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两汉史杂谈(4)--论汉光武帝刘秀 -- 温相
康熙至少有三个主要失误:文字狱,三藩之乱和税收政策。
先说文字狱。
清代开文字狱先河者就是康熙,《明史》案、《南山集》案都是他执政时期弄出来的,对学术界的打击和钳制很大,使得学者只能够埋首于故纸堆中做些考据工作,可以对古书中一个字的解释做出上万字的考据解释却不敢对任何涉及现实的稍大问题有任何见解,后来的万马齐喑实源于此。
后来雍正、乾隆两朝的文字狱其实只是康熙朝文字狱的发展。等到嘉庆朝,已经没人敢说话了,自然是不用再搞文字狱了,但是嘉庆、道光两朝的万马齐喑局面却已经造成了。另外,本朝的文字狱也可以追溯到康熙朝,虽然不是他的本意,但是发明权却应该归于他。
光武虽然强调图谶,却没有走到文字狱的地步。
文字狱说明康熙在如何驾驭和利用学术的问题上手段过于强硬,不如光武来的成熟。
再说三藩之乱。
清初三藩跋扈,吴三桂有不臣之心,财政开支很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三藩所处之地均属边缘地区(云贵、广东和福建),发展潜力有限,随着中原地区的恢复,朝廷和三藩的力量差距会逐步拉大,三藩造反和造成大乱的可能性会逐步减少。
另外,三藩都是对清朝入关平定天下立下殊功的汉将,不让他们稳定在封地得以善终而刻意诛除,只会让其他汉将有兔死狐危之感。吴三桂起兵后,传檄各地,多有响应,这应该是一个原因。
在朝廷讨论尚可喜要求归老辽东,由儿子袭爵的时候,吴三桂、耿精忠心不自安,也上表请求撤藩,以探听朝廷意思。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妥善处理,是有可能不激起变乱的,多数朝臣的意见是有道理的,但是康熙认为三藩必反,晚反不如造反,在自己还没有做好相应准备的情况下下令撤藩,逼得三藩造反,给自己造成了很不利的局面,如果不是绿营将领的善战,还不知道如何收场呢。
相反,光武帝做事申时度势,平定各地势力方面做的十分的稳当,基本没有给各地势力以任何主要的机会。同时,光武帝功臣均得善终。
因此,在做事申时度势、举止成熟稳定和善待功臣方面,康熙不如光武。
最后是税收政策。
中国收税传统上是人头税,缺点固然明显,但是好处之一就是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尽管其副作用是人丁逃亡。康熙朝搞摊丁入亩,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在土地能够承担的前提下,人口增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此人口增长迅速。但是土地的增长和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其它产业的人员容量有限,一旦人口过多,土地无法承受,势必造成农民的贫困化和大量流民。这个问题,在康熙朝还不明显,但是到了乾隆朝就完全显示出来了。现代中国的人口众多,根源在于康熙朝。
光武纵容豪强地主固然不好,但是还是把农民绑在土地上的,没有造成人口和赋税的分离和人口的过分膨胀。
因此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康熙不如光武。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两汉史杂谈(4)--论汉光武帝刘秀 温相 字346 2004-02-16 16:45:32
东汉不同北宋 辽东管宁 字266 2004-02-22 03:56:40
回复何足道兄关于康熙: 温相 字404 2004-02-20 16:54:24
我感觉康熙有些方面不如光武帝
回复老兵兄关于康熙 1 何足道 字700 2004-02-23 22:36:56
多谢指教,指正不敢,讨论而已 1 老兵帅客 字1934 2004-02-24 0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