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四小名捕之俄罗斯职业杀手在北京 上 -- 萨苏

共:💬142 🌺48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Mikhail Yurevich Lermontov

是这个名字罢?原来你是俄语高手啊,厉害厉害!

莱蒙托夫(Mikhail Yurevich Lermontov 1814~1841),俄国诗人。1814年10月15日生于莫斯科。父亲是退役军官。出生后不久被送到奔萨省塔尔哈内外祖母的庄园。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1827年随外祖母去莫斯科。1828年入贵族寄宿中学,此时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次年丧父。1832年离开大学,入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29至1832年间写了一些长诗和剧本,以及抒情诗300余篇,约占他全部抒情诗四分之三。这些诗篇之中比较著名的有《乞丐》、《天使》、《帆》等,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八三一年六月十一日》,诗里所抒写的“生的渴望”、行动的企求和生怕一事无成的哀愁,是他笔下的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的特点。这些抒情诗除个别一两首外,诗人在世时都没有发表过。1834年于士官学校毕业,被派到彼得堡近郊近卫军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第一次发表作品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开始引起注意。同年写了剧本《假面舞会》,主人公是一个反抗上流社会的悲剧性人物。1837年 2月8 日普希金在决斗中受伤,两日后逝世。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指出杀死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整个上流社会。作者愤怒地对这些屠夫说,他们虽然躲在法律的荫庇下,公论与正义都噤口无声,但是“神的裁判”在等着他们。“神的裁判”就是指人民的裁判。诗人因此被流放到高加索。这篇诗震动了整个俄国文坛,他被公认为普希金的继承人。

莱蒙托夫生平及部分作品这里有我提到的那手诗,顾蕴璞译成"寂寞又忧愁".译文略有不同.我当年是在一本薄薄的"莱蒙托夫抒情诗选"里读到的,忘了是谁翻译的.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有人转引我说的那个版本,但也没说是谁翻译的:莱蒙托夫抒情诗两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