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半原创】无赖逻辑-----张宏良与瓦罐 -- laska

共:💬121 🌺6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Laska兄言语太极端了,建议转往股海版对你会有所帮助。

Laska兄的言语太极端了,我印象中的当时建行股权并不是国内想买就能买的,当时建行还没有在国内上市吧?那时银行是没有钱,但老百姓和民间资本并不是没钱,为什么卖给了美国人,场面上的理由是吸引战略合作者,吸收国外的成功的管理经验,健全独立完整的公司法人制度,所以有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恶名。

其实那时的中国人正在WTO的热情中,对所谓的金融主权没这么敏感。在2001年举国同庆进入WTO的时候,身边两位访问的加拿大律师一脸的迷惑,中国人真的觉得WTO这么好吗?

另外建议兄台看看“徐工案”,很多人可能都淡忘它了。在2005年这可是轰动一时的大案,被三一重工给坏了“好事”,贱卖呼?国内民资为什么不能收购?是国内没钱吗?当时的“徐工”们不少,天幸国内证券大牛市在2006年来临,上涨的资产价格让外资却步。同时期我们的海外并购却遭到各种阻挠,原来老师一点不像我们这样开放,开放是对学生的专有词。事后不久2006年,国务院组织国资委、商务部等部门专门出文限制外资进入国内重点行业。

你去看看股海的政委陈经关于中石油的那些评论可能对你更有帮助。为什么这么好的公司要低价到美国上市,五年的时间现金分红就把成本还给美国投资者了。当时中国老百姓都想买中石油啊,可是老百姓想买的是美国那个价格的中石油,香港价格也可以啊10港币一股,而不是几年后国内的这个发行价16.7元,上市首日价48元的中石油,这个价格会在相当长时间绑架中国股市和中国政府。

那些对证券牛市上涨感到恐惧的人应该学会明白其实证券熊市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更大,不过那是在5年后、10年后的事,不是“本官”任期内了。

建议Laska兄这种探讨转到股海或经济版块,那里的这方面专业人士比较多,给你的答复会更有营养,更加全面深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