纠纷、盗卖教会圣器,甚至有易装癖。有少数积极的,也是干干帮俄政府通融,收集军事、民事方面的情报。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教徒在苏联官方教会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正教会,但主要成员已经都是鸦片战争后移入中国的俄罗斯族。后来政治局势不稳定后,俄罗斯族身为白种,很容易获得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移民签证,纷纷脱逃。到文革,中国正教会正式宣告结束。文革后也未在恢复。

现在北京仍有极少数中国东正教教徒,主要前往俄罗斯大使馆附属教堂礼拜。俄罗斯政府要求中国政府恢复正教教会,中国政府一般都借故推托。

外国进入中国传教,如有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借助文化优势。鸦片战争后,教会后面的实力很大程度上是其背后差遣国的实力。在中国留下影响的国家也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国。当时一些比较弱的国家,如瑞典,也往中国派差会,但基本无所斩获。这些国家的影响,也反应在他们的传教活动上。比如同是圣公会,英国的差会从来与美国的差会泾渭分明,甚至借理由拒绝对方参加自己的礼拜。很多信徒也表现对差遣国文化、精神、乃至国家利益上的认同(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否则不会有三十年代的四川天主教自立运动和建国时由圣公会带头的三自运动)。

中国现在的状况是很复杂的。很多农村地下教会,已经脱离了原来外国的影响。吸取中国本土宗教的影响后,与FLG和白莲教无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方闪电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