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假如喷气时代没有来临…… -- 晨枫

共:💬67 🌺9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P-47的PW R2800发动机是机械增压

不是涡轮增压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att_%26_Whitney_R-2800

B-29的Wright R3350发动机是turbo compound,用废气涡轮直接为曲轴“加力”增加推力,所以也不是涡轮增压。R3350的这个做法巧妙地回避了气冷难以做到涡轮增压的问题,又利用了涡轮的动力回收功能,很是高明。

http://en.wikipedia.org/wiki/Wright_R-3350

在喷气时代之前的战后美国轰炸机以B-36为顶峰,其PW R4360“大黄蜂”(Wasp Major)是机械增压。

http://en.wikipedia.org/wiki/Wasp_Major

同时期运输机的顶峰是波音C-97,其R3350发动机上面已经提到。它们依然使用气冷发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惯性使然。美国直到最后,也没有在水冷发动机上有太多建树,要不然P-51也不会去使用英国的“墨林”了。

“墨林”用作客机发动机,还没有查出来用在哪一个客机上。不过败给美国不奇怪,战后英国的客机基本上在美国佬面前时一败涂地,不是一台发动机能救的。美国的第一架喷气飞机P-59用的还是按英国许可生产的发动机呢,英国战斗机不还是败在美国战斗机手下?

水冷发动机的散热器迎风面积再大,也不可能和气冷发动机相比。其实,水冷、气冷的热效率就不用争了,大二传热原理里都写得明白着呢。

汽车的气冷发动机不需要把气缸暴露在外面,肯定见过老的VW甲虫和Porsche 911吧?那就是气冷的。单从外观,除了车尾的“叶子板”,还不容易看出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