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解放前后哪个社会更富裕的问题 -- flyingcatgm

共:💬107 🌺119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五十步笑一百步

您拿这个出来,只能说明旧社会也有穷人,但建国后也不是没饿死过人,以此来证明建国后三十年比建国前三十年有进步却没有说服力。

现在西西河里大家都在谈文革,却很少人注意到建国后我们还经历了一个年代叫“三年自然灾害”。真的是自然灾害还是人祸,又是一个很有争论的话题,在此不表,只略微谈一下当时惨绝人寰,饿殍满地的情景吧。也不拿什么网上转的,或是哪本书上写的,只写一手资料,讲一些我们家的故事吧。

我的家乡在河北,在广阔的华北大平原上,我家的故事就是当时华北平原上千千万万个家庭故事的缩影。谈起当年的时光,我奶奶心有余悸之余,最自豪的是我家没有饿死一口人。当时我家7口人,我爷爷是当时村里的赤脚医生,在镇卫生所上班(当时正是这个身份,救活了我们一家人的命),我奶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下面还有5个孩子--我爸爸和他的兄弟姐妹。

那个时代的小孩子普遍都营养不良,但营养不良到什么地步呢?我叔叔4岁的时候还不会走路,腿上没有力量,细细的腿,站起来膝盖是向后弯曲的,只能扶着墙慢慢蹭,看过现在非洲饥饿小孩照片的大约能够想象一下。我姑姑要大一些,小姑娘饿的不行了就去吃树叶,但不是什么树的叶子都可以吃的,可以吃的早就都吃光了,她就去吃槐树的叶子,吃到浑身浮肿。

我奶奶当时算是比较巧手的妇女了,地里可以吃的野菜,草籽什么的早就吃光了,她就把摘过棉花后剩下的棉桃硬壳放在水里泡,泡上一整天之后,里面那一层软皮就可以揭下来了。再把榆树的皮扒下来,晒干,放碾子上压碎。把榆树皮粉和棉桃壳揭下来的软皮混在一起蒸,就是很好的救命粮了。

但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救我全家命的还是因为我爷爷。他当时在镇卫生所上班,是有食堂可以吃的。但那时食堂也是配机制的,我爷爷每次吃饭,都把干粮省下来带回家,一个人的口粮硬是养活了一家人。

人有一口吃的就能保住命啊,但当时还是饿死很多人,有些人家条件差的,干脆就全部饿死了,不剩一个,死绝户了。我们村的西边有个地方叫乱葬岗,是当时埋饿死人的地方。我小的时候还经常去那边玩,长得好大一片野草。三年灾害时期,人死掉了,就往那边一抬,草草挖个坑就埋了。也没有人认真下葬,今天你埋人人,明天被埋的可能就是自己。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从那个饥饿时代走过来的人,是真正体会到“旧社会”,“新社会”区别的人。你若问他们评价毛泽东邓小平,一句话,能让人填饱肚子的人就是好人。若是评价那段日子,问问那三千万饿死鬼如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