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其实我们对邓丽君本人了解的很少 -- 碎片与记录

共:💬71 🌺2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其实我们对邓丽君本人了解的很少2

我说萨苏所写的,其实只是他自己心目中的那个邓丽君。

和大多数中国大陆人一样,我同样热爱做为歌手的邓丽君。实质上80年前后,中国人就陆续地开始听到邓丽君的歌曲,甚至有人说连邓小平都喜欢邓丽君唱歌的方式。

我们对邓丽君的喜爱,并且给予的各种评价,更像是一种历史事件,而不仅仅是音乐。

但邓丽君其实并不是台湾劳军歌手中最出色的。比她稍晚出道的江蕙(80年出道),一生已有40多张唱片,连续4届金曲奖得主。

虽说江蕙稍晚出道,但他们两人依然有不短的重叠时间。邓丽君87年进入半退休,但在80-87年之间,依然发行了多张唱片,而且在我们对邓丽君的回忆中,这些唱片都是“白金唱片”(指销量很大的唱片);同时邓丽君本人,一直到1994年(也就是去世之前一年)都还在参加劳军表演以及发行唱片。

但两人在台湾受欢迎的程度对比,到底是怎样的呢?在台湾历史上最畅销的24张唱片中,邓丽君无一入选!

某或许可以争论说,这个唱片榜上的歌手,大多年轻,因此占了CD更流行的光。但偏偏要注意的是,就是那个江蕙,却有2张唱片在这个榜上,而且其中1992年的《酒后的心声》高达第四位。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印象中的邓丽君,是白璧无瑕天籁之音,但怎么她在台湾本土受欢迎的程度却不如所想呢?再找找同样被大陆人奉为带来流行风暴的费翔,他在哪里呢?

其实应该这样想,为什么江蕙,并不如邓丽君在大陆这样出名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江蕙主要的作品是闽南语歌曲,此外还有一些日语专辑(这点跟邓丽君一样)。

我猜想,江蕙同样也会对大陆的防线喊邓丽君那样的口号,也会挽着从大陆叛逃的飞行员的胳膊合影,也会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大陆去开演唱会”,也会行走日本。但是因为我们不听闽南语歌曲,所以我们不了解她,所以我们也不会对她有多少其他的想像。

正如有一些朋友所说,邓丽君歌曲在大陆的流行,实质上很占了中国国门初开时先入为主的优势;在心理上冲击了人们渴望接受新鲜的事物、新鲜声音的需要。

若能排开这种优势,至于与后来粤语逐步风行後,影响力才慢慢北上的徐小凤、许冠杰、谭咏麟等人相比,到底谁的音乐怎样,和邓丽君相比怎样,那就得由方家评论了。我想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很难完全理性地做这个分析的。又比如后来台湾校园民谣对大陆的影响而带来的罗大佑等人(你看,胡德夫这种音乐才子,就不会为我们所知),在音乐上对华语音乐更大。

但邓丽君的歌曲,为什么能在第一时间就进入大陆呢?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多多少少想起了厦门水域的毛巾香皂。。。。。

这真是一个历史事件。

第一名 《吻別》 張學友 136萬

    第二名 《badboy》 張惠妹 125萬

    第三名 《真愛精選》 張學友 122萬

    第四名 《酒後的心聲》 江蕙 116萬

    第五名 《鐵達尼號》 電影原聲帶 110萬

    第六名 《姊妹》 張惠妹 108萬

    第七名 《忘記你我做不到》 張學友 105萬

    第八名 《傷心太平洋》 任賢齊 102萬

    第九名 《夢醒時分》 陳淑樺 97萬

    第十名 《新鴛鴦蝴蝶夢》 黃安 94萬

    第十一名 《祝福》 張學友 91萬

    第十二名 《半醉半清醒》 江蕙 88萬

    第十三名 《我可以抱你嗎》 張惠妹 86萬

    第十四名 《忘情水》 劉德華 85萬

    第十五名 《太傻》 巫啟賢 84萬

    第十六名 《想和你去吹吹風》 張學友 82萬

    第十七名 《Love,Sandy》 林憶蓮 81萬

    第十八名 《天空》 王菲 80萬

    第十九名 《愛如潮水》 張信哲 79萬

    第二十名 《如果雲知道》許茹芸 78萬

    第二十一名 《光芒》張清芳 78萬

    第二十二名 《天意》劉德華 76萬

    第二十三名 《暗示》李玟 75萬

    第二十四名 《別怕我傷心》張信哲 75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