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语言和民族认同 -- 雷声

共:💬82 🌺1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想起来自己这方面的经历了

当年三岁到重庆,也曾为自己的万县口音不爽过一阵。

那帮小孩老学我说话(万县口音结尾如果是二声往往扬得很高很重)。结果后来在重庆呆久了,就跟着大家一起嘲笑川西过来的小孩的成都腔和自贡腔,后来就大啦,看开啦,无所谓啦,直到后来上京城求学,一来就被打了一闷棒,开学父亲来送我,在宿舍用家乡话交谈,班主任进来就说“怎么不说普通话阿”,我当时就很怒。同寝室六个人,三个南方人三个北方人,其中一个本地小孩,言谈之间总带着皇城根儿的高傲,有一次不知怎么就说到我的口音问题,说觉着我说话别扭,我立刻反击,说我也听不惯他那种京腔,我来北京之前以为人们还像老北京那样彬彬有礼的说话呢(后来知道此人亦不是本地人而是河北和湖南结合的后代,青海长大的……),当然,毕竟是同学,四年后也还是有了点感情,这是后话。再往后就是出洋,到的是德国,这下倒很少有人说我英语的口音问题了,除了有一次被一个小巴说我英语“不好”吵了起来(我实在是听不惯他们说thirty-three),到现在接触了各色人等,也听了各种味道的各种外语,包括西班牙味的德语,德国味的汉语,俄国味的英语……等等等等,也可以嘲笑嘲笑某人的巴伐利亚德语了……不过有的时候就不禁感叹,人为何不管到了任何地方,总要嘲笑别人的口音呢?如果打趣也罢了,可大部分时候,似乎都不是打趣的问题。单纯是经济原因么?似乎也未必,北德就比南德要穷,可照旧嘲笑南边的口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