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衲子、环佩、喜欢看及渔舟等兄作 -- 不同的蚕

共:💬88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师兄筚路蓝缕,梅花香自苦寒来啊!推荐一本悟后仍有参考价值的书:

《禅——悟前与悟后》萧平实 居士 述 四川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1430323)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内容简介

本书有次第地说明佛教禅法知见及参禅应有之功夫,明心见性应具之条件并提示修证上常见之谬误及悟后起修之道。亦咐嘱正法之永续流传、灯灯无尽,提供一切未离隔阴之迷的再来菩萨一盏明灯。

目录

第一篇 悟前

第一章 前方便

第一节 闻法阅经,建立知见

第二节 闻时记忆,闻后思惟

第三节 培植福德,广结善缘

第四节 受持佛戒,发菩提心

第五节 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

第六节 忏悔业障,深信因果

第七节 消除慢心

第八节 发大愿心

第二章 正修行

第一节 谨慎选择教禅之善知识

第二节 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

第三节 深解第一义经典

第四节 参究的方法

第一目 简介话头

第二目 简介公案

第三目 参究的方法

第五节 禅法知见四十则

第一则 建立信心

第二则 要有求悟的企图心

第三则 要有精进心

第四则 要有长远心

第五则 要除掉私心和诤胜心

第六则 除聪明伶俐心

第七则 要远离妄心

第八则 要远离生死心

第九则 应发大愿心

第十则 随时随地不离参禅

第十一则 注意安全,因时因地制宜

第十二则 保持充足睡眠

第十三则 注意饮食营养

第十四则 暂离一切外务攀缘

第十五则 常念生死无常

第十六则 参禅应依善知识

第十七则 勿与人诤论禅法

第十八则 参禅不可怕喧求静

第十九则 放松身心

第二十则 参精进共修要有婴儿行心态

第二一则 功夫须绵密

第二二则 不可求多闻

第二三则 不可广阅公案

第二四则 修定非禅

第二五则 应明三乘入道初门差别

第二六则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第二七则 离心意识参

第二八则 不可在光影门头认识神

第二九则 不可将心待悟,亦不可作无事会

第三十则 不可死守坐禅怕做事

第三一则 不可揣摩悟境

第三二则 定境非悟

第三三则 感应非悟

第三四则 鬼神示境非悟

第三五则 神通、鬼神通非悟

第三六则 一念不生之心是定心,非真如

第三七则 放下与提起

第三八则 禅学非禅

第三九则 具参学眼目,方识善知识

第四十则 佛法非禅,禅法非禅

第六节 疑情

第一目 疑情不能发生的缘故

第二目 疑情五阶

第三目 忽略现实阶段不一定要经历

第四目 疑情的忽略现实状态与一念不生的入定不同

第五目 参究必须有念--疑念相续,才能开悟

第七节 略谈幻觉与魔扰

第一目 幻觉与幻境

第二目 魔扰与魔境

第三目 如何避免魔扰

第四目 求悟必须要有因缘

第五目 劝人修福应观因缘

第二篇 悟时与悟后

第一章 悟之表象与种类

第一节 悟之表象

第二节 悟之实质

第三节 渐悟与顿悟

第四节 开悟不可以说吗?

第五节 悟之种类与正受

第一目 解悟三关: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

第二目 证悟三关

第一则 破本参

第二则 破重关

第三则 破牢关

第二章 禅悟正受及诸功德

第一节 禅悦正受

第一目 觉明现前

第二目 定慧等持

第二节 见地正受

第一目 戒的见地

第二目 定的见地

第三目 慧的见地

第三节 解脱正受及诸功德正受

第一目 断三缚结

第二目 五欲执着之减除

第三目 舍弃怨恼

第四目 离谄媚心

第五目 消除慢心

第六目 修定迅速

第七目 日用能知

第八目 能生他受用功德

第九目 功德正受非于悟时一时俱足

第四节 禅悟证空与楞严大定证空不同

第一目 参禅是般若法门,非禅定法门-

第二目 楞严经开示之修道次第

第三目 五阴尽相非属禅悟所得境界

第五节 禅--非仅禅宗有之

第一目 净土宗之禅

第二目 密宗之禅

第三目 禅--非仅禅宗有之

第八节 证果

第一目 菩萨初果--须陀洹

第二目 菩萨二果--斯陀含

第三目 菩萨三果--阿那含

第四目 菩萨四果--阿罗汉

第五目 初禅非初果

第六目 初果非初地

第七目 深观后始得判果

第八目 菩萨证果不同声闻证果

第九目 大乘亦有四沙门果

第十目 果是施设

第三篇 悟后起修 自度度他

第一章 修除习气 增益见地 深八禅定

第一节 增益见地 断思惟惑

第一目 解悟者应求证悟

第二目 证悟者应求见性

第三目 阅经印证 学四悉檀

第四目 思惟修

第二节 修除烦恼 改变习气

第一目 有疑速须问

第二目 开放心胸

第三目 除诤胜习

第四目 扫除慢心

第五目 勿急度人

第六目 心存感恩

第七目 严防阴魔

第八目 深入思惟 增益见地

第九目 自悟者须见真知识

第十目 习气烦恼非因悟一时俱除

第二章 自度:修学三昧

第一节 进修禅定三昧 永离隔阴之迷

第一目 修学禅定三昧

第二目 悟后修定 乃是正行

第三目 修学禅定 除障为先

第四目 欲求见性 非必四禅

第二节 一切大心佛子应修四禅八定

第一目 一切佛子应修四禅八定

第二目 诸佛菩萨以四禅为根本

第三目 坐脱立亡非参禅究理之极则

第三章 度众:为众说法

第一节 度众应知

第一目 随缘度人

第二目 续佛慧命

第三目 行四摄法

第四目 度众即修行

第五目 应受菩萨戒 修六度万行

第六目 不得滥用神通度人

第二节 欲为禅师当自勘验差别智足方可为人

第一目 开悟明心公案三则

第二目 见性公案二则

第三目 智权密意公案三则

第四目 现代公案一则

第五目 牢关公案七则

第六目 南堂勘验纲要十门

第三节 荷担正法--教禅

第一目 平时自参自悟为主定期精进共修为辅

第二目 定期传授佛法知见

第三目 深勘学人免负因果

第四节 续佛慧命 燃无尽灯

第一目 授差别智令透纲宗

第二目 师友弟恭弘佛遗教

第三目 劝泯宗派门户之见

第四目 观察解行遣子弘法

公案代跋

附录一:禅门摩尼宝聚--公案拈提六则

附录二:见道报告数则

附录三:眼见佛性之见道报告一篇

P.S.

末学是老鼠钻进了蜜罐头,一切事情都早已由老师安排得好好的: 知见、行门、参究方法。一二三四五、只管顺着跑道开,然后来个滑跳起飞,就鲤鱼过龙门了。 真是幸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