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且效书生乱解禅 之二 六祖公案真相如何? -- 任爱杰

共:💬39 🌺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且效书生乱解禅 之二 六祖公案真相如何?

在上一篇里任爱杰:【原创】且效书生乱解禅 之一 因果和六祖公案我提到对六祖的衣钵公案真实性的怀疑。这里随便说说一些看法。

前面说过,这段公案的主要疑点是弘忍为什么在传了惠能衣钵之后却没有“扶上马再送一程”。一般的版本,惠能在逃到大庾岭后有数百人追来欲夺衣钵,其中有一位俗姓陈,名惠明的,出家前是四品将军,性情粗暴,比众人早一步追到惠能。惠能吓得丢下衣钵,躲在草丛中。惠明追到,去提衣钵却根本提不动。于是说道“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这才出现,为其说法,将其点化。于是惠明拜其为师。

原文: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趋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隐草莽中。惠明至,提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

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明礼辞。

这段故事相当玄妙,也相当禁不起推敲。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在惠明提不动那衣钵这一事。看来衣钵认主,惠能的确是真命六祖。说起来这事和亚瑟王传说中的石中剑相仿。不过我们这里并不是要做神话比较学,所以暂且搁在一边。这里不可理解的一点是既然衣钵认主,那么弘忍在传了惠能衣钵之后何不让大家公开来提这衣钵?如果只有惠能提得动,大家都是有德高僧,自然心悦诚服。莫非除了惠能,别人也能提得动?若别人也能提得动,这个故事就说明不了惠能是命定的衣钵传人了。

如果看看史书,其实禅宗的南北之争并不是在神秀和惠能还活着的时候产生的。《旧唐书。神秀传》中并未提及这个衣钵之争。说到惠能(书中作慧能)时说:

初,神秀同学僧慧能者,新州人也。与神秀行业相埒。弘忍卒后,慧能住韶州广果寺。韶州山中,旧多虎豹,一朝尽去,远近惊叹,咸归伏焉。神秀尝奏则天,请追慧能赴都,慧能固辞。神秀又自作书重邀之,慧能谓使者曰:“吾形貌短陋,北土见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师以吾南中有缘,亦不可违也。”竟不度岭而死。天下乃散传其道,谓神秀为北宗,慧能为南宗。

在禅宗北宗兴盛的时候,神秀是被正式承认的六祖,而他的弟子普寂则被认为是七祖。

正式提出惠能的道统是禅宗正统的是他晚期收的弟子神会。

神会,俗姓高,湖北襄阳人。童年从师学五经,继而研究老、庄,都很有造诣。后倾心于佛法,遂出家。他先在荆州玉泉寺从神秀学习禅法数年。久视元年(700)神秀因则天武后召他入宫说法,便劝弟子们到广东韶州从慧能学习。神会去曹溪后,在那里住了几年,很受慧能器重。为了增广见闻,他不久又北游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行思,继至西京

受戒。景龙年间神会又回到曹溪,慧能知道他的禅学已经纯熟,将示寂时即授与印记。开元八年住持南阳龙兴寺。

虽说神会是神秀的弟子在先,但他北归以后却扯起了反对北宗的大旗。他提出南宗优于北宗,认为北宗“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慧能才是达摩以来的禅宗正统。

开元十二年(724)正月十五日,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和当时著名学者崇远大开辩论,建立南宗宗旨;同时批评了当日最有声望的神秀门下普寂。神会却认为北宗伪造法统,说弘忍不曾传法给神秀,认为:“(达摩)传一领袈裟以为法信授与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六代相承,连绵不绝。”(独孤沛《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又说:“秀禅师在日,指第六代传法袈裟在韶州,口不自称为第六代。今普寂禅师自称第七代,妄竖和尚(神秀)为第六代,所以不许。”

天宝四年(745)神会以七十八岁的高龄应请入住东都荷泽寺,这时普寂和义福都先后去世。天宝八年(749)神会在洛阳荷泽寺又楷定南宗的宗旨而非斥北宗,且每月作坛场为人说法。这当然招来了北宗的反击。北宗门下信仰普寂的御史卢奕于天宝十二年(753)诬奏神会聚徒企图不利朝廷。唐玄宗即召他赴京,因他据理直言,于是把他贬往江西戈阳郡,不久移湖北武当郡。天宝十三年(754)春又移襄州,七月间又敕移住荆州开元寺。

说起来,救了南宗的其实是安史之乱。

安史乱起,玄宗仓皇出奔西蜀。洛阳、长安先后陷落。北宗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诬告神会的那位御史也完蛋了。当时天下一片混乱,勤王部队的粮饷都没有着落。于是就把主意打到富有的寺院头上。唐政府采用右仆射裴冕的建议,命全国郡府各置戒坛度僧,收取一定的税钱以助军需。神会抓住机会,挺身而出,主持设坛度僧,所有度僧的收入全部支援军费,对于收复两京起了相当的作用。

安禄山之乱平定以后,神会成为大内供养,不久之后便辞世了。但从此之后南宗成为主流。

从这段历史看,惠能的南下未必就有那么惊险。很可能只是受了弘忍的指派而南下传教罢了。而南北宗的对立开始也不大,甚至还可以交流弟子。神会才是让南宗成为禅宗主流的关键人物。而统治者的支持才是南宗能够兴旺的契机。当统治者支持北宗时,不论神会如何信誓旦旦,一封诬告,一纸诏书就可以把他四处流放。而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南宗就成了正统。

禅宗的南北之争归根到底是争夺统治者的支持罢了。北宗的历史长,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更容易进入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北方地区,更容易得到达官贵人和皇室的青睐。而南宗的创始人惠能本就出身贫寒。南下后传教也是在基层草根阶层之中。因此更能够得到劳苦大众的支持,根基更加稳固。当安史之乱来临,基于上层和北方的北宗被摧毁,而基于下层和未受战乱影响的南方的南宗自然就应运而起了。

相似的历史在各大宗教的传播过程中都一再上演,甚至在佛教内部也并不只禅宗一脉如此。藏密几个宗派的兴衰也差不多。

任爱杰:【原创】且效书生乱解禅 之三 佛本是道

关键词(Tags): #佛教#禅宗#六祖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通宝推:山有木兮,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