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半原创】无赖逻辑-----张宏良与瓦罐 -- laska

共:💬121 🌺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ataraxi 兄,关于银行的问题

我们的观点基本上很接近了。但是有一点小分歧。

我不太赞同过多苛责"过去的"中国的银行。

因为过去的银行体制是和整个经济体制配套的,在历史上毫无疑问发挥过自己的作用。

只不过整个经济体制转型了,原有的银行体制不适应了。尤其是WTO以后,保护期一过,外国银行可以进来开分店了。

从对等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银行也可以出去开分店,但问题是原来的那套体制,以及由于这套体制积欠下来的历史问题(包括“吓死人”的坏账),使得当时那副样子的中国的银行根本不可能走出去。

但是,不走出去,中国的银行就只能处于被动防御的地步,跨是不会轻易跨的,但大势上只能被动地防御,也就谈不上应有的发展了。

所以,才现有中央政府出钱把坏账先剥离掉。在这个问题上,张宏良之流也玩了一个忽悠,有意无意地将之说成是为美国银行买单,其实,这是在为自己买单--为自己的历史欠账买单。不把这个窟窿先填平了,中国的银行就连走出去的资格都没有。

把坏账剥掉只是第一步,仍然不能说中国的银行就已经身体健康,吃嘛嘛香了--这里又是张宏良之流的一个大忽悠,中国的银行要走出去,就免不了要让外面的人评头论足一番,我们的民族主义者们又要不舒服了,但这个没办法,出去混总有出去混的规矩,耍无赖不是不可以,但大多数时候面上的规矩还是要懂。中国的银行口碑和形象太差,历史上积欠下来的“制度性坏账”让老外看的毛骨悚然,这种情况下,单凭“已经剥离掉坏账”,中国的银行仍然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这才有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理由前面说过了,简单说是这么几样:

一则好歹多多少少能搂回一点钱来;二则把战投捆一块儿了,他要想赚钱,就先得帮咱顺利的上市,捎带着,今后也得帮着一块儿上心打理,亏了,他也得一块儿背黑锅,能上多少心不好说,但也绝不会太不上心,资本主义的银行的逻辑里不会和自己的钱过不去。三则捎带着一些具体业务的战略合作;四则多多少少必须拿出点现代银行业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当然,人家拿出多少,咱有没有认真学,能学到多少,这都是另外的话题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