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美苏联武器的一点小想法 -- 葡萄

共:💬79 🌺13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所谓的60-70年代苏联的钢铁洪流,来看看:

http://chinesewwii.net/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3143&perpage=20&pagenumber=1

出处这里,但是不是老鸟上不去,我有trytry和cat的授权,转一点:

发言人是慢熊和ming_hui

慢熊:

北约最大的问题是他们预定防线和营房的距离,如果是突然袭击的话,无论如何也是华约军队先到^^。

不过一旦北约军进入了阵地,以华约军队在中欧的那点部队(坦克不到20000)在非核条件下要突破是有相当难度的,多数会演变成消耗战,最终将由增援和后勤情况决定。

ming_hui:

苏联坦克的分布(把包括T-54都算上)总数不过50000-60000间,其中超过10000辆在远东对着中国,对付中东的也有4000、5000,可以用来对付北约的30000-40000辆里,在中欧的只有12500(华约其他国家有7000左右),其它都在苏联国内,大部分是乙类、丙类师,需要动员才能投入战斗。(参考可以投入战场的时间,他们对应的是在美国本土的部队)

而北约在中欧的坦克也有10000辆左右,考虑到双方质量差别和空优,防御的话差距还可以

慢熊:

冷战中,布置在东德和捷克西部的华约军是29个师,西德荷比卢的北约军(不算法国人)是23个师(72个旅)——由于北约的师比苏联大得多,我认为应该用旅来计算,大体两旅折合苏联一师

如果有48小时准备,华约可以把在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27个师推到一线,北约则可以增加4个师(26个旅),这样最后对比就是华约56个师,北约27个师(98个旅,相当于华约的49个师)——华约这点地面优势即使在北约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也远不足以保证进攻胜利,正常情况下(只要北约总司令不是一个白痴),肯定会变成僵持战。

****************************

t34 vs m4

acep发言:

1.火力

T34 的 76.2 mm F-34 L/42.5 (用于最后期型号的T34/76) 的穿甲弹的穿甲力50mm/1000米,T34/85的D44是102mm

M4 的 75mm M3 的普通穿甲弹也足足有62mm/1000米,钨芯弹据说能达到93! 76mm M1A1也都在90mm以上,钨芯弹达到134mm!

从火力上讲,不考虑弹种,M4 75mm 略微优于 T34/76,M4 76mm和T34/85相当。加上钨芯弹的话,美国坦克炮全面超出,钨芯弹的供应情况就不用我说了吧。

2.装甲

T34各个型号不同厂子生产的情况差异非常大,炮塔正面装甲的厚度有从45mm到75mm不等的情况,一般来说42年产的在60-65,43年的时候达到了70-75;炮塔周边45-52;车体前部45-50,周围40-45;

M4的炮塔前部装甲标准为3英寸,合75mm,塔周边2英寸,合50mm;车体前部2英寸,76MM炮型号则达到2.5英寸,即50mm和63mm;车体周边1.5-2英寸,37mm-50mm;

从这些数字来看,两者基本相当,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尤其参考苏联M4坦克兵的采访),T34的量产品中装甲的冶炼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而M4的钢板基本上质量良好。

3.机动性

这个无需赘述,T34速度更快,行程更远,较为优秀。

4.其它

T34泛泛的来讲比较简单易于维护,但是杂乱的型号给后勤维修带来问题不能不考虑,甚至许多型号负重轮都不同。另外两人制炮塔对其实战效能是重大的负面影响。

M4的乘坐舒适性较好,电器设备瞄准装置等更佳,弹药不易殉爆,但是维护性略差。

M4是很好的坦克,虽然没有T34那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但是也没有明显的缺点,连苏联坦克兵自己都赞扬有加。易用性、容易生产方面,没有任何实在的数据说明T34优于M4。

另外:历史事实就是美国坦克大量配发使用钨芯弹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不值得讨论

楼上的英文评价报告非常具体,技术性很强,因此看起来可信度比较高。但是里面有几个相当有趣的观点,以前没有见过的,希望能予以讨论和澄清:

1,该文明确指出T34和KV1的装甲都是两层的,表层是比较薄的表面淬火的钢(硬度高的?),而主体部分则是“软钢”。美国人认为通过采用更好的冶炼(淬火)技术,可以在保持防御强度的情况下大幅度缩减其厚度,甚至带来整车重量降低8-10%。 这个观点相当令人惊讶,因为T34的装甲厚度一直是其引以为豪的重点。是否有熟悉这方面的高手能够对此进行考证?

2,美国人似乎把T34的悬挂、变速箱和离合器系统评价得一钱不值,多次强调T34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美国多年前被摒弃的。认为其非常非常不易操作,甚至于导致最终结论认为T34的机动性能非常不好。这个观点是否有些言过于实?

3,美国人居然认为T34的履带太“薄”了?并且认为其非常不可靠,甚至再次提出减少的装甲重量用来增加履带的厚度和可靠性。这个真是一个相当新颖奇怪的观点。有关于T34履带在实战中可靠性的问题的其他报告吗?

4,文中提到美国人非常赞赏柴油机的使用,但是因为“所有柴油机“都被海军占用了,因此没法分给坦克用。这个解释似乎有点莫名其妙,海军用的柴油机和坦克用的不是一回事吧?海军能用这么小的柴油机吗??我个人以为主要原因是美国有非常大量的汽油机生产技术和设施吧?因为其汽车工业基础。

5,关于T34炮塔旋转系统的问题,记得虎和虎王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似乎没有听说过T34有类似的情况?文中的描述非常惊诧,说是驱动电机严重过载,甚至打出火花,齿轮也有崩溃的情况。甚至建议换成手动的都更好……前所未闻的观点,希望考证……

猫帅说:

基本上就是这样

1、使用表面硬化装甲来提高防护能力并且进一步的减轻重量是个工业国的普遍原则,但是对于俄国在战争中实际上放弃了广泛使用表面硬化装甲的机会,在迫切需要提高防护能力的地方往往是用在基甲上使用附加的较高硬度装甲的方法(这样可以简化加工提高产量)。至于t34的装甲厚度,对于在大战中后期的常用装甲车辆来说是相当脆弱的

2、这个是苏联设计的传统弱点。直到70年代初的中东战场上的t62坦克,这些动力传动上的弱点仍旧存在,至于说到传动系的技术水平,可以说从t34开始直到t62,除了在加工精度上略有提高以外,整个传动箱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变化

3、确实,以西方标准来说,t34的行动部分过于脆弱。以至于41年的东西恐惧症中对付t34的两个弱点中的一个就是射击履带

4、在战争中后期美国人已经可以生产出足够有效和可靠的车用柴油机,但是由于统一后勤的缘故,在美国军队中没有使用柴油推进车辆,所有安装柴油机的坦克都运到了俄国

但是战争一结束,就有大量的剩余物资被更换了柴油机并在地区热点上继续服役

acep发言:

著名的firefly 所用的火炮是英国制造的 17pdr ,该炮口径76mm,55倍身管,该炮的特点是药室大、镗压高,并且是第一个大量实用的发射脱壳穿甲弹的火炮,发射的APDS弹炮口初速高达3950ft/sec。其穿甲能力就纸面数据,与鼎鼎大名的 Kwk 43/ Pak 43 L71 都不相上下。俄国的85mm根本不在这个数量级上。

firefly是英国人在收到的M4A1~M4A4的基础上改造的,数量为600辆左右。

大部分的76mm M4,如前面已经介绍过的,约15000辆左右,装备的是美国造的 M1A1/M1A1C/M1A2火炮,52倍口径。该炮的性能虽然不如17pdr,也是相当不错的,发射HVAP时,穿甲能力相当于德国豹上的Kwk 42 L70,显著的高于T34上的85mm ZIS S-53 1944 L/54.6。

关于防护能力的问题,装甲的质量和有效度上,M4绝对优于T34,这个没有什么争议了。关于外形问题,请不要偷换概念!早期的T34/76确实相当低矮并且有一个形状很好的炮塔,但是T34/85有一个著名的“大脑袋”,其炮塔尺寸要比M4大,而且也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外形“!不懂的自己回去找照片来看看!两车的高度差是8英尺5英寸对9英尺,M4确实要高那么”一点点“,但是这种”尺寸“差距转换到防护能力上的效果到底有多少?

另外,M4的弹药是有水套保护的,基本上不会殉爆,这一点甚至在苏联的M4坦克手的回忆里面有着重提到,这对保护车组成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可以引申到”车组成员素质“方面去,也是对T34极为不利的。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德国的火炮和坦克是最好的,苏联的也不错,美英除了飞机外都不值得一提,这种误解是很荒唐的。坦克是系统项目,和战略方针又有很大关系,不便乱评。在火炮极其弹药的制造技术上,美英在二战期间是绝对的领先者,这不光得益于资源的丰富,其冶金工业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的,化学火药方面似乎也有一定的优势。德国的钢铁和机械制造业虽然工艺精良,但是缺少有色金属。而苏联人在整个火炮技术的各个方面,看不到什么明显得优势领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