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驽马记 -- 慕容无言

共:💬22 🌺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侧步走马实在不是穷人玩得起的

对侧步走马没有野生的,都是后天调教的,而且调教起来极耗精力。需要在小马刚出生还没站起来之前,就在对侧的蹄上捆上两端带绳套的木杆,这样它在走出第一步时就只能是对侧步,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长大了就成了对侧步走马了。

问题时马是一种群居、胆小的动物,对与己不同的动物哪怕是同类都不会接受,对侧步马和交叉步马很难合群,甚至如果母马是交叉步马,小马是对侧步马,母马都不会给小马喂奶!这样要喂奶就要把母马的眼睛给蒙上,如果喂奶的不是亲生的母马还要接母马的马尿给小马擦身统一体味,麻烦大了。小马一天要吃好多次奶,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一匹马没两三个人伺候是绝对顶不住的。要是不喂马奶也行,不过小马的免疫能力和消化能力就要差很多,成长的也慢。而且繁殖对侧步马一次最好要四、五匹以上,形成个马群,不然独马长大后往往胆怯懦弱难作好马。潘帕斯草原上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对侧步走马的种群,繁殖起来就要容易多了,也容易出好马。我这是听一个开马场的朋友说的,他亲自到阿根廷考察过,应该不假。

对你链接的那篇文章说山丹马场有一出生就走对侧步的马我有些疑惑,因为我认识的那个马场主说过,潘帕斯的对侧步走马生出来的小马,如果不从小调教,自己走起来还是交叉步,所以潘帕斯的对侧步走马数量也在减少。难道山丹马已经成功将对侧步伐固化到基因中了?这可是太难得了!

由此推想,在生产效率较低的古代,大规模调教对侧步马要耗费的人力应该是农业社会很难甘愿承受的,如果有也只能是汉武帝一朝所能见到的胜景吧。其他时间应该只有富贵人家玩得起了。

另外说到战马,就我所知冲锋陷阵的都是交叉步马。我看过奥地利皇家马术场的马术表演,好战马在主人的马刺刺激下可以前踢、后踹,原地团身跳起两米多高,甚至还可以在跳起时转换方向。据解说人讲这些动作是近代骑兵被步兵围住时的标准解围动作,不是马戏杂耍的花哨之举。而对侧步马很难跳的如此灵活。所以我想,有了马镫的古代骑兵一人数马,应该是长途奔袭的对侧步马和冲锋陷阵的交叉步马相配合的,不会完全是为了长途换马。因为如果一匹马一天跑了十个多小时,不管它驮没驮人接下来两三天都不可能再跑多久了,就是长途赛马一天也就是跑六到八小时,这还要控制马速才能让马连续坚持几天时间。正常骑兵的机动速度都是一天不会超过两百公里的,跑远了遇到战事马没劲就麻烦大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