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天灾”是随人的主观判断而转移的么? -- 茶园农工

共:💬183 🌺2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比你的窟窿小的多的窟窿。

首先感谢提醒,我的数据是来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下面接着讨论。

首先,关于大牲畜数量,丁抒的数据是错的,按《汇编》提供的数据,我国1953年底大牲畜8076万头,54年底8530万头,55年底8775万头,55年比54年不是减少了200万,而是增加了200万。真正的减少发生在57年。

同样,合作社的增产/减产问题上,邓子恢在《第三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开幕词》中指出,农村工作部向中央报告,90%的社增产,实际上只有75%,增产的有3/4,减产的有1/4,因此如何如何。为什么有人只说一个?因为说了另一个对观点不利。

我为什么选择57年,很简单,农村合作化运动是56年底完成的,结果怎么样,自然是要从57年的农业生产上来看。57年,虽然大牲畜减少了不到5%,在没有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但粮食产量增加了,猪存栏数比上年增加了6100万头,羊存栏数增加了700万只(《汇编》)。

你认为存栏数不能说明问题,《汇编》里还有数据,57年,我国猪牛羊肉供应是398.5万吨,人均12.3斤,和53年持平。

这份来自社科院的人均产量数据很说明问题啊

年份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粮食 568斤 563斤 599斤 614斤 603斤

棉花 4斤 3.5斤 4.9斤 4.6斤 5.1斤

油料 12斤 12.9斤 14.2斤 14.5斤 11.7斤

生猪 0.16头 0.17头 0.14头 0.13头 0.23头

猪,牛,羊肉 12.3斤

水产品 6.5斤 7.6斤 8.2斤 8.4斤 9.7斤

这又哪里表现出来的“粮棉产量增加是以产出结构扭曲加大,猪肉,蔬菜严重短缺为代价的”,“中国的农业合作化对生产力并没有正面影响”?

57年就亩产万斤?你真的是太激动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