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走在时代边上 -- 我印象中的北京师范大学 -- 萨苏

共:💬110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老萨(不是萨达姆哦)写北师大

想起了本人的母校是一度与北师大齐名的华师大,前面又有人提到了本人的母校,不说两句是不行了。

本人混进华师大纯属阴差阳错,反正进去了,也就那么混着了。上海高校中有这样两句话,吃在同济,住在交大,玩在复旦,爱在华师大。说的就是同济的伙食好,交大的住宿好(闵行校区地盘大),玩在复旦有两说,一说是复旦的娱乐设施比较丰富,另一说比较出格,有复旦的大侠对不住了,在80年代,复旦就有女生作小姐的,那时民风尚淳朴,现在是见怪不怪了。而爱在师大,倒不是因为师大的MM如何,原因后面会提到,而是在师大谈恋爱的环境太好,师大有两条河(本来是一条U型的河,五十年代造第二宿舍时填调了,本人的父亲其时还参加过劳动),河边杨柳依依,桃花盛开,少男少女有时钟情怀春之年,在这种园林风景式的校园里自然更是卿卿我我,浓情蜜意。

另外一句话是,交大无美女,同济无瘦女,复旦无处女,师大无淑女。交大基本是纯理工科,无美女可以理解,所谓交大女生一回头,吓倒三排教学楼。不过现在情况有很大改变,96年交大百年校庆,本人在交大值班(顺便见到了江Core的真面目),所见之处也是一派环肥燕瘦,花枝招展,看来现在的PLMM们不少也是追求智慧与美貌的完美结合的。同济无瘦女原因就在于同济的伙食太好,花季少女很少有不贪吃的,结果就这样了。复旦无处女,首先这肯定不符合事实,有复旦的JJMM本人再说一次对不住,都是道听途说,并不代表本人赞同或证实这种说法,原因嘛,就是前面提及的那起令复旦蒙羞的事件。

而师大无淑女,原因在于,师大美女虽多,尤其是河东文科,九舍被称为“凤凰窝”,我有个同学在河东食堂吃顿饭吃了整整一个小时,四两饭倒掉三两,秀色可餐,看饱了,可是师大这个地方,民风淳朴,虽就在内环线边上,可从来是都市里的乡村,总体来说又还是男多女少,MM们无须学习淑女礼仪,三从四德,自然一个个自然臻致,烂漫可爱。从来源上说,师大一年在上海招生只占全部招生计划的二成,优雅斯文的上海MM只占少数,久而久之,连上海MM也学的如大多数师大MM一般,毕竟作淑女是很累的。

关于女生宿舍,师大是实行男女不平等政策的,女生可以进男生宿舍(晚九点之前必须离开),男生断不可进女生宿舍,不过到我毕业那一年,情况有了变化,那年女生招多了,就将原为男生宿舍的第二宿舍的一半劈成了女生宿舍,劈的方法很有意思,二楼以下及三楼的一半是男生宿舍,三楼的一半及四楼以上是女生宿舍,当然门是分开的。这里有个笑话,三楼的分隔是在楼道当中竖立一道栅栏,用纸板封住遮挡视线,那一半的男生想看女生,就在纸板上挖洞,挖完之后,发现女生那边的洞早就挖好了:)

前面已经提到,河东的女生宿舍叫“凤凰窝”,那么河西理科的叫什么呢,“熊猫馆”。本人初进学校时,想当然的认为此名是因为河西理科女生稀少如熊猫般珍贵,后来有前辈师兄告知,那是某年冬天,有位缺德居士见到从第六宿舍(女生宿舍)出来迎风冒雪去食堂打饭(从宿舍区去食堂是往北走的,那个冷啊)的女生个个裹在厚厚的冬衣之中,无盘无条,安能辨我是雄雌,这个缺德居士说了一句,怎么跑出来的都是熊猫,此言既出,第六宿舍就此成为“熊猫馆”。不过,大多数后来入住“熊猫馆”的MM多不知道这个故事,偶有耳闻还因被视作珍稀保护动物而颇为自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