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面对大陆台湾方面军事上应对艰难 -- 萨苏

共:💬46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也信口开河

如果大陆方面不登陆,则指望国外干涉非常困难。

国外干涉不是以“登陆”而是以“动武”作为条件的,打而不登,只能为干涉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得台湾内部趋于团结,造成更有利于独立的状况。

如果大陆方面登陆,因为海峡宽度的问题,给台湾方面的反应时间太短

海峡宽度相对于大陆的兵力输送体系,还是宽了一些。大陆缺乏能够大规模运送重武器且能够在没有港口设施的条件下直接抢滩登陆的船只,比如大型的登陆舰,和数量众多的登陆艇,如果在登陆初期不能一次运送足够的兵力和武器物资的话,在滩头支持则是问题。放弃滩头直接占领中型或者大型港口,利用港口的装卸设备使用大型民用船只卸运人员装备也是选择,但是前提是必须取得港口范围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还要保证港口设施的完整。难度很大。如果战争的开始是按部就班的,台湾的动员,集结反应时间,相对大陆将足够的兵力动员,集结再从海峡一端运送到另一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来说,已经足够了,算不上太短。

其他国家相信台湾确实能够支撑,才会有可能考虑出兵协防问题

实际其他国家的协防并不一定是直接帮助台湾方面反登陆,因此不必等到台湾在支撑住的状态下才进行。可以采取直接在海峡存在的方式,干扰大陆对台登陆后的后勤运输保障。在掐断补给或者补给不足的情况下,大陆在台的登陆很难坚持。台湾的“支撑住”,不完全依靠其内因,施加一定的外部因素,就可能达到“支撑”的目的。这也是台湾一定会尽力争取的。其他国家的全面介入也许不指望,但是能够争取到足够的对大陆的干扰也许就足够了。

如果信守防守底线,不过大陆方面作战,台湾方面和大陆在滩头或者纵深进行消耗战,即便损失在1/2或者更高,最后胜利的还是大陆。

前面说过,战事一起,大陆的后勤补给线相对长且脆弱,纵深消耗站,对大陆来说并不有利,因此大陆很难进行消耗战。如果真达到1/2的损失,那剩下的1/2恐怕也难以支撑。由于大陆是进攻方,可以提前选择军事目标,这样也可以造成台湾军事体系的混乱,相对可以弥补大陆后勤的弱点,但台湾方面的混乱可能也会仅仅持续一定时间,整个社会进入战争状态之后,会大大改变混乱的状态。这是大陆不会希望看到的。因此速战速决也只能是唯一的选择,消耗战只会让大陆不利。

如果台湾方面过大陆方面作战,其空中力量不足以同时开辟战场支援和切断运输线两项任务,而海上力量在大陆岸基反舰导弹范围内活动也不现实。恐怕扩大战场面积正是大陆所希望的。

台湾方面不可能仅限于防守,能力所及,必然要出击,攻击大陆方面的远程攻击阵地,兵力上船的港口,也包括通信中心,迟滞大陆的登陆后勤供应。以利于台湾本土的防御。海上力量的作用更体现在水下,快速拥有足够数量的潜艇是台湾的重中之重,他也在不遗余力地去做。而中国的反潜能力恐怕不乐观。陆基反舰导弹,不是给台湾预备的。战场面积不可能无限扩大,毕竟是跨海作战,不是陆战,其实战争已开始,战场面积就会固定下来。

至于台湾所说的对大陆丢导弹,那更是无稽之谈。大陆对台湾扔导弹,可以定位于军事目标,但是相信这对台湾引起的恐慌,因为台湾地方狭小,民众的心理底线难以太高,大陆的攻击点集中,效应明显。

心理底线是不确定的因素,会根据战争局势的进程而发展,初期的恐慌是必然的,但时间延长之后,则难说了。以台湾角度来说,如果大多数民众认为是“生死之战”,且台湾政治军事的首脑力量没有被破坏,则摆脱恐慌不是太难的事情。

如果选择打击民用目标,只怕国际上支持台湾就成了支持恐怖分子,台湾是自己给自己断掉了生路。

如果是正式的战争状态,打击民用目标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台湾不会因此在舆论上变成恐怖分子。从这个角度说,台湾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断掉了生路”。

老萨我是100个佩服的。只是觉得这次确实有些“信口开河”,也没忍住。

总体感觉大陆军事上攻击台湾的形势不是很乐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