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祝贺】新版开通,贴几篇关于02世界杯的旧文 -- MP4

共:💬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被过度诠释的足球

符号学有一种认知方式叫诠释(interpretation)。即对现实(行为)或符号(文字)的意义进行解释。按一些文学评论家的看法,对原文唯一可信的解读是“误读”;原文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它在读者中所激起的系列反应。原文只是一次野餐会:作者带去语词,而读者带去意义。比如对《红楼梦》的诠释,鲁迅先生就说过,艺术家看到美,道学家看到了淫,革命家看到排满,闺阁女看到才子佳人……

诠释本身是因人而异的,意义也很难有一致的确定性,就是说,没有一个标准可以是至高无上的终极标准。

足球虽然狭义上是一项竞技,一种游戏,但足球早已经被“误读”了,尤其是世界杯,媒体、球迷如痴如醉,胜者举国狂欢,败者万民沮丧。足球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

由此就产生了过度诠释的可能性。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在街上遇到一个熟人,他问候我说:“吃过了吗?”这是一个很常规的问候,但如果我开始联想:“他是什么意思?是想请客还是蹭饭?或者想借钱?莫非他认为我面容憔悴?或者被老婆赶出门了?”那么,这就是明显的理解过度了,此为过度诠释。

对足球的过度诠释,我觉得就是将足球的意义扩大化,以致成了某种信仰的化身。现在韩国人就是这么做的,对于他们,足球已经成了一种图腾,成了一种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标志,成了“强大”、“无敌”的代名词。如此,胜利是至高无上的,因为那是一个民族而不仅仅是一支球队的胜利,为此,任何代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那百万人组成的“红海洋”,那种万众一心的狂热场面,国人其实过去以另外的方式也曾经历过,应该说并不陌生。与日本人相比,韩国人对足球的意义诠释过度了,日本人仅仅把足球当作足球,而韩国人正在把足球上升为一种信仰。

如果仅仅从球场公正的角度指责韩国人的胜利,则忽略了他们取胜更重要的这一面,裁判仅仅是某些时刻的助力而已,仅靠裁判是不足以保证胜利的。美国符号学教授艾柯曾经举过一例,当我们说“从前,有三只小猪”的时候,正常的反应应该是“接下来怎样?”如果反应是“为什么是三只,而不是两只或四只?”这也是诠释过度。当然这种过度并非无聊,是三只而不是两只或四只,背后同样存在确定的意义。或许对我们而言,更应该关注的不是裁判问题而是韩国足球可能会借此实现突破和飞跃,会赢得列强的敬畏和侧目,尽管里面也带有一些不屑。

同样,我们也正在过度诠释足球。我们的诠释比较高尚,或者说比较君子,我们一次次为阿根廷哭泣,为葡萄牙惋惜,为意大利伤心,为西班牙伤感……以致都变得有点脆弱到承受不住竞技的残酷性了。我们没有从竞争或竞技的角度,而是浪漫地从情感、美感和偶像的角度诠释足球。足球被权势成了逃离现实的梦境。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诠释也对球场公正有过分的关注。在某种暗示下,我们关注着一次次的误判,不管它是有意或无意,我们变得眼里容不得沙子,尤其是韩国人“卑鄙”地得利的时候。我们把诠释放到了游戏规则本身上面,我们像国际主义战士一样对游戏规则的漏洞和错误进行批判。这些年,我们一直过度诠释着中国足球的黑幕,以致发展到对国内赛场上对一些无意识的错误也时常会有人大呼黑哨假球。里面包含着我们对规则失去了信心,对世界杯,这种对规则的疑心也很自然的沿用下来了。

红尘之上的完美,这是我们对足球的另外一种过度诠释。

足球不在天上,它在地上,在红尘之中。竞技体育的商品化带来了竞技的普及和深入人心,也带来了黑暗甚至罪恶,如兴奋剂、幕后交易、行贿受贿、假球黑哨等等。足球进入生活,则生活也进入足球,无奇不有的社会使足球变得同样的无奇不有。它不仅表现着竞技精神,也体现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端,如贪婪、残忍、野蛮、欺诈以及阴谋,人们在对足球痴迷的同时,当然有权抱以怀疑和非议。但我们似乎忘记了,游戏规则是必须维护的,尽管会带来不公,可能藏污纳垢,但没有游戏规则,则游戏都无法存在。对游戏规则的过度诠释,会走向其反面。不光竞技,现实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尽管处在一个商业化的功利时代,但期待看到纯洁的真正的足球,这是人们共同的理想。不过,这不仅需要监督和改进,还需要宽容和信心,宽容现有规则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相信创造了足球的人类也必将能够净化足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