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这篇论及文化交流和缓解文化冲击的文章值得鼓励 -- 细脖大头鬼

共:💬7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商议几点

究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了好,还是近些好,这是各有利弊的选择。从历史的结果来看,西方这种选择利于创新,利于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共存。

首先,我觉得一个社会的文化形态不是一个主观的“选择”而是一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长期演化中所产生的结果。

其次,西方这种文化形态并不利于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共存

西方列强在殖民时代种种令人发指的作为都可以归纳为两种思路:对反抗者杀,对不反抗的进行同化。这种思路即便到了今天仍然可以反映在他们对其它族群所流露出的文化优越感。

我相信你所提倡的是现代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但是这个思潮对西方来说也是一种新的产物,是西方人民在殖民时代后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反思的产物,至今仍然有许多保守派的西方人对自由主义不以为然。

至于新自由主义是否利于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共存,我觉得言之尚早。

至于

中国文明虽起步早,却发展缓慢

不知道你是怎么衡量的。反正我觉得在官僚制度,法制,军事思想,人文思想,总之关系到集体思维的,在中国发展得很好。相对的,欧洲类似的思想发展起来是在大航海时代过后,而这和他们开始拥有殖民地而国家的复杂度已经超出“小国寡民”的形态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我觉得中国到后期开始走下坡,是因为在周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所以导致政府和人民都向内看,思想,视觉都变得封闭。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中国要避免同样的悲剧,就要多向外看,多理解不同的文化。而且不能只看西方文化,否则也是变相的短视,和封建时代后期没有什么两样。(朝廷搬到Washington D.C.而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