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北行记-兼谈少数民族问题(一) -- 老沛

共:💬61 🌺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但有俩错误纠正一下

一般晚礼拜的过程分三部分,首先听阿訇布道讲经,然后在阿訇的带领下进行礼拜,最后再听经默思并由阿訇布置一下当前事项,最后结束。

穆斯林一般称之为讲“卧尔兹”,不翻译。你要这么翻译似乎也可。

讲经布道之后,即行礼拜。比较长的礼拜,教徒要伏地礼拜达120次(5次一组),老沛在开始时每每累得腰酸背痛。礼拜时还要齐唱太卫哈拉唱词。

你估计是赶上斋月了,一般只有盖德尔夜才有这么多的拜,但那是自愿的,不是义务的。

太卫哈拉,应为台勒威赫。

比较有趣的记忆是:开斋节前,阿訇在讲经时又大发雷霆,申斥众教徒给寺里供奉太少,对真主很不虔诚:“你们看看这些天你们都给寺里什么供奉?!我们都是国家的人,国家给发着工资,才不希罕你们那些东西!你们给寺里的供奉不是给我们的,是给真主的!那说明你们对主的态度!”。被阿訇申斥之后,老沛也有些惶恐,第二天去礼拜之前,特地备好馓子、油香、水果等物,提着这一大堆供奉赶到寺里。不料,到了才发现又犯了错误:准备供奉的教徒确实多了起来,不过男教徒全当甩手掌柜,女教徒倒是大包小包,回想起来,当时不胜尴尬,只好将供奉偷偷放在女礼拜室入口。

供奉一词不妥,伊斯兰教没有祭祀和供奉。应为出散,翻译成英文应该就是donation. 这些食物是在斋月时候,给开斋礼拜后下殿的乡老(信徒)阿訇们就餐用的。多余的大家可以打包回家或者接济给穷人。所谓“给真主”一说是错误的,实际的意思是,穆民行善,真主在报应日的时候会据此酌情赏罚。

每当一名“哈知”入场,就会有一群教徒一拥而上,争相献上“哈达”(不知按伊斯兰习惯叫什么,姑且借用),并与哈知拥抱贴脸,以获得真主的福佑。

关于“哈达”,我也不清楚说的是什么,估计是地区不同吧,我们那里没类似的东西。

虽然老沛打入我们内部有点不讲究,估计让人以为是入教的,白欢喜一场。不过花赞一下你对回族的理解还有在食堂的事情上的帮助。塞瓦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