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关于《离骚》中头四句屈原的口气 和虎兄与九兄 -- 任爱杰

共:💬17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讨论】关于《离骚》中头四句屈原的口气 和虎兄与九兄

虎兄发了一篇履虎尾:【原创】《离骚》首章试译将《离骚》的头四句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翻译成

伟大的高阳氏的后代,

辉煌的伯庸的儿子,

虎年、虎月、虎日,

三头于菟相逢的时刻诞生的,

此人便是——

老子!

老子!

老子——

这就引出了一番关于屈原是不是有这么狂傲的争论。

九兄认为屈原应当是很谦和的一个人,有傲骨而没有傲气,所以在他的大作九霄环佩:【原创】也说《离骚》首四句翻译中就译成相当平直的:

我是高阳氏的后裔,

伯庸是我的父亲。

北斗星指向正月的时节,

我降生在立春的清晨。

在下一时手痒,也来翻译:

从伟大的高阳传下的神裔,

我父乃高贵的伯庸,

摄提星闪耀的正月里,

我降临在这立春的凡尘。。。

遭九兄批评,认为完全是天神下凡,高高在上的口气。与九兄探讨了几贴,意犹未尽,故在这里综合一下我的看法。

《离骚》最初是用什么语言写的很难说。楚地的方言和中原通行的雅言相去甚远。现在看到的本子是不是经过了翻译也不一定。不过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要讨论的是屈原到底是如虎兄说的那么张狂(虽然我觉得虎兄戏说的成分多点),还是如九兄说的那么谦退。

从现在传世的《离骚》版本来看,诗中主角的气势是很大的。虽然开头不过说主角的身世,但到了后来气魄就越来越大,文采越来越瑰丽。主角上天入地,横越四海,要与神人交接,驱使圣兽为仆。因此这开头几句无论如何都不能太平淡了。不然和后面的气势就无法相呼应了。

屈原的整个作品,贯穿始终的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傲和痛苦。写《离骚》的时候,正是他被贬逐不得意,从而转向文学创作的时候。在《离骚》里他要表达的也是一种有些颓废,有些看穿,但又绝不甘心的情绪。

我的感觉,这头四句,屈原并非是浅薄得在说自己高贵的血统。而是用了在后世看来相当晦涩的隐语,来营造一种神秘的气势。

《离骚》一般认为是屈原自况。但是如果注意一下主角的名字“正则,字灵钧”就很有意思了。《史记》中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诗中屈原把自己的名字弄了个隐语。王逸解释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这口气多大?

而主角的生日,仔细翻译过来就是“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这有什么奇特之处呢?原来古代相信“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生于寅年寅月寅日”也算是上应天象吧。这又是多么的自傲?

后面几章集中说了主角勤奋努力,才华出众却不得伸张,反而遭到中伤迫害,于是愤世嫉俗,却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然而字里行间,我体会出的是其因为孤高,而透出一种隐隐的落寞。而这种落寞是从一开始就存在了。

作为宗室贵族,他当然自视甚高。而特地在开头扯出家谱也是有一定的目的在内。我的感觉就是他想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并不是虎兄笔下的那种张扬狂傲。同为楚人的刘邦项羽或者会有这种张狂,但屈原却不是不读书的刘项,没有这么直接了当。不然屈原接下来就该在诗里说“彼可取而代之”了。

而九兄主张的谦退平直也不足取。屈原并非谦退之人。在诗中他一再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对“误解”自己的君王的痛心,对“党人”的痛恨。如果译作如此平淡的开头,又如何体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与众不同呢?

这种与众不同可以说是自信,也可以说是自傲,也可以说是孤芳自赏,但绝不是和光同尘,看穿世情。

所以我翻成“摄提星闪耀的正月里,我降临在这立春的凡尘”。诗人本是天人,奈何落入凡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