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经济观察】一地鸡毛的经济学理论 -- 陈经

共:💬46 🌺10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周末经济观察】一地鸡毛的经济学理论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搞经济的环境非常不好。外部遭到敌视封锁就不用提了,内部主要的问题是没法说真话。假话说得不好都有危险,何况说真话。出了问题,都没法正经讨论。经常是乱子越闹越大,乱到只好承认现实的情况下,才开始救火。

这个危害中国人认识非常深,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多少年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情况慢慢好转。从现在的舆论环境来看,出了问题,至少各方面都是认的。用政治攻击手法说事,容易引起反感。相对的,西方社会有一套麻烦的民主制度,某些情况下,反而没法说真话。我坚定地认为,人民就是直肠子头脑简单直觉短视的,很容易被忽悠,群体选择错误是常态,政治家的成功取决于对这个真理的认识程度。因为要讨好短视的人民,所以经常要说假话,所以民主治国就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推卸责任。社会搞不定啥事了,就让人民来瞎选,就没人有责任了。如果其它根基打得不错或者运气好,社会发展得不错,民主就是一种奢侈游戏,玩玩也无所谓。发展中国家玩这个的,基本是个死,这是我对发展中国家靠民主发展不起来的一种解释。世事变换很快,新兴国家来挑战了,也有可能连发达国家玩民主都会出事。群众要继续过好日子,但又事实上麻烦大了,不能按民众的意思来。

中国的麻烦不是这样的。从舆论环境来说,中宣部有一个很可笑的控制理论。你说什么无所谓,但只要我有控制你的能力,就假设问题不大。而控制本身,也是官样文章,禁止发表,网络上弄关键词,全是形式主义。中宣部是在混事,避免麻烦,不是在认真搞宣传或者舆论控制。所以,比西西河言论“反动”得多的境内网站反而不会被封。由于中宣部自残式的退化,中国的舆论环境显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控制之下荒唐的宽松,什么样的言论都有。局外人非常难于理解中国人脑子里到底在折腾些什么。说民众被官府愚弄,好象也不是,民众并不相信官方宣传。说民众反政府吧,也不太对,在西藏奥运等事上民众还跳出来帮政府对抗外国。应该说中国人民被折腾得只好独立思考。这种环境表面上不好,但实际上中国人思维相当开放而活跃。

近年来其实没有啥特别大的事。政治上非常稳定,主要就是经济政策糊涂得很。为什么说很糊涂?到不是说谁错谁对,而是情况特别混乱。上星期关于要不要继续从紧的调查,60位经济学家里47%说不要。具体看每人的说法,都是那些熟套词句:通胀、就业、出口、升值,谁都显得有些道理,可是分歧就这么大。不仅是从紧问题,升值、房地产、转型,很多问题都是吵个没完,各有各的看法。也不仅是经济学家在吵,整个社会舆论都卷进来了。近来中国崩溃论危机论经过改头换面以后,调门明显升高,关于中国发展是好是坏的争吵也是没完没了。

某种程度上,这是经济学的胜利。可能十年前,没有哪个关心政治时事的人会去研究经济,多半折腾啥民主自由社会契约了。现在可不一样了,媒体上经济学家越来越活跃,业余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西西河经济版就可以看出来,专业的业余的都有不少可说的。我较早认识到了这个道理,觉得要思考经济问题。就象搞哲学的不懂物理会成为胡扯,研究社会也得去想经济问题。但我觉得,现在经济学理论的麻烦不小,可以说是一地鸡毛,表面的兴旺下,是深层次的无力感。

我觉得从前中国搞经济的时候,没有啥理论,但是挺有劲的。要按当时的经济学理论,中国做的这些事全都匪仪所思,早崩溃八百回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这种离谱的转型,瞎摸一气,这样一个系统怎么可能存在?当然,经济学家后来想出了办法,说中国的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可以解释的,这个做法合乎于啥人以前说过的什么XX道理,那个做法其实是YY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又都给解释回去了,放到了经济学理论的框子里。所以成功了,是经济学的胜利。

慢慢的,媒体上经济学家越来越多,海归经济学家回来混的越来越多。以前朱镕基说:我的学生怎么都不回国?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一捞一大把,搞经济的想回国混个好职位都不容易了。经济学术人才增多了,应该是个好事吧?我看,这还得两说。

我觉得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学家治国。我非常不高兴地看到,温总理似乎相当依靠经济学家出主意,推出了很多理论意味浓厚的经济政策,“土性”越来越少。象货币政策从紧,写到政府工作报告上,我认为就是一个很不对劲的事。我觉得以前的报告风格不错,目标说得很详细,而且确实是着手在实现,但具体怎么做,这个没必要说。对于中国的建设目标,这个争议不大,全民都有了共识,要科学发展,写到报告上很好。你说要控制通胀,要稳定房价,出口转向内需,都很好。但“从紧”这种事,有没有共识?实际是没有的。也不是说“从紧”就是错的,但不能因为总理采用了谁的建议,那就是对的,这没有道理。没有共识的事,最好就是摸,保持一个随机应变的心态,有情况就随时调整。

我看这就有了俄罗斯搞经济改革失败的风格,理论先行,实践滞后。经济学家爱搞理论,但说句不客气的,多半是在一个小圈子里互相吹捧。真要拿出来见真章,不管是搞预测还是解决问题,实在太不可靠了。我不是搞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家虚无论,有经济学常识是搞经济的前提,这方面经济学家贡献不小。但面对实践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哲学,理论是不可靠的,最好把理论忘了,从经济学中出来。学棋一样,高手要打谱,但更要把棋谱忘掉。

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中国政府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让经济学家惊呼不可思议使劲研究。而不是被经济学家收编了,搞起了从西方货币经济学理论发展而来的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把经济学家当工具,而不是被经济学家挥斥方酋。我现在明显感觉到经济学家的言论很不对劲,越是水平一般的,越是对经济学的局限认识不清。很多经济学家一大篇道理讲下来,然后说要如何如何做,雄辩得很。另一个经济学家也是一大篇道理,建议的政策却可能完全相反。这不是经济学家人品不好或者故意骗人。这说明经济学理论,现在的状况就是一地鸡毛。

现在中国舆论环境能说真话了,这很好。但要警惕另外一个倾向,就是专家治国。专家即使意见一致,也可能犯大错,何况吵成一团。专家无非是某种资格认证,真正有水平的地方只是一小块,一不小心就会捞过界,犯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大。有人说我是个业余的,那么多专家应该比我强。这就是某种专家崇拜。不是说我有多厉害,而是对专家的局限认识不清。

那么应该怎么办?这有一个度。专家当然是好东西,就看你怎么用。要把专家当工具,自己还是要争取明白。所以自己懂经济很重要,哪怕水平不是很高,都比被专家忽悠好。所以,就要提倡对专家的怀疑精神,这是搞科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则,高水平的专家都是支持的。

如果自己实在是不太懂,那怎么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不能强求。专家们一多,事情就容易糊涂,这理论那理论,越搞越复杂,黑话越来越多,确实不容易明白。这种情况下,就要保持灵活性了,知道容易出问题,那么就坚持实践第一。不管专家怎么忽悠,不管专家以前多牛,都要他们提前预测一下效果,过段时间要拿出实践成果,自己老实评估,也要让专家互相评估。我认为这是一种工作方法,就算没法最好,也要争取尽量减少危害。最怕的就是偏听偏信某一类专家,一条道跑到黑,容易出事。

比如现在搞了一阵子从紧,出来一些问题了。中小企业很不好混。那么怎么办?我看还是老实评估的好,承认从紧也是有问题的。你可以说要继续从紧,我实际并不在乎。但你不能大搞舆论宣传,说“从紧”多么多么光荣正确,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搞经济的态度,这是中宣部的风格。这么多人有意见,实际经济情况运行出了这样那样的乱子,那还是低调一些的好,沉下心来想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本市场一片混乱,股市暴涨暴跌,高房价绑架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这不是靠搞宣传能混过去的。我看还是要拿出一些“土”办法来,哪怕声称是“从紧”的补充都行,来尽量解决实际问题。多考虑一些实际问题,让经济学家都来想办法,而不是大搞理论推导论证某套宏观政策组合“合适”。少搞理论混战,中央选派支持这一套。我看中国经济需要的是大胆创新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某一种货币与财政政策组合。一地鸡毛的经济学理论,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